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7 22:20:59藍塚
《中國之路向》書評
本書作者勞思光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哲學學部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教授、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等職務。由於作者是哲學的學者,與一般探究中國問題的專家的身分有別,所以本書是從「另一角度」著手,討論中國富強的道路。
《中國之路向》,寫成於七十年代末,作者親見文化大革命的弊端,中國改革自強是勢在必行,作者就此提出兩大的方針:一是從中國傳統文化著手,保留普遍意義開放的文化,即恆常有效的文化規條,變化閉固的文化傳統,即只是一時一地有效的文化傳統。作者建議中國採取多元的文化,要理性地汲取西方的養份,改善傳統文化。其次作者提出政治的改革,揚棄革命鬥爭的方式,改變專制的局面。
由清末開始,不少中國人主張走「西化」的道路,認為中國要富強必須向西方學習。然而走西方的道路,中國就可以富強嗎?作者指出「全盤西化」或「中體西用」,這些想法根本不切實際,因為中國自有中國的文化情況,西方自有西方文化情況,我們不能盲目的引進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未必合於中國的國情,反之我們先要檢討中國文化的弊病。筆者很認同作者的意見,不少中國人誤以為西方的政制和文化等,遠遠超越中國,所以我們理應向西方學習,實行民主的制度,完全推行「資本主義」制度等。然而他們並沒有詳細考慮,合於西方的未必一定合於中國的社會。西方社會有他們獨特的民族性,他們體察事物的觀點與角度,與中國人也有別,而且大家歷史的發展並不相同,如果強硬的把西方的文化套入中國環境,最後只會造成不倫不類的情況。而且「資本主義」也有其本身的弊病,如容易造成富裕階層享有特權的情況,如果筆者說民主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制度,相信沒有人膽敢認同。走「西化」的路,不是不可行,但中國人當保持頭腦的清醒,先審視後再汲取融會貫通。
作者提出要中國富強,必須要改革中國傳統文化,改革並不是完全廢除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從根本不當之處著手,加以改善。中國人對於傳統抱殘守缺,多不敢正視傳統的不善,不少中國人面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為此而感到驕傲,為此而感到自滿,於是完全否定中國文化的弊害。有些雖面對中國的扼困,但仍然不願意面對中國文化傳統敗壞的地方,只是不斷把責任推卸到別的國家身上。不可否認,西方列強對於中國來說是步步進迫到,由清朝中葉開始直至現在也是,但中國的不富強,中國的積弱,中國社會的問題,完全是因為西方國家的錯誤嗎?中國自己不用負上責任?筆者很贊成作者勞氏的意見,他提出列國對中國虎視眈眈,不時乘機侵擾中國,但中國人給予列國的反應,往往暴露了中國的弱點,周而復始的鼓勵了西方國家,繼續入侵中國,如中國的戰爭武器比不上西方,我們卻要挑起與西方的戰爭,弄致一敗塗地。近年中國經濟起飛,中國社會富庶的情況直逼西方,然而貪污的情況,卻異常的嚴重,可謂明目張膽。這不是反映了中國人的醜陋傳統嗎?這不是反映了中國人的惡習嗎?經歷了幾千年積累的陋習的無數,如果我們不正視,結果害苦的就是自己。縱使中國文化傳統有不少欠妥當之處,但中國傳統文化,仍然有其可取的地方,如一些行為規範,講求仁愛等,仍然值得我們去保留。
作者在書中,也探討了中國共產黨專政的問題。作者認為單靠「革命」是改變共產黨專政的情況,是無濟於事的,因為這不過會帶來另一個專制的政府,製造了一個惡性的循環。筆者認為作者所言確是的論。觀乎中國歷史的情況,中國人「革」的並不是制度,而是「革」人,我們只會換湯不換藥,整體的政治情況沒有改變,變的只是人。即使民主黨能夠推翻共產黨,管治中國,不過是另一次的政治上的專制,共產黨倒台,換成民主黨的專權罷了。作者提出要改變中國當前的局面,必須引入西方社會的自由與法治,然後逐步改造中國社會,以清除社會主義的不合理。現代中國政府主張「改革開放」,在經濟上是採用市場經濟的模式,但政府本身仍然是相當保守的。倘若引入自由與法治,勢必引起民眾對「改朝換代」的訴求,然而因為經濟的開放,中國人民與西方社會接觸,自由法治的精神,已經潛移默化滲入中國人的腦海裡,六四運動就是人民對自由法治訴求的體現。中國政府也觀察到此等情況,於是不時會適當地加緊對人民的控制,以維持政權的穩定。
另外,作者還有論及台灣問題,作者是主張中國政府統一台灣的,但他並不是從愛國的觀點出發,而是從「利益」方面著眼。作者指出中國統一台灣,對於中國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台灣可以成為中國社會的楷模,不獨在經濟上,在政治上也會對中國有正面的影響。當然作者說的甚是,然而這不過是一個理想的情況罷了!中國政府要想統一台灣,並不容易,因為當中涉及的問題,不獨是利益或愛國的問題,台灣人害怕的是中國政府的壓迫,即使中國政府許下多少的承諾,也未能完全保證台灣人民的「安全」。此外,還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國共之間糾纏不清的恩怨,縱使統一後對中國政府的政治改革上有多大的利益,統一後台灣人民可以得到多少經濟利益,始終台灣與中國的統一,實非「益處」二字可以達成。
作者專長於哲學,所以講述有關政治的概念及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等,甚有條理,推論過程也寫得十分仔細,還會使用比喻的方法,化複雜為簡單,讓讀者閱讀時易於掌握。作者提醒了後學者,要深入探究中國的情況,不獨是研究外在的因素,中國的傳統文化情況,也是我們必須鑽研的項目。雖然本書寫於二十多年前,但作者所言的,仍然合於當前中國的局勢,可作為研究中國問題的參考。
《中國之路向》,寫成於七十年代末,作者親見文化大革命的弊端,中國改革自強是勢在必行,作者就此提出兩大的方針:一是從中國傳統文化著手,保留普遍意義開放的文化,即恆常有效的文化規條,變化閉固的文化傳統,即只是一時一地有效的文化傳統。作者建議中國採取多元的文化,要理性地汲取西方的養份,改善傳統文化。其次作者提出政治的改革,揚棄革命鬥爭的方式,改變專制的局面。
由清末開始,不少中國人主張走「西化」的道路,認為中國要富強必須向西方學習。然而走西方的道路,中國就可以富強嗎?作者指出「全盤西化」或「中體西用」,這些想法根本不切實際,因為中國自有中國的文化情況,西方自有西方文化情況,我們不能盲目的引進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未必合於中國的國情,反之我們先要檢討中國文化的弊病。筆者很認同作者的意見,不少中國人誤以為西方的政制和文化等,遠遠超越中國,所以我們理應向西方學習,實行民主的制度,完全推行「資本主義」制度等。然而他們並沒有詳細考慮,合於西方的未必一定合於中國的社會。西方社會有他們獨特的民族性,他們體察事物的觀點與角度,與中國人也有別,而且大家歷史的發展並不相同,如果強硬的把西方的文化套入中國環境,最後只會造成不倫不類的情況。而且「資本主義」也有其本身的弊病,如容易造成富裕階層享有特權的情況,如果筆者說民主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制度,相信沒有人膽敢認同。走「西化」的路,不是不可行,但中國人當保持頭腦的清醒,先審視後再汲取融會貫通。
作者提出要中國富強,必須要改革中國傳統文化,改革並不是完全廢除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從根本不當之處著手,加以改善。中國人對於傳統抱殘守缺,多不敢正視傳統的不善,不少中國人面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為此而感到驕傲,為此而感到自滿,於是完全否定中國文化的弊害。有些雖面對中國的扼困,但仍然不願意面對中國文化傳統敗壞的地方,只是不斷把責任推卸到別的國家身上。不可否認,西方列強對於中國來說是步步進迫到,由清朝中葉開始直至現在也是,但中國的不富強,中國的積弱,中國社會的問題,完全是因為西方國家的錯誤嗎?中國自己不用負上責任?筆者很贊成作者勞氏的意見,他提出列國對中國虎視眈眈,不時乘機侵擾中國,但中國人給予列國的反應,往往暴露了中國的弱點,周而復始的鼓勵了西方國家,繼續入侵中國,如中國的戰爭武器比不上西方,我們卻要挑起與西方的戰爭,弄致一敗塗地。近年中國經濟起飛,中國社會富庶的情況直逼西方,然而貪污的情況,卻異常的嚴重,可謂明目張膽。這不是反映了中國人的醜陋傳統嗎?這不是反映了中國人的惡習嗎?經歷了幾千年積累的陋習的無數,如果我們不正視,結果害苦的就是自己。縱使中國文化傳統有不少欠妥當之處,但中國傳統文化,仍然有其可取的地方,如一些行為規範,講求仁愛等,仍然值得我們去保留。
作者在書中,也探討了中國共產黨專政的問題。作者認為單靠「革命」是改變共產黨專政的情況,是無濟於事的,因為這不過會帶來另一個專制的政府,製造了一個惡性的循環。筆者認為作者所言確是的論。觀乎中國歷史的情況,中國人「革」的並不是制度,而是「革」人,我們只會換湯不換藥,整體的政治情況沒有改變,變的只是人。即使民主黨能夠推翻共產黨,管治中國,不過是另一次的政治上的專制,共產黨倒台,換成民主黨的專權罷了。作者提出要改變中國當前的局面,必須引入西方社會的自由與法治,然後逐步改造中國社會,以清除社會主義的不合理。現代中國政府主張「改革開放」,在經濟上是採用市場經濟的模式,但政府本身仍然是相當保守的。倘若引入自由與法治,勢必引起民眾對「改朝換代」的訴求,然而因為經濟的開放,中國人民與西方社會接觸,自由法治的精神,已經潛移默化滲入中國人的腦海裡,六四運動就是人民對自由法治訴求的體現。中國政府也觀察到此等情況,於是不時會適當地加緊對人民的控制,以維持政權的穩定。
另外,作者還有論及台灣問題,作者是主張中國政府統一台灣的,但他並不是從愛國的觀點出發,而是從「利益」方面著眼。作者指出中國統一台灣,對於中國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台灣可以成為中國社會的楷模,不獨在經濟上,在政治上也會對中國有正面的影響。當然作者說的甚是,然而這不過是一個理想的情況罷了!中國政府要想統一台灣,並不容易,因為當中涉及的問題,不獨是利益或愛國的問題,台灣人害怕的是中國政府的壓迫,即使中國政府許下多少的承諾,也未能完全保證台灣人民的「安全」。此外,還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國共之間糾纏不清的恩怨,縱使統一後對中國政府的政治改革上有多大的利益,統一後台灣人民可以得到多少經濟利益,始終台灣與中國的統一,實非「益處」二字可以達成。
作者專長於哲學,所以講述有關政治的概念及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等,甚有條理,推論過程也寫得十分仔細,還會使用比喻的方法,化複雜為簡單,讓讀者閱讀時易於掌握。作者提醒了後學者,要深入探究中國的情況,不獨是研究外在的因素,中國的傳統文化情況,也是我們必須鑽研的項目。雖然本書寫於二十多年前,但作者所言的,仍然合於當前中國的局勢,可作為研究中國問題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