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2 12:17:20藍塚
碩士畢業論文(三)
三.諸家轉注說述略─── 轉注字產生的原因
因音而生
a. 方言異殊
陳遠止〈論《說文》轉注與《方言》轉語的關係〉指出古代中國地域廣闊,交通不便,方言的出現,自是理所當然的。《左傳‧文公十三年》:「秦伯師於河面,魏人在東。壽餘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吾與之先。』」《說文序》也說戰國時代七個國家,各有自己的方言和文字,「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這足以證明在古代的中國,因各地方言有別而做成溝通的阻隔。
陳氏提出在揚雄《方言》一書中,曾提到「轉語」,而「轉語」就是「一個具不同語音形式的『方言詞』」。方言與方言之間是利用「轉語」來翻譯。為了紀錄和溝通方言,於是便在「共同語」文字上加上標音的「聲符」,或是更換「通語」文字的「聲符」。所謂「共同語」文字和「通語文字」是指各國間通用的文字。這種方法形成了一組組意同讀音相近,而有相同部首的文字,《說文》把這種特殊的文字關係稱為「轉注」。由此可見,轉注字是從方言異殊的基礎上發展開來的。
陳氏在《說文》中收集了很多類似的例子,如妹、娣、媦。「妹,女弟也。從女,未聲」,「娣,女弟也。從女,從弟,弟亦聲」,「媦,楚人謂女弟曰媦,胃亦聲。《公羊傳》曰楚王之妻媦」。上述三字意義相同而且同部首,只是改變了聲符,它們是同一組的轉注字。
孫中運也有相同的意見,他認為轉注字的「轉」是指《方言》所提及的「轉語」。孫氏以鬼為例,「鬼方言轉語為ji,加注聲旁『幾』為『魕』是轉注字。」由於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言語,相同的事情或事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讀音,為了記錄這些方言,於是在通用字上加上聲旁,這便是轉注字。
李恩江在〈六書新論〉中引用了蔣維崧的話,認為轉注字是因方言不同而產生,「春秋,戰國以及秦漢,方言紛歧,同一字不同地區讀音不同,因而有些方言區的人就在原字形上加注或改換聲符,造成新字,以應時需。」蔣氏認為方言字就是轉注字,因方言有別於是更制新字,在原字上加上聲符或更改聲符,產生了轉注字。
戚桂宴提出「漢字為什麼會有轉注這一表意方式,這是由於古今音變,方音俗語的不同;事物本身常常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特徵,人們對這一事物觀察的角度也不同。」由於人們對於事物和事情的認識不同,於是各地的讀音也有分別。不同的方言區按照自己的語音來做字,這就產生了讀音不同,字形不同但意義相同的幾個字,這些字就稱為轉注字。
鄭慧生《中國文字的發展》引用章太炎的話:
中國有一千六百萬里的地面,同是一句話,各處的聲氣自然不能一樣;所以後來又添出「轉注」一件條例來。甚麼叫做轉注?這一瓶水,展轉注向那一瓶去;水是一樣,瓶是兩個:把這個意思比喻,話是一樣,聲音是兩種;所以叫做轉注。譬如有個老字,換了一%地方,聲音有點兒不同;又再造幾個字。
各地的「聲氣」不同,雖然同一個意思,但聲音並不相同,於是各做一字以表示不同的讀音,這便形成了轉注字。
古今音變
語音隨著時間而變化,形成古音與今音有差別的情況。孫中運在《論「六書」之轉注──揭開轉注字千古之謎》中,提出某字古音和今音有別,於是另制新字來代表今音,以古音字為義旁,再加注聲符,以標示今音,這便分化出轉注字。孫氏舉了很多例子,如爹是由父分化出來,因古今音變而分化出來的轉注字;還有眼,古音讀為目,後來轉語為yan,讀作艮,由目分化出眼這個轉注字。
鄭廷植也有相同的說法,「同一事物之名,因古今音變而為制字者;如古曰舟,今曰船,先曰目,繼曰眼等」這都指因為音變所以要另造新字,更換原字的聲符或加上聲符,以標新音,這產生了轉注字。
戚桂宴也認為古今音變產生轉注字,他提出由於時代不同,古人今人看事物的角度也有分別,因此字音往往有所變異。縱然是同一事物,古音和今音會有所不同。某字因音變而分化成幾個字,這就是轉注字。
為能明確掌握意義
a. 補救假借引申的缺點
有說轉注字的產生,是為了補救假借字的弊端,學者顧正和孫雍長皆提倡這個說法。
顧正說:
一般文字發展到「依聲托事」的階段,就走拼音文字的道路,規定少數形體作為字母,以托無盡的語言,漢字發展到這個階段,卻用注形表義的辦法來補救假借字的缺點。
由於假借字過份泛濫,容易造成混亂,辨別上有一定困難,為了補救這個缺點,於是在假借字上加上標注義類的部首,以方便使用。而這些加上部首的假借字,就是轉注字。如「堇」的本意為黏土,後來引申為從事黏土的活動,於是在「堇」字附注「土」成「墐」,以把本意與假借意分開。還有堇也假借為「覲」的意義,於是加上「見」字而成「覲」。「墐」和「覲」都是轉注字。
至於孫雍長也認為轉注字的產生,是為了補救假借字的缺點。他在《轉注論》中,提到
問題在於,到了大量假借字被「製造」出來和被使用開以後,人們又漸漸地感覺到一種新的困惑。因為,這種實質上是只考慮詞的語音形式,未曾考慮詞的意義內容的假借字的過多產生,必然給文字的使用和認讀帶來困難……新的出路終於被找到,這便是對大量假借字進行「建類一首,同意相受」式的形式改造,注意符的「分化字」或「區別字」來。這便是「轉注」造字法的產生。
孫氏認為轉注字的出現是為了節制和補救「假借」,自古以來假借的造字方法被大量使用,形成文字使用和認讀的問題,於是在假借字上加上「類首」,以方便分別,而這些字就是轉注字。如易字本義為賜與,後來假借表示疆埸之義,於是在「易」字上加上「土」而成「埸」。另易又假借為輕侮、簡慢的意義,於是在「易」字附上類首「%%」和「人」而成「%%」和「%%」。從而可見,轉注字產生的原因是補救假借字的不足。
b. 補救象形、指事、會意的不足
〈論轉注〉中,陳夢麟提出轉注的產生,是由於原來的會意法並不足夠,「即是說,某個意義用象形、指事、會意字均無法確切地表示,只有在原有相通的字上加聲符」。因為象形等表意的方式,不能盡把漢字的意義表現出來,於是在原字上加添聲符以表達字意。陳氏舉了「見」字作例,見意為「看見」,但不足夠表達和種各樣的「見」,於是在見字上加上聲符,以視代表平看、觀代表仔細看、覽代表廣泛之看等。
小結
轉注字產生的原因,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其中主要的有方言異殊和古今音變。
主張方言異殊為產生轉注字的學者有陳遠止、孫中運等人。根據《左傳》和《說文序》的記載,可見古代中國各地有不同的言語,往往造成言語不通的現象。為了方便溝通,於是在各國通用的文字上加上聲符或更換聲符,以表示不同地方的語言。
《風俗通義•序》說:
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還奏籍之,藏於秘室……蜀人嚴君平有千餘言,林閭翁孺才有梗概之法,揚雄好之,天下孝廉衛卒交會,周章質問,以次注續,二十七年,爾乃治正,凡九千字,其所發明,猶未若《爾雅》之閎麗也,張%以為懸諸日月不刊之書。
記述在周秦時代已有專門的官員去收集方言,後來的嚴平、林閭翁孺和揚雄等收集及整理方言,把方言翻譯,而當時翻譯方言的方法就是音譯。
章太炎〈轉注假借〉一文也提出相似的概念。
蓋字者,孳乳而寖多,字之未造,語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語言,各循其聲。方言有殊,名義一也。其音或雙聲雙轉,疊韻相迤,則更制一字,此所謂轉注也……否則踰一地,越一國,非徒音不相同,字亦不能識矣。六書之有轉注,義即在此。
章氏指出先有語言後有文字,依照各地的聲音以造文字。由於各地的言語不同,所以造出來的文字形體也並不相同,但意義卻是相通的。而翻譯這些方言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在「共同語」上加上聲符。而由此產生出一組組部首相同,意義相同的字,這便是轉注字。章太炎的意見與今天諸學者不謀而合。
除了方言異殊,古今音變也會產生轉注字。由於時代的轉變,即使是同一事物,古音和今音也難免不同,古人往往按照新音另製新字。章太炎也曾提出相同的見解,「於古宜為一字,漸及秦漢以降,字體乖分,音讀或小與古異……此轉注之可見者。」章氏也認為古今音變是產生轉注字的原因。
孫中運和鄭廷植都以目和眼為例,目是眼的古字,而眼較目為晚出,說明古今音變產生轉注字。「目」在先秦的典籍中多次出現: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孟子•盡心》
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王,是以聰明目相與視聽乎,是以股肱畢強相為。《墨子•兼愛下》
「目」作人眼的意思。而「眼」則少見於先秦的典籍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心之禍也……。《莊子•雜篇•盜跖》
陳 有 惡 人 焉 , 曰 敦 洽 讎 糜 , 雄 顙 廣 顏 , 色 如 浹 赬 , 垂 眼 臨 鼻 , 長 肘 而 盭 。 陳 侯 見 而 甚 說 之 , 外 使 治 其 國 , 內 使 制 其 身 。《呂氏春秋》
據此可知,先秦時人習用目,眼是後來才出現的,因為音變由目分化成眼。
顧正和孫雍長則別樹一幟,認為轉注字的產生是為了補救假借的缺點。早至甲骨文,我們已見到古人使用假借字,而且使用假借字十分方便,所以有大量假借字出現。當假借字太多,容易造成混亂,為了把字認清,於是在假借字上增加符號來辨別。林志強對孫氏的說法加以稱許,「孫雍長的轉注說,是對前人研究轉注之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其研究是深入的,見解也是獨到的,可成一家之說」顧氏和孫氏洞悉了中國文字發展的特點,如果我們一味只是用假借字,勢必造成認讀的問題,所以必須在假借字上加工,方便日後使用。
陳夢麟認為轉注字的產生,是由於原來的造字之法不足夠使用,於是在原字上加上聲符以成新字。象形、指事和會意造字之法,未能把所有字意表現出來,於是在形符上增加聲符以造字。陳氏所言的是文字發展的真實過程,然而根據陳氏的說法,轉注「造」出來的字也是形聲字,這是形聲的造字過程,那麼轉注和形聲有什麼分別?陳氏並未明言。
轉注字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方言異殊、古今音變,因為聲音的轉變於是在原字上加上聲符而成新字,兩字之間有同部首和同意的關係,此為轉注。而孫雍長和顧正的說法,可以說是獨到的見解,「假借」也是產生轉注字的一個途徑。
因音而生
a. 方言異殊
陳遠止〈論《說文》轉注與《方言》轉語的關係〉指出古代中國地域廣闊,交通不便,方言的出現,自是理所當然的。《左傳‧文公十三年》:「秦伯師於河面,魏人在東。壽餘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吾與之先。』」《說文序》也說戰國時代七個國家,各有自己的方言和文字,「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這足以證明在古代的中國,因各地方言有別而做成溝通的阻隔。
陳氏提出在揚雄《方言》一書中,曾提到「轉語」,而「轉語」就是「一個具不同語音形式的『方言詞』」。方言與方言之間是利用「轉語」來翻譯。為了紀錄和溝通方言,於是便在「共同語」文字上加上標音的「聲符」,或是更換「通語」文字的「聲符」。所謂「共同語」文字和「通語文字」是指各國間通用的文字。這種方法形成了一組組意同讀音相近,而有相同部首的文字,《說文》把這種特殊的文字關係稱為「轉注」。由此可見,轉注字是從方言異殊的基礎上發展開來的。
陳氏在《說文》中收集了很多類似的例子,如妹、娣、媦。「妹,女弟也。從女,未聲」,「娣,女弟也。從女,從弟,弟亦聲」,「媦,楚人謂女弟曰媦,胃亦聲。《公羊傳》曰楚王之妻媦」。上述三字意義相同而且同部首,只是改變了聲符,它們是同一組的轉注字。
孫中運也有相同的意見,他認為轉注字的「轉」是指《方言》所提及的「轉語」。孫氏以鬼為例,「鬼方言轉語為ji,加注聲旁『幾』為『魕』是轉注字。」由於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言語,相同的事情或事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讀音,為了記錄這些方言,於是在通用字上加上聲旁,這便是轉注字。
李恩江在〈六書新論〉中引用了蔣維崧的話,認為轉注字是因方言不同而產生,「春秋,戰國以及秦漢,方言紛歧,同一字不同地區讀音不同,因而有些方言區的人就在原字形上加注或改換聲符,造成新字,以應時需。」蔣氏認為方言字就是轉注字,因方言有別於是更制新字,在原字上加上聲符或更改聲符,產生了轉注字。
戚桂宴提出「漢字為什麼會有轉注這一表意方式,這是由於古今音變,方音俗語的不同;事物本身常常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特徵,人們對這一事物觀察的角度也不同。」由於人們對於事物和事情的認識不同,於是各地的讀音也有分別。不同的方言區按照自己的語音來做字,這就產生了讀音不同,字形不同但意義相同的幾個字,這些字就稱為轉注字。
鄭慧生《中國文字的發展》引用章太炎的話:
中國有一千六百萬里的地面,同是一句話,各處的聲氣自然不能一樣;所以後來又添出「轉注」一件條例來。甚麼叫做轉注?這一瓶水,展轉注向那一瓶去;水是一樣,瓶是兩個:把這個意思比喻,話是一樣,聲音是兩種;所以叫做轉注。譬如有個老字,換了一%地方,聲音有點兒不同;又再造幾個字。
各地的「聲氣」不同,雖然同一個意思,但聲音並不相同,於是各做一字以表示不同的讀音,這便形成了轉注字。
古今音變
語音隨著時間而變化,形成古音與今音有差別的情況。孫中運在《論「六書」之轉注──揭開轉注字千古之謎》中,提出某字古音和今音有別,於是另制新字來代表今音,以古音字為義旁,再加注聲符,以標示今音,這便分化出轉注字。孫氏舉了很多例子,如爹是由父分化出來,因古今音變而分化出來的轉注字;還有眼,古音讀為目,後來轉語為yan,讀作艮,由目分化出眼這個轉注字。
鄭廷植也有相同的說法,「同一事物之名,因古今音變而為制字者;如古曰舟,今曰船,先曰目,繼曰眼等」這都指因為音變所以要另造新字,更換原字的聲符或加上聲符,以標新音,這產生了轉注字。
戚桂宴也認為古今音變產生轉注字,他提出由於時代不同,古人今人看事物的角度也有分別,因此字音往往有所變異。縱然是同一事物,古音和今音會有所不同。某字因音變而分化成幾個字,這就是轉注字。
為能明確掌握意義
a. 補救假借引申的缺點
有說轉注字的產生,是為了補救假借字的弊端,學者顧正和孫雍長皆提倡這個說法。
顧正說:
一般文字發展到「依聲托事」的階段,就走拼音文字的道路,規定少數形體作為字母,以托無盡的語言,漢字發展到這個階段,卻用注形表義的辦法來補救假借字的缺點。
由於假借字過份泛濫,容易造成混亂,辨別上有一定困難,為了補救這個缺點,於是在假借字上加上標注義類的部首,以方便使用。而這些加上部首的假借字,就是轉注字。如「堇」的本意為黏土,後來引申為從事黏土的活動,於是在「堇」字附注「土」成「墐」,以把本意與假借意分開。還有堇也假借為「覲」的意義,於是加上「見」字而成「覲」。「墐」和「覲」都是轉注字。
至於孫雍長也認為轉注字的產生,是為了補救假借字的缺點。他在《轉注論》中,提到
問題在於,到了大量假借字被「製造」出來和被使用開以後,人們又漸漸地感覺到一種新的困惑。因為,這種實質上是只考慮詞的語音形式,未曾考慮詞的意義內容的假借字的過多產生,必然給文字的使用和認讀帶來困難……新的出路終於被找到,這便是對大量假借字進行「建類一首,同意相受」式的形式改造,注意符的「分化字」或「區別字」來。這便是「轉注」造字法的產生。
孫氏認為轉注字的出現是為了節制和補救「假借」,自古以來假借的造字方法被大量使用,形成文字使用和認讀的問題,於是在假借字上加上「類首」,以方便分別,而這些字就是轉注字。如易字本義為賜與,後來假借表示疆埸之義,於是在「易」字上加上「土」而成「埸」。另易又假借為輕侮、簡慢的意義,於是在「易」字附上類首「%%」和「人」而成「%%」和「%%」。從而可見,轉注字產生的原因是補救假借字的不足。
b. 補救象形、指事、會意的不足
〈論轉注〉中,陳夢麟提出轉注的產生,是由於原來的會意法並不足夠,「即是說,某個意義用象形、指事、會意字均無法確切地表示,只有在原有相通的字上加聲符」。因為象形等表意的方式,不能盡把漢字的意義表現出來,於是在原字上加添聲符以表達字意。陳氏舉了「見」字作例,見意為「看見」,但不足夠表達和種各樣的「見」,於是在見字上加上聲符,以視代表平看、觀代表仔細看、覽代表廣泛之看等。
小結
轉注字產生的原因,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其中主要的有方言異殊和古今音變。
主張方言異殊為產生轉注字的學者有陳遠止、孫中運等人。根據《左傳》和《說文序》的記載,可見古代中國各地有不同的言語,往往造成言語不通的現象。為了方便溝通,於是在各國通用的文字上加上聲符或更換聲符,以表示不同地方的語言。
《風俗通義•序》說:
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還奏籍之,藏於秘室……蜀人嚴君平有千餘言,林閭翁孺才有梗概之法,揚雄好之,天下孝廉衛卒交會,周章質問,以次注續,二十七年,爾乃治正,凡九千字,其所發明,猶未若《爾雅》之閎麗也,張%以為懸諸日月不刊之書。
記述在周秦時代已有專門的官員去收集方言,後來的嚴平、林閭翁孺和揚雄等收集及整理方言,把方言翻譯,而當時翻譯方言的方法就是音譯。
章太炎〈轉注假借〉一文也提出相似的概念。
蓋字者,孳乳而寖多,字之未造,語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語言,各循其聲。方言有殊,名義一也。其音或雙聲雙轉,疊韻相迤,則更制一字,此所謂轉注也……否則踰一地,越一國,非徒音不相同,字亦不能識矣。六書之有轉注,義即在此。
章氏指出先有語言後有文字,依照各地的聲音以造文字。由於各地的言語不同,所以造出來的文字形體也並不相同,但意義卻是相通的。而翻譯這些方言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在「共同語」上加上聲符。而由此產生出一組組部首相同,意義相同的字,這便是轉注字。章太炎的意見與今天諸學者不謀而合。
除了方言異殊,古今音變也會產生轉注字。由於時代的轉變,即使是同一事物,古音和今音也難免不同,古人往往按照新音另製新字。章太炎也曾提出相同的見解,「於古宜為一字,漸及秦漢以降,字體乖分,音讀或小與古異……此轉注之可見者。」章氏也認為古今音變是產生轉注字的原因。
孫中運和鄭廷植都以目和眼為例,目是眼的古字,而眼較目為晚出,說明古今音變產生轉注字。「目」在先秦的典籍中多次出現: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孟子•盡心》
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王,是以聰明目相與視聽乎,是以股肱畢強相為。《墨子•兼愛下》
「目」作人眼的意思。而「眼」則少見於先秦的典籍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心之禍也……。《莊子•雜篇•盜跖》
陳 有 惡 人 焉 , 曰 敦 洽 讎 糜 , 雄 顙 廣 顏 , 色 如 浹 赬 , 垂 眼 臨 鼻 , 長 肘 而 盭 。 陳 侯 見 而 甚 說 之 , 外 使 治 其 國 , 內 使 制 其 身 。《呂氏春秋》
據此可知,先秦時人習用目,眼是後來才出現的,因為音變由目分化成眼。
顧正和孫雍長則別樹一幟,認為轉注字的產生是為了補救假借的缺點。早至甲骨文,我們已見到古人使用假借字,而且使用假借字十分方便,所以有大量假借字出現。當假借字太多,容易造成混亂,為了把字認清,於是在假借字上增加符號來辨別。林志強對孫氏的說法加以稱許,「孫雍長的轉注說,是對前人研究轉注之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其研究是深入的,見解也是獨到的,可成一家之說」顧氏和孫氏洞悉了中國文字發展的特點,如果我們一味只是用假借字,勢必造成認讀的問題,所以必須在假借字上加工,方便日後使用。
陳夢麟認為轉注字的產生,是由於原來的造字之法不足夠使用,於是在原字上加上聲符以成新字。象形、指事和會意造字之法,未能把所有字意表現出來,於是在形符上增加聲符以造字。陳氏所言的是文字發展的真實過程,然而根據陳氏的說法,轉注「造」出來的字也是形聲字,這是形聲的造字過程,那麼轉注和形聲有什麼分別?陳氏並未明言。
轉注字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方言異殊、古今音變,因為聲音的轉變於是在原字上加上聲符而成新字,兩字之間有同部首和同意的關係,此為轉注。而孫雍長和顧正的說法,可以說是獨到的見解,「假借」也是產生轉注字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