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羽球日記35球手之美學
『球館不過是一群心靈脆弱者的告解祭壇...』
我很樂於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愛好運動的球手和球迷。
這本書,第一個讓我發現的是:我把運動的世界和影響力,想的太小了。
第二個,讓我看見的是:一個人如果只在乎球技,那他絕對打不好球,也絕不會是出色的球手。
第三個,讓我省思的是: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球場裡有些人的心會那麼狹小?連顆球都出不起。我們關在一個球場裡打,如果我們只看見那個球場,那麼我們的眼界永遠是小氣的。
去年我就覺得打得有點悶,我想出去比賽看看外面的球場..
但執行結果並不令人滿意,看到的還是很有限。
然而,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剛開始,我卻意外的在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這本書不會讓我把球打得更好,但可以讓我更清楚自己站在球場的角度,
或著是一個身處ESPN世代的球迷在電視機前的──時代意義。
我的心被52個視角打開了!
對於自己繼續在留在球場上有了全新的看法。
除了技術以外,運動學裡該學的還太多,這點讓我很高興,
因為我可以有更多的理由留在球場上繼續探索。
如果說球技是球場上的水平發展,這是永無止盡的....
那麼球技以外的視角就是在提升一個人在球場上的垂直高度,這也是永無止盡的。
這個垂直高度是什麼?
舉個例子,就像書裡的這句話:
『球館不過是一群心靈脆弱者的告解祭壇...』
如果你認同這句話,小心點,不要回答得那麼快...
如果你認同這句話,注意了....
也許有一道那麼不經意、不小心建築在我們心中的「信仰」,
其實是來自球場,而不是來自教堂或課堂哦。
再看看書裡的其他幾句,也許可以更清楚一點:
『後世歐洲人在追求情感的救贖之時,最多人選擇的通道反而不是詩;而是足球。』
『五萬五千個觀眾再也不覺得自己是城市裡的孤伶伶的個體,人們在洶湧戰歌、咒罵、波浪舞、噓聲、啤酒、景觀、儀式與幻想中,洗禮偌大集體的神聖激情,三、四個小時的週末亢奮夜晚,足以帶你泅泳過下周工作日裡例行、蒼白、無言的挫敗人生。』
『他的出現,改變了你、我、全世界的運動年代,這帶著點宗教氣息或某種中東戰爭硝煙味的名字,就叫做「Michael Jordan」』
『你來我往,比的是身體忍耐寂寞的強度....一個靠意志力硬要來的冠軍。』
『職業運動員心底那種對人生俯仰和身體展演的藝術性規劃,一種求新又求美的創造式努力,是現代機械社會裡,少數感人的人文事物。』
一個時代信仰,一個球迷的信仰,一個球手的信仰...
把技術拿來跟信仰相比,信仰的力量強悍多了、信仰的高度難多了。
信仰,其實是一種隱藏著,看不見的球技。
不信,看看RAFA吧,
那裡有一道厚厚的信仰牆,就撐在他身後。
而每個現場和電視機前的雙眼裡閃動的激情,
其實都是在迷戀和期待那道神聖信仰的──顯靈啊~~
結果呢...
『球館,不過是一群心靈脆弱者的告解祭壇...』
上一篇:我的羽球日記34強悍而美麗
下一篇:我的羽球日記36年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