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理論的文學性
榮格的理論必須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姑且不論他的理論是否經得起實證科學的驗證,他的語言及文學技巧,仍然能在療癒的層面上發揮極大的功效。換句話說,榮格的理論是否是「真理」那是一回事,而他的理論能否感動人、影響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論斷他的理論是否為真,那是極其遙遠且困難的。而他的理論是何以被人接受、被人感動、乃至被人鄙夷、唾棄,對我來說,這是比較親切且實際的問題。
在真的層面無以置喙的情形下,從美的角度做切入,我想是適切的。因此,我試著以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待榮格的理論,儘管他的語言總是有意無意的使用(仿?)學術性的行文風格,但誰說這種文章不能是一種風格,不能具有文學的質地呢?
那麼,榮格的作品裡,究竟是何處具有文學的質地呢?
(嬰兒的眼光和我們的確不一樣,雖然我們都當過嬰兒)
首先我要提出的是俄國形式主義的「陌生化」理論。
我想這些經驗是大家都有的:我們渾渾噩噩的走在街上,腦中若有所思,但卻也無法明確地說出自己在想什麼東西。而路上的一景一物,與我們擦肩而過的路人,我們看到了,也很快的遺失了。 我們彼此穿越彼此,卻似乎誰也與我們沒有關係。
陌生化理論,便是希望能擺脫這樣渾渾噩噩的狀態。形式主義者認為文學必須透過文字,將事物「陌生化」。我們的眼光不再如老人一般,帶著陳舊的心靈看待世界,彷彿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一切都理所當然。透過陌生化,我們對事物的感知,彷彿小嬰兒乍見世界一般,一切都是新鮮的、珍貴的、獨一無二的。
榮格於此的貢獻在於,他將我們心靈予以陌生化,並且相較於一般的心理學家,他的文字運用高明許多。他提出的理論並非是抽象的,而是充滿形象的,這點便是陌生化的體現。無論是陰影 / 面具理論、阿尼瑪 / 阿妮姆斯等理論,他都用了許多具體形象來描述。
就此來說,榮格理論相較於其他心理學理論,他顯得親切許多,易於給人接受。這種接受,不單單指智識上的接受,而是透過文學性的語言,讓我們有機會反身觀看自身的心靈,將讀者拋擲至自身的心理處境。於此,榮格理論的重要之處不在於他的內容提出了什麼結論,而是他文字表達過程,其所展現的文學性讓我們進入了一種心靈的氛圍,這便是心靈陌生化的作用。
(費里尼的電影充滿了榮格的元素)
除了意象表達的技巧之外,一個文藝作品如何運用創意來組織他的結構也是重要的,而這也可算是陌生化的方式之一。
這裡我要引介的巴赫汀的小說理論。
在巴赫汀的看法裡,小說他能引進各式各樣不同的語言,無論是雅的、俗的,上層的或下層的語言。小說於是就別於「大說」。所謂「大說」就是宏大的敘事,他可以是一個崇高至上的宗教語言,也可以是啟蒙主義以來的理性論述。於是乎,語言就能具有創新的味道,突破傳統單一的獨白,而表現出眾聲喧嘩、家年華式的活力。而這種活力,就是創意、就是創造。
以此來看,榮格的作品幾乎等同於是小說作品了。在榮格的《基督教時代》一書裡,榮格引進了占星術、鍊金術、諾斯底思想。這些東西在歐洲長久以來都是非主流、或是檯面下的文化,和所謂的主流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啟蒙思想)都是不甚對盤的。
而榮格的作品,重點也不在於他的理論是真是假,即便他引進了許多被視為是非理性、異教的文化論述,但這都不影響他的作品所具有文學性質。相反地,正是引進了這些非傳統主流的語彙,使的他的著述並不只是單純死板的學術語言,而具有文學上的創造力。榮格的作品也正是透過這樣的創造力引起讀者的共鳴。而透過非主流文化的引進,生活於傳統文化的我們便有機會反省自身的處境,這也就達成了陌生化的功能。
(威尼斯狂歡節)
或許有人會問,榮格的理論具有如此的文學性,那麼許多人一定會問,榮格的理論是虛構的嗎?
儘管我關注的焦點在於榮格理論如何影響人,而非他的理論是真是假,但在這裡我的立場是:小說或者語言,並無法帶領人們掌握真理、掌握全體。
但是透夠文學,我們被拋擲到這個世界裡,並在這個世界裡體驗、生活。就像聽到了一首歌、看見了一首詩、一齣電影,我們的心被觸動了,然後我們對自身的世界與生活有了新的視野與情感。
榮格的文字,儘管讀者無法也不可能掌握到心靈的全部,但是讀者卻因此得以面對自身的心靈世界,並學習如何在意識與無意識橫流的世界裡去體驗生活的種種,與之共處。
就這個層面來看,我們無法掌握整體,但我們卻參與了整體。就像狂歡節一樣,裡頭沒有表演或觀賞的人,我們都是狂歡慶典中的一分子,參與其中,並沉浸於裡頭。
說的真好~
榮格的論說親切許多
感覺貼近生活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