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5 22:27:37Zerbrech

美瑛小旅行


富良野、美瑛地區有幾條遊覽車路線,甚至可以住在札幌,直接搭乘遊覽車到旭川、富良野、美瑛等地區觀光,不見得一定要住在旭川、或富良野附近。這類行程也有單日來回、或兩天一夜的套裝行程。有些含餐點、有些有導覽員、有些沒有,固定的模式是從札幌、旭川、美瑛火車站搭遊覽車,起點站也可能是少數的飯店。然後遊覽車駕駛會開車到觀光景點,讓客人下車,時間到了上車再前往下個景點,最後回到起點的火車站或飯店。



我的想法是住在旭川,然後往東走,去富良野或美瑛都很方便,搭火車班次多,票價也不貴。火車都是站站停的區間車,鐵路兩旁望過去都是田,夏天綠油油的,瞬間才有,「啊!真的去到鄉下」的感覺。



上述的旅遊行程是一趟到底,只能搭乘這個班次,套票不能用在其他的行程或搭其他的遊覽車。也有觀光巴士提供整天或數天的自由搭乘票券,可以中途下站,搭乘下一個班次的不同巴士,時間的運用上更加彈性,也不會有趕鴨子的壓力。



繼富良野觀光巴士的旅行團,我也預約了隔天美瑛的觀光巴士旅行,一樣從美瑛車站出發。不過這個行程只有半天,而且幾乎沒有讓客人下車的機會,基本上都是車窗觀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想說搭搭看。沒想到,這天的導覽員還是麻里奈,實在是太巧了!

美瑛火車站旁邊有觀光旅遊中心「四季の情報館」,就是那棟畫面中有三角形屋頂的房子,巧的是遇到台灣人在這裡上班。中心賣的紀念品品質很好,明信片也是美瑛的田園風景跟動物的圖片,不小心就買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這裡可以稍作休息,也有洗手間,非常方便。

四季の情報館:http://www.biei-hokkaido.jp/search/sightseeing/info/000038.html
開放時間從早上8:30開始,晚上休息時間按季節不同,下午5點、6點到7點休息。也可以寄放行李,可以多加利用。



搭乘巴士的地方就是火車站外面的廣場,廣場前面跟火車站平行的那條路上也有公車站牌,正是前往其他光觀景點的上車地點。



這趟旅程的停靠站之一是「拓真館」,是攝影家前田真三(1922-1998)的紀念館。出身東京,經歷過戰爭時代的前田先生,以美瑛為主題拍攝了著名作品,甚至獲得美瑛市頒發勳章。



前田先生的攝影理念是,積極的去發掘拍攝的時機,而不是一昧地守株待兔。我想不論是拍攝甚麼樣的照片,都像前田先生說的那樣,「相遇的瞬間」是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刻!」的心電感應,好像每次按快門,都是一見鍾情的觸電?

第二個前田先生的主張是,拍攝雙眼所見的風景,由自己的視線所及,延伸到視線盡頭的遠景,結合成自然而然的風景。

 

說到前田先生跟美瑛的因緣,純粹是偶然。當時田前先生從九州開始往北移動,沿途拍攝照片。到了北海道旭川,偶然看到一張美馬牛附近的黑白照,然後就跑到那個地方去。這之後前田先生開始頻繁地前往美瑛跟上富良野一帶拍照,與美瑛結下不解之緣。

多次前往美瑛的前田先生想必被美瑛深深吸引了,才能不厭其煩地拍攝這塊土地的各種姿態。我或多或少可以了解這種心情,去到北海道,會貪心的想要去看到四季不同樣貌的風景。每天每天光線、空氣、濕度、風向都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片天空,應該也不可能會有相同的雲朵飛過吧!千變萬化的大自然,還有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姿態,交織成無窮無盡的景色。

 

現在看到的拓真館,是前田先生在1978年發現美瑛市拓進的舊千代田小學的廢校舍,1985年跟美瑛市公所的人吃飯的時候,半開玩笑的說不如把廢校舍改成藝廊,沒想到隔年竟然成真了。藝廊(Photograph Gallery) 取名來自拓進的「拓」,加上前田真三的「真」,成為「拓真館」,館內主要展示照片跟影片。

前田真三資料來源: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89%8D%E7%94%B0%E7%9C%9F%E4%B8%89

當天的停留時間太短,所以沒有進去館內看展覽,繞到後面的樹林去走走,拍下幾張照片,就趕緊上車了。這好像是這趟行程唯一一次下車的機會,後來都只能從窗戶看風景,說真的不能下車真的很可惜。透過車窗拍的照片,都會有相機的反射,真的很令人苦惱。所以接下來的照片都是從遊覽車上拍的,讓我覺得花這筆錢有點蠢。



畫面裡三角形屋頂的建築物是「北西之丘展望公園」,裡面是觀光情報中心,可以買到紀念品跟土產。

  

田野裡的樹木都被當地人命名,成為一個個景點,如果體力夠,可以租借腳踏車,沿途走走看看,可惜我當時辦不到(雖然現在也沒有比較好,哈)。

 

其實路上騎腳踏車的人蠻多的,當初也怕自己一個人騎車會迷路,以後如果還有機會去,就跟在別人後面騎好了(笑)。

美瑛腳踏車旅行網站:http://www.biei-bicycle.com/
除了自行車的租借之外,還有電動自行車耶,太好了,果然體力不佳的人很多(哈哈)。



遊覽車有經過薯條的食品工廠,可惜不在行程內,附近的田地裡種著的,我猜應該是馬鈴薯沒錯吧!

之前又看到有旅客為了拍照跑進田裡,讓農民很火大的新聞。美瑛的觀光網站上,還有幾種語言的公告,希望旅客不要再破壞農地了。大家看到美麗的景色,真的不小心會太忘我。得注意走在柏油路上,不要踩進泥地裡面,不斷提醒自己,不要造成農民的困擾。在美國,走進私有地,可是會被馬上槍殺的說。

我從車上拍的照片,後來看看,好像跟美瑛觀光網站上看到的照片差不多耶,意思是,其實真的可以不用下車......這樣也不會有遊客破壞田地的問題了,原來如此。



看這丘陵地起起伏伏的,騎腳踏車真的要有好的腿力才行。不同的季節,丘陵的顏色也會跟著不一樣。



美瑛觀光網站(繁體中文版):http://www.biei-hokkaido.jp/tw/
網站上可以下載觀光手冊跟地圖,地圖有中文版耶,真是太棒了:http://www.biei-hokkaido.jp/tw/pamph/

這趟旅程非常短暫,中午就回到美瑛火車站。下午我的目的地是「青池」,穿過美瑛火車站前的巴士乘車處,往左走,在右手邊的旭川信金前面有道北巴士站牌,這裡到了搭車時間也會站一排旅客,要去青池或白金溫泉。單程車票¥540元。



出國前,看到青池的旅遊資料,就非常非常想去看看,現在想想應該是上面的照片實在拍得太美了,令人心生嚮往。當天既然有時間,就一鼓作氣跑去了。結果跟我一樣要下車去青池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當地人開車去看。

說起青池的生成,原來沒有那麼浪漫。一開始在1988年美瑛川旁挖掘了幾處攔河堤,用來作為防止十勝山噴發後的火山泥災害,其中一處攔河堤形成的人工池就是青池。原本美瑛川旁森林裡生長了白樺樹,被青池的水淹沒後就枯萎了。

至於水池呈現水藍色的原因,是因為附近的水含有氫氧化鋁,與美瑛池的水混和後,形成新的混和物。當陽光射進青池水中,與混和物的粒子,加上水本身吸收光線的雙重作用下,折射出水藍色的光,變成了夢幻的湖光水色。物理方面的用詞可能不甚正確,總之,青池的水色時常有所變化,隨著光線的不同,看的角度不同,而有些微的差異。冬天池面結冰,乾枯的白樺樹兀立在飄雪的灰色背景裡,一樣美的讓人屏息(明信片已收藏)。



從巴士站牌下車後,就會看到看板,碎石子鋪成的路面充作停車場,然後沿著小路跟著人潮走,窄窄的小路只有一個人到兩個人的寬度。當青池的一角進入眼簾時,真的覺得非常奇妙,還有終於看到了的興奮感。來拜見青池的人除了我以外,大家都是結伴同行,說話聲、笑聲不絕於耳,人人忙著拍照,非常熱鬧。

不知道是不是照片拍得太爛,現在看看照片,覺得很像游泳池,當初的心情好像沒有透過照片留下來。說真的,到現場親眼看真的美多了,照片完全拍不出當時的感動。

青池的資訊: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9D%92%E3%81%84%E6%B1%A0
美瑛觀光網站上,青池的資訊:http://www.biei-hokkaido.jp/search/sightseeing/refresh.html

PS.雖然我現在看照片,只覺得是個游泳池,但,請各位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的朋友,到了美瑛,也請務必去看看青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