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8 04:05:56MR.7

奴隸的美感──談方力鈞

在台北美術館的方力鈞特展中,第一次見到他的作品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傷眼傷神的的觀看歷程


方力鈞喜歡將他個人的臉孔放入作品裡

畫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方力鈞這個光頭佬

而這大光頭呢,他在畫中的表情總是極盡浮誇的扭曲、表現

而一連數十來件的畫作、裝置藝術作品都是這樣的表現手法

對我來講,與其說這是數十來件作品,倒不如說這些全部是一件作品

據說,這些作品主要在表現當代中國社會的內在樣貌

而我會把這樣貌特徵這樣理解:

他表現出中國人多、但卻只有一種個性的慘狀

而且充滿了過度的自信,以至於每個色調、每個表情都是那樣的膨脹

這是一個精神上極端自我膨脹的作品

救這個層面來看,我認為方力鈞很精準的表達出中國人的當代面向

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否有這樣的自覺,

但無論如何,在這一方面他的技巧手法是厲害的。

但是我卻仍然覺得這樣的作品很傷神,怎麼說呢?


方力鈞的作品對我而言是充滿精神病徵兆的作品

他的確精準的表達出當代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靈缺陷

但這樣的表達是被動的、本能的

是一種類似無意識刺激後的產物

這就像看到裸女而勃起的自然反應,是一種「色情藝術」。


尼采曾將道德分成「主人的道德」與「奴隸的道德」

主人的道德感源自於自身對道德的追求

而奴隸的道德感,則是為了模仿主人所作的表演


如果將這樣的概念套用在美學上

我會說方力鈞的作品是一種「奴隸的美感」:

在經過中國近現代的政治社會風潮後

一種對政治社會的反動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然而這種反動卻是非常本能性、非常被動的

畫中的臉孔、色彩、拼貼是極度情緒化的表達方式

因而欠缺一種反省與沈澱

同時也因為他是單方面的情緒表達

所以他的作品無法提供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

相反地,他封閉住了觀者的視野

將觀者封鎖在一顆又一顆猙獰的表情之中


這種「奴隸的美感」所追求的不是美本身

而是反抗或再現情緒的假美感

他只是一種以美為名義的情緒表達工具而已

他就像那些精神病患畫筆下的作品一樣

看起來或許有力道

但那只是情緒抒發的管道、只是精神治療的工具而已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圖文影像創作」
西爾弗 2009-07-28 21:50:21

主人的
奴隸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