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9 16:12:04太皮
字字屈機:少食多滋味
半年前曾經有一兩個月的日子在堅持減肥(現在自然是鬆懈了),那時將食量大幅度減少,說來奇怪,節食的第一個效果不是肚腩肥肉消減了,而是臭覺和味覺變得異常“靈敏”起來:中午吃一個“乾增增”的香腸包可以有滋有味,就像吃的是一個肥膩的雙層芝士漢堡一樣;晚上在鴨涌河公園跑圈時,在燒烤區聞到的香味更令我垂涎浴滴!這些感覺都是在經常飽肚的情況下難以得到的,正應了廣東人一句“少食多滋味”的老話。
事實上,讀高中之前,我經常受到“少食多滋味”的“恩惠”,享受到不少至今仍回味無窮的“美味”。記得讀小學時,每天的零用錢只有幾塊錢,買了早餐,儲一點錢買漫畫和郵票之後,已沒有任何剩餘了。有時為省錢,我早餐就買一塊炸蕃薯吃,大槪撐到十點左右肚子便會咕咕怪叫,心思都不在書本上了,美味的雞翼和漢堡包在眼前飄來飄去,一等放學就急不及待用幾毫子至一塊錢買點小零食“充飢”,一粒魚蛋可以含在嘴裡十幾分鐘,由魚蛋檔含到家門口,還覺得很美味。
上中學後,學校離家很遠,為省錢辦了張巴士月票,但有時因為考試或者放假關係,一個月中只有很少時間上堂,那個月就不搞月票了,而這也就成為我吃額外小食的好時機。省下巴士錢,下午放學後由學校所在地大三巴一帶步行至台山的家附近,到一處地方去吃一碗價值兩元幾角的雞絲翅,加很多醋,直吃得咂嘴。雖然現在那家出售雞絲翅的地方只搬到附近繼續經營,但那時省下巴士錢吃雞絲翅的滋味,真是無論現在吃多少次都再感受不到了。
經濟學上有謂“棘輪效應”,指人的消費習慣有不可逆性,用過一件奢侈品後,就會一件一件地買下去,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上高中時因為找到兼職做,有收入,使費也日漸增多了,由多飲一盒飲料開始,到多吃一餐泰國菜,慢慢習慣了消費,每日都沃甘厭肥,根本就不知道肚子餓的道理了。
2011/1/13
原載澳門華僑報2月15日字字屈機專欄請瀏覽:Blog佬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