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 13:58:24首府

我常會忍不住對孩子嘮叨,該怎麼辦?

我常會忍不住對孩子嘮叨,該怎麼辦?

作者/河合隼雄(日本心理學大師)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如果父母真要對孩子說教,我相信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父母的人生閱歷和經驗畢竟比孩子豐富許多,當然愛怎麼說教都行。

 

不過,當父母想對孩子說教時,不妨先冷靜五秒之後再說。只要在開口訓斥孩子「快點去做」或「不可以這樣」之前,先稍待片刻,結果肯定大不相同。無論是五秒也好,甚至十秒也行,任由你決定,總之要先觀察孩子的動靜再說,說不定你會發現許多孩子有趣的一面。


例如,孩子吞吞吐吐的言談舉止,看似在敘述一件複雜難懂的事情,往往只是是想藉此試探一下大人的反應。我最常舉的例子,就是當我詢問一個不去上學的孩子:「你為什麼不去上學?」對方的回答是:「因為去上學就會交到朋友。」這時,你可能會不解的說:「這是什麼傻話,能交到朋友不是很好嗎?」遇到這種情況,最好能耐心聽對方把話說完。這個孩子最後竟然說:「要是朋友來找我,大家就會知道我爸爸得了怪病。」不過,要聽到他說出這段話,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原來,這個孩子很擔心父親的病情,卻始終說不出口。


父母只要有過幾次類似的經驗,就能掌握等待的訣竅,逐漸明白只要肯花時間耐心等待,就一定會有好結果。千萬不要只是一味的對孩子說教,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對孩子「敞開心胸」。


鑽研德國文學的學者子安美知子曾跟我提過她的親身經驗。有一次,當她想念圖畫書給姪子聽時,姪子的朋友卻在一旁插嘴說:「這個故事我聽過了。」由於他一直搗蛋,她認為這個孩子似乎是個「惹人厭的小鬼頭」。不過,等她念完故事書,這個孩子居然對她說:「阿姨,你可不可以再念一遍給我聽?」她起初有點不解,最後終於想通了。當時明明有兩個小朋友在場,她卻只念給姪子聽,另一位小朋友其實也很想聽,卻又說不出口,於是只好在一旁搗蛋。


還好這個孩子最後終於向子安小姐開口,才讓她恍然大悟。否則大概就會一直被當成「惹人厭的孩子」。畢竟,他當時的行為表現的確給人這樣的印象。別人在念故事書,他卻在一旁搗蛋說:「這個故事我早就知道了。」其實這是他故意發出的訊號,無非是希望大人「也念故事給他聽」。


孩子倘若不把內心真正的想法說出來,別人可能永遠不知道。子安小姐明白原委之後,對姪子的朋友說:「好啊,阿姨這次就專門念給你聽。」當子安小姐告訴我這件事時讓我非常感動。


不過,出自真心的等待,的確不容易做到。父母往往忍到最後,還是按捺不住焦急的情緒,擔心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孩子才會打破沈默。這種焦躁不安的心情其實也會影響到孩子。


不過,等待也必須視情況而定,有些時候並沒有必要刻意壓抑自我。譬如,看到孩子不斷抽出面紙玩耍時,一般人都會認為這很浪費,應該立刻出面制止;而不是心想:「孩子好像正玩得起勁」,這樣就似乎有點不太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