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8 10:05:56munch

*清境的困境*

美麗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踏上清境,心情有點難過起來。

台十四線,一條常走的高山公路,公路中段的清境在十餘年前,幾乎像人間仙境一般,寶藍色的天空,翠綠色的遠山,再加上適當的季節裡,道路兩旁開滿白花的梨樹,每每經過這裡,總覺得像闖入天神的花園,心裡是雀躍又小心翼翼的。

後來,每次經過景色大變,果園拆掉了,建起華麗的歐風民宿,樹木減少了,越來越多灰色的水泥護坡,甚至乘著風在林間穿梭的快樂,也被塞車的煩躁所取代。

清境變了!它不再是心中天神的花園。

清境的構成,原本屬於退輔會的清境農場為主,上山屯墾的居民向退輔會低價承租農牧用的山坡地種植水果,土地以務農為主,隨著時代變遷,退輔會除留下青青農場本部,其餘的農場土地放領給承租農民,但是遇上農業的低迷,農民種植水果利潤不高,於是將農地一塊塊賣給商人,開始改作觀光旅遊的生意。

在賺錢、求生路的動機下,清境高度開發,一窪窪挖開的黃土取代綠色草原,一根根林立的廣告招牌如同鋼骨樹幹,一棟棟豪華的民宿喧嘩優美清境,整個清境山頭成了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都市,原想躲避山下城市的煩雜夢魘,竟在山上一一重現。

清境民宿的發展,除了景觀上缺乏整體規劃,連帶也開始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甚至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清境當地居民以雲南後裔為主,早期接受政府安排上山屯墾,現今沒賣地下山的,就集中在清境的三個村落中,觀光的發展離當地人很遙遠,動不動就是上百萬、上千萬的投資,根本不是當地人所能負荷。

當地人嚐不到觀光的甜蜜,卻得承受來自觀光的苦果。民宿高度的興建,引進大量的遊客,讓山上原本充沛的天然水資源嚴重缺乏,位於民宿下方的居民每逢夏季,在遊客閒坐花草庭園享受冰涼拿鐵之際,他們卻得望著流不出水的水龍頭苦苦哀愁。

更慘的是,一個高度繁榮的山頭,根本沒有污水設備,觀光旺季裡成千上萬遊客的吃喝拉撒,就延著水溝以及山坡向下竄流,如果再加上農園裡大量使用的農藥,山上下來的水,實在恐怖的難以想像,更別談那裡是高山生態的敏感區,以及水源保護區的上游。

這樣的清境,將人工化的美麗建造在自然的損傷之上,每每友人講到清境時的雀躍,我的心頭卻在滴血,美麗難道就不能多加珍惜嗎?

清境的美麗在於原始自然,當人工的地景挖開了自然的景觀,到了清境迷惑於五顏六色的炫麗,卻忘了藍天、青山、紫霞的單純美麗。

現今車行台十四線,總是打開汽車天窗,學學友人講的,看天吧!原始的清境保留在瑰麗的天上。

水泥化的山頭、污水四溢的溝渠、垃圾傾倒的山坡、交通壅塞的道路,讓清境顯得不再清新,失去社區意識、環境保護下的民宿狂潮,複製山下喧嘩的商業觀光區,遺忘民宿原有融入鄉村的意義。

對於民宿的發展而言,絕非外資進入的土地買賣,而是兼顧永續發展的社區營造,一旦民宿成為淪為鄉村賓館,霓虹閃耀、卡拉OK高聲歡唱,植物死亡、動物遷徙,這波民宿風潮在美麗鄉野的過度開發,仿如人類的狂傲貪婪造成城市死寂後,又將魔爪伸向高山裡清靜的天神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