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6 04:21:09藍塚
《天安門的反思》書評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記者,他因赴京採訪首位台灣官員及戈爾巴喬夫訪問北京,而親眼目睹了民運的整個過程。書中,作者探討了六四事年的性質、起因及六四事件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影響。作者對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抱肯定的態度,他認為是人民對中國黨政府腐敗、追求民主的一次正義的行動,反之中國政府卻以無理和暴力的手段打壓人民,是不義之舉。作者分析了六四事件的成因:中共壟斷了全國的權力,國內缺乏了能制衡黨的力量;政府內部的腐化;鄧小平改革的失敗──政治改革的不徹底,再加上中國「老人政治」,最終造成悲劇的發生。
本書的作者尚能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剖析六四事件的情況,而且因為作者是一位記者,他運用了對新聞的觸覺,闡釋了事件的始末,再加上作者當時身處內地進行採訪,這無異增加了此本書的可觀性。然而筆者認為作者的分析,部分過於激情,一面倒的指斥中國政府的不是,不能顧及全面的討論。
作者提出六四運動的失敗,是由於中國當權者的強力鎮壓所致。筆者對此是沒有異議的,但這次民主運動的失敗,真的完全是因為中國政府所導致嗎?天安門事件的發始,是胡耀邦逝世,學生由最初悼念胡氏,發展至後來的愛國民主運動。一個沒有「預謀」的民主運動,縱使學生具有多麼高自律性,我們仍不難想像學生組織實難以在瞬間妥善起來,即使我們不認同學生是「烏合之眾」,但我們仍不能對他們有過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學生對中國政府天真的幻想,期待黨領導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再加上學生領導的稚嫩,英雄主義作粹,與政府官員談判的時候,難以取得優勢。無異當政者的壓逼直接使民主運動失敗了,但學生的表現不應該負上部分的責任嗎?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詳細論述學生的表現,這是本書的缺失所在。
《四.二六社論》中,中國政府把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繼而再升級定論為「反革命暴亂」。作者對此深惡痛絕,痛斥中國政府把學生愛國運動,誤斷為推翻共黨政權的暴亂,導致了學生後來過激的反應。天安門學生運動對於中國政府來說,的確是一個嚴峻的威脅,雖然學生叫喊的口號是「反貪污」、「反腐敗」等,是針對政府官員不當的行為,但政府憂心的是,學生高漲的情緒最後發展至推翻一黨專政的領導方式,這的確對政權有很大的威脅。中國政府把運動定性為「動亂」,甚至「反革命暴亂」,一方面是為了警告學生,一方面也是為保衛政權而作好準備,一旦學生有難以控制的現象出現,「動亂」和「暴亂」便成為鎮壓學生最好的理據。因此在扞衛政權的大前題下,不難理解中國政府對學生運動的反應。如果中國政府探用較溫和的手段,這不是間接肯定了學生對政府的指斥嗎?也不就等於承認政府內部的腐敗不堪嗎?最後也引發對中共統治的威脅。中國政府的保守派乘時而起,支持以強硬的手段來處理「學生問題」,不但可以保持黨政府的顏面,更可以保護政權。
筆者很認同作者分析六四事件發生的成因,一黨專政缺乏其他的聲音,使中共的統治走上權力腐化的道路,這當然引起群眾的不滿,危機也是一觸即發的。鄧小平對於經濟改革是持開放的態度,但對於政治的改革卻相反。中國在經濟改革上,取得空前的成就,而伴隨著經濟改革而來的,是西方的新思潮,人民對於政治改革的渴求,但由於為了保持執的優勢,為了緊握政權,中共的政治改革可說是舉步維艱的。鄧小平在位期間,也曾提出不少的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是表面的並沒有貫徹執行,中國政府仍然是以「人治」為主,所以根本沒有扭轉政府內部敗壞的情況。再加上,中國政府仍然有不少開國元老,他們的權力很大,影響力不小,對於政治改革多持保守的態度,甚至否定,無異對中國政治更新形成阻力。在種種阻塞下,政治改革當然不能順利推行,也無從推行,這加深了政權的腐化,最後結果就是群眾對此表示不滿,引發學生運動。
總括而言,本書多從單一角度去探索天安門事件,而欠缺了多角度的分析,但本書仍有一定的可讀性,因為作者敘述分析的脈絡很清晰,而且用辭也很簡單,這可能與作者的記者身分有關。讀者可視本書為研究六四事件的入門書籍,讀完本書後再進一步深入研讀學者的著作,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書的作者尚能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剖析六四事件的情況,而且因為作者是一位記者,他運用了對新聞的觸覺,闡釋了事件的始末,再加上作者當時身處內地進行採訪,這無異增加了此本書的可觀性。然而筆者認為作者的分析,部分過於激情,一面倒的指斥中國政府的不是,不能顧及全面的討論。
作者提出六四運動的失敗,是由於中國當權者的強力鎮壓所致。筆者對此是沒有異議的,但這次民主運動的失敗,真的完全是因為中國政府所導致嗎?天安門事件的發始,是胡耀邦逝世,學生由最初悼念胡氏,發展至後來的愛國民主運動。一個沒有「預謀」的民主運動,縱使學生具有多麼高自律性,我們仍不難想像學生組織實難以在瞬間妥善起來,即使我們不認同學生是「烏合之眾」,但我們仍不能對他們有過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學生對中國政府天真的幻想,期待黨領導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再加上學生領導的稚嫩,英雄主義作粹,與政府官員談判的時候,難以取得優勢。無異當政者的壓逼直接使民主運動失敗了,但學生的表現不應該負上部分的責任嗎?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詳細論述學生的表現,這是本書的缺失所在。
《四.二六社論》中,中國政府把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繼而再升級定論為「反革命暴亂」。作者對此深惡痛絕,痛斥中國政府把學生愛國運動,誤斷為推翻共黨政權的暴亂,導致了學生後來過激的反應。天安門學生運動對於中國政府來說,的確是一個嚴峻的威脅,雖然學生叫喊的口號是「反貪污」、「反腐敗」等,是針對政府官員不當的行為,但政府憂心的是,學生高漲的情緒最後發展至推翻一黨專政的領導方式,這的確對政權有很大的威脅。中國政府把運動定性為「動亂」,甚至「反革命暴亂」,一方面是為了警告學生,一方面也是為保衛政權而作好準備,一旦學生有難以控制的現象出現,「動亂」和「暴亂」便成為鎮壓學生最好的理據。因此在扞衛政權的大前題下,不難理解中國政府對學生運動的反應。如果中國政府探用較溫和的手段,這不是間接肯定了學生對政府的指斥嗎?也不就等於承認政府內部的腐敗不堪嗎?最後也引發對中共統治的威脅。中國政府的保守派乘時而起,支持以強硬的手段來處理「學生問題」,不但可以保持黨政府的顏面,更可以保護政權。
筆者很認同作者分析六四事件發生的成因,一黨專政缺乏其他的聲音,使中共的統治走上權力腐化的道路,這當然引起群眾的不滿,危機也是一觸即發的。鄧小平對於經濟改革是持開放的態度,但對於政治的改革卻相反。中國在經濟改革上,取得空前的成就,而伴隨著經濟改革而來的,是西方的新思潮,人民對於政治改革的渴求,但由於為了保持執的優勢,為了緊握政權,中共的政治改革可說是舉步維艱的。鄧小平在位期間,也曾提出不少的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是表面的並沒有貫徹執行,中國政府仍然是以「人治」為主,所以根本沒有扭轉政府內部敗壞的情況。再加上,中國政府仍然有不少開國元老,他們的權力很大,影響力不小,對於政治改革多持保守的態度,甚至否定,無異對中國政治更新形成阻力。在種種阻塞下,政治改革當然不能順利推行,也無從推行,這加深了政權的腐化,最後結果就是群眾對此表示不滿,引發學生運動。
總括而言,本書多從單一角度去探索天安門事件,而欠缺了多角度的分析,但本書仍有一定的可讀性,因為作者敘述分析的脈絡很清晰,而且用辭也很簡單,這可能與作者的記者身分有關。讀者可視本書為研究六四事件的入門書籍,讀完本書後再進一步深入研讀學者的著作,會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