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19 17:21:19木焱

【回讀者函】: 在逃詩人 

你好

因為在馬沒得上網,所以得等回台之後給你回信.很高興你和我們分享你的創作路程.我想流不流浪對一個人的生命是很有關係的,流浪讓我們看到以前和未來的自己.而流浪又可以分為個體的流放和心靈的放逐.我之所以成為流浪者,正因為我的個體和心靈在一個異地受到了感染,然而我的軀體確是每每想和心靈分離的,我的身體到底屬不屬於這裡,或者說屬不屬於我,這一直是我不確定的元素,也是我的詩中不停被討論到的東西.我甚至和朋友說,我是一名流亡的馬來西亞詩人,流亡,中國流亡詩人馬健說,是[被迫拉開的距離].在交流會上我是深深感受到了,在一個我認定的故鄉場域里,卻被[自己人]戲稱為[外人],那種感覺不是很好受.年假之後,我不想回台,然而我又不得不回來,在馬我是一無所有的,連個真實的身分都沒有,都被人質疑了.回台,我享有一群讀者,一群創作朋友,和一個屬於我的創作發表空間.我在台灣不得不扮演一名創作者,可是我的心靈卻是每每想要和馬來西亞發生關係的.
離開的時候,我顧望了家里的後院,那伴我成長10幾年的八里半新村,我回不來了,我只能用視覺和差勁的記憶把它們下載,並存放在雜亂的腦子硬碟里.我的詩作品沒有家鄉的景色,確有思鄉的情節.對於一名生活在現代社會的遊子,故鄉變成了[只能]想念的地方,你永遠無法落地.
事情真是一體兩面的嗎,當你選擇了這樣的生活,你就要認真對待.我選擇了一條沒有方向的路,一生中注定要學走路,學跌倒後爬起來......

來談談你的創作,我們不要急於去給詩定義,詩對我來說始終是個神秘的東西,他有時候會顯得真實,但那卻不是真的存在.....相對的愛情也是,愛是一種感情的提昇,那是無法用文字用物質去界定他的.愛的感覺就像寫詩的感覺,能讓你心中久久不能散去的那種興奮與喜悅.源自詩的那份感動卻是讓人幾天都澎湃洶湧的.無可否認創作是需要熱情的,而且這個熱情是要集中的,要延續的;不是對單一事件的熱情,而是對一種嚮往的熱情......不同於追求的物質狀態.

文字可以是你的,也可以不是.文字既然表達了他欲表達的事件,就是達成了當下的作用,保留只是人類私心使然,只是做一個沒有必要的紀念.文字的功用更重要的是他為人們排解問題,而並非完全的紀錄.當你閱讀文字的時候,相對的就減少了你思考的空間與可能.我們一方面被文字操弄,一方面又要來操弄文字,這是個無法破解的循環,一場文字遊戲,你要進入這個遊戲才知道他的好玩,而你必須一直記得那只是個遊戲而已

馬來西亞華人是逐漸喪失母語的一個族群,最主要是那種尷尬的身分,他既不是中華民族,又不是馬來西亞國族,他只是一個寄生的群體,在主權給於的有限自由下生活,說著[屬於自己]的語言.而且還不斷被主權挑戰剝削,造成了華人一種保衛心態,既不要求也不退讓,這點放在馬華文學里是最清楚可見的了.馬華文學不必尋求外界的肯定,他必須先肯定自己,肯定他特有的身分(找到屬於自己的身分).台灣近來就在推動台灣文學(台語文學),這才是他們真正的根,而不是中文(市場上的語文).所謂你是甚麼人(甚麼籍貫,甚麼國籍),一講話就知道(不管你說中文還是英語).我們是甚麼人呢.....是馬來西亞華人(是個地球村的用語),是一個不能用地區,語言,膚色來區別的族群,在感情上卻是緊緊扣著的.

不知道我打的繁體字是否能被你讀到,也很樂意作品能被放上白牆上.

我知道馬來西亞已經有很多有抱負的年輕朋友了,只是不太能凝聚起來.大學是一個很好凝聚群眾的地方,希望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群,並且持續創作下去.




ps:攝於2002年初春,馬來西亞蘇丹公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