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5 13:17:25詠梅

千里絲路行之四 吐魯番~~希望之源坎兒井

千里絲路行之四 2004/07/05 吐魯番~~希望之源坎兒井

沒到吐魯番時只在教科書上知道坎兒井是火洲灌溉的水源,但是怎麼也想不通在沙漠裡水從何處來?又怎能種出世界馳名的葡萄。您能想像的出,在吐魯番由遠而近一個個規律的小點,在一定距離間綿延成列,就是古代灌溉工程坎兒井嗎?

從漢代挖掘至今,也讓吐魯番人千餘年後,依然受益於先人的智慧,如果說長城偉大,棧道艱險,那吐魯番地底的坎兒井,靠先民一鏟一鋤前仆後繼,縱橫數千條綿延五千公里累積挖掘 ,更能讓人感動而淚下,在吐魯番挖掘工人的社會地位是受人尊敬的,也只有挖掘工人長年在地底工作,火洲才有今天的富庶,正因常年地下挖掘,工人得到風濕性關節炎而需要沙療呢!

坎兒井主體分直井、暗渠和明渠三部分合成,由天山雪水潛流引出地面導向不同區域,大致是由較高地區,每隔數十公里開鑿一口直井,然後再橫向掘出高五尺、寬三尺水道,就是把一座座直井在地底相連匯集,從暗渠輸送到較低的地區,到最後流出地面變成明渠,因雪水溫度低需築壩圈屯,調整溫度後再提供住民灌溉飲用。

這種在高地上最深據說有四十公尺的直井,我完全不能想像,當時的人是如何的工作啊!問導遊為何暗渠不致於挖歪了呢?才知掘暗渠時照明用的銅製定向燈,利用光的直線原理找出挖掘方向,那先民還真是科學呢!提起這驚人的想像力、偉大的設計、和膽識,我內心充滿無與倫比的崇敬。

可惜真正的坎兒井我們無法得窺其貌,導遊帶我們去參觀模型坎兒井,原因是真正坎兒井的高度不夠,觀光客無法直立行走如常,大家只能用幻想的方式聊勝於無了!一進井內地道迎面而來的那股清涼,馬上將外面的暑氣全拋,聽說當地人都是在裡面午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