2003-11-16 00:50:58太皮

性情散文:關於詩

年輕人就是詩人,很多人都這樣說。那麼,寫詩是不是可以保住青春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說實在,我有時會感覺到十分疲倦,也許這是“蒼老”的表現吧。老年人心境可以年輕,青年人心境也可以蒼老,這是同理可證。但一想到自己是年輕人、是詩人,心裡的疲憊感便會剎那間蕩然無存,這就是詩的魔力。
我為甚麼要寫詩呢?說白了,就是想証明自己年輕過,曾經活過。
那一個看我的詩,并且証明我曾經活過的人可能只有我自己。人是孤單的,你是否活過,別人不會關心,畢竟世上所有的人都很自私。這裡的自私並没有貶意。生命是個別的,又怎可由別人來印證了?我們孤單的來,最後也是孤單的去。
在大學,一位老師上詩詞課時說過:“一生人活過來,只有詩是自己的。”只有詩是自己的。没錯。
詩並不像小說和散文般,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蘊釀。小說家爲了塑造一個人物,一種性格,一個使人唏噓的悲傷命運,發明了一些感情,往往自己也就掉進了寫作的魔幻中,不能自拔,最終是失落了自己;某些散文家虛化自己的感情,誇張自己的感受,目的只是爲提供一個有意義主旨。
只有詩,保持了真。詩人捕捉的通常只是一霎間的感情,一霎間靈魂的騷動。其實那些都是永恆的東西,只在我們迷惑和感動時才偶一露面。
因為詩的特性,我們可以對她不停修飾提煉,可以用千奇百怪的意象,但詩裡面的情感永遠是真的,就像孩提時代同伴與自己分享食物時我們顯出的無邪的笑。
有時我們鬼使神差地寫好了一首詩,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寫了出來,而且寫得那麼好,直到很多年之後,自己經歷了很多很多,才明白自己當初寫下的東西,知道當時驅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真神奇,潛意識的精靈。
詩歌曾經歷過那麼多的變革,但詩依然是詩,她仍然存在,仍然感動著你我,光華永不褪減。青春也是一樣。只要我認為自己仍然存在,我就會繼續寫詩,繼續保留自己的青春。
200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