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5 13:01:39首府

孩子口吃怎麼辦?

孩子口吃怎麼辦?

 

 

 

2011.03.01

聯合報
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是昨天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大贏家,這部影片描寫英王喬治六世克服口吃,發表英國史上最觸動人心的經典演說,讓大家開始關注口吃。

其實許多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2歲至6歲期間,由於所學語句長度與複雜度快速擴增,口語表達難度變高,相關肌肉運動控制、協調未臻成熟,無法妥善搭配下,普遍會有講話不流暢狀況發生,又稱為「發展性的口吃」(見表),往往在孩子進入小學前便會自然消失,家長無須過度緊張。

 

但若有以下的情形出現,恐怕就得考慮接受專業的評估:

1.症狀持續超過36個月,既沒改善還變本加厲。

2.講話時戰戰兢兢,嘴巴周遭肌肉會發抖,欲敘述的言詞卡住時更為嚴重。

3.講話時為了把字句擠出來,表情顯得痛苦,感覺好像在掙扎一般,眼神接觸減

  少,臉、頸、胸等部位的肌肉特別緊繃。

4.要表達特定字眼時,會故意提高音調或音量,使能順利說出。

5.對於某些易口吃的字或音,會以其他較簡單的字或音來取代,嘗試換句話說。

6.覺得說話有壓力,預期會出糗丟臉,故變得不喜歡說話,逃避需說話的場合。

 

口吃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也無所謂特效藥,早期介入通常會有較好預後。

當發覺孩子的口吃一直未能恢復正常,或其本身為此感到困擾,明顯有低自尊、缺乏自信、情緒低落,開始視講話為畏途時,請立即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以免無法「暢所欲言」影響未來的人際關係發展與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