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2 16:24:45mr.what

因時有感

這幾月來教書、念書的,算是很充實的日子。雖說如此,但我彷彿依舊持著一種憂心忡忡的心態,我的學生裡有國中生也有大學生,於我而言,這樣的教學對象實則在程度與教法上相差都極大。尤其是對中學生來說,大眾傳媒時時影響著他們的家庭,俗世價值不斷左右著這個傳統與現代糾葛著的文化命題,在國文教學上則將變得更加棘手。身為一個專業中文學習(研究)者,我們往往慨歎時代風氣遞變之遽,竟能到如此地步!

 

    我從過去便一直憂心於國文教育的呆板僵化,以及自大學以後就擔憂著的另一問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時代的被邊緣化及妖魔化。「出身中文系」在這個時代與社會中似乎是實實令人羞赧不堪的一件事情,但我卻永遠堅持著一種文化人該當有的傲骨,這當然不是目中無人與食古不化的傲骨,而是應當以熟諳文化內涵並有資格負擔文化傳承之責而感到自豪。今日的社會亂緣來自政治不安,而政治所以成為亂象,全可說是「意底牢結」的價值觀困結不通所致。而「臺灣」與「中國」二詞遂開始被這些意識型態的戰爭殺伐給順理成章地「無限上綱」。

 

    是故猶如散文作家張曉風所言:「中國」二字不啻為這一割裂的時代下,最髒醜污穢、最使人不屑聽之聞之的詞彙了!相反地,只有提到「臺灣」才能處處蓬蓽生輝,才能變得有價值、有精神、有目標。「愛臺灣」就像古代公案小說裡頭的尚方寶劍,御賜黃馬褂一般,頒出來就能讓死者得救還生,生者加官晉爵。然而,這卻不禁讓我想起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姐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來,這本是在形容楊貴妃得寵之後,楊國忠等親屬通通一躍而上身居要職了。簡單說來其實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今的「臺灣」二字倒像是忽然得寵的楊貴妃一般讓所有與她相關係的一切都「有質感」了起來,但那卻顯然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土地,不是單純的土親人親的對歷史與自我存在之認同,而搖身一變成為另一個強迫我們非愛不可,「愛之卻適足以害之」的,讓人無所遁逃的「臺灣」。所謂的「主體性」,不能被簡約成幾條概念或判準,它其實是每個生活在這土地上的人都具備的。

 

這幾年來當政者都力圖使臺灣成為亞太航空及海運的經貿中心樞紐,而臺灣的外匯與國際貿易自民國八十年之後也一向不輕易輸人。然而,這座美麗之島何以必須變成一座勢利的匆促的徬徨無措的資訊龐雜的紊亂之島?都市化ˋ資本化、金錢化與量化的粗糙手段,讓整個世界跟著數字化、速食化、疏離化。臺灣跟著美國走,美國跟著華爾街走,華爾街跟著次級房貸風暴走,於是全世界跟著破產、赤字與呆帳一直走。金融危機使人憂慮,但這卻也是重新喚醒人之自身有其「存在感」的好時機。因為凡事皆遵循物質文明帶來的安逸鬆懈其實就容易顯示出人對其生命本真探索的沒責任、沒擔當。

 

前一陣子的一項臺灣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經濟景氣度自去年底至今年都沒有大幅改善,但家庭和樂與融洽度卻較往年提昇,民眾的快樂感也並沒有隨景氣而降低。此項調查大概就顯示出人在存在處境的較為艱困下,對於情感價值的呵護與維持將更勝以往。就此來說對存在感的強烈關注,也就同時突顯出在情感價值上的經營與投注更加強烈了!

(悄悄話) 2011-03-05 1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