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2 21:13:23 石頭樹

盤養

個人認為玉器的迷人之處,應在於享受盤養的過程及盤養過後的變化,

盤養過後的玉質,所呈現溫潤內斂質感才是吸引人的地方。

這個珊瑚玉雕件的繩結是用今年一月份買回來的酒桶玉髓珠子編的,

繩尾兩顆橘紅色的是新疆的老黃玉,養過後質地變得也細緻無顆粒感了。

 

 

當時買到時的光澤是來自於抛光所呈現的玻璃光,

 

 

 

和配戴約一個月後,珠子的表現有明顯的不同,看得出差別嗎?

中間的玉髓圓珠是用震桶打霧,再經盤養呈現的仿古感。

 

 

 

這塊珊瑚玉瓜果也跟著戴在身上約一個月,

和同一塊料所雕好但沒有把玩過的金魚放在一起做比較,

兩者的質感和溫潤是完全不同的,

金魚掛件的光,是玉石本身的質料條件好所散發出的玻璃光,

瓜果經過盤養過後所呈現的"味道",我喜歡用"人味"來形它~~

 

 

 

下面這串較大顆的玉髓酒桶珠,是上個月買回的條珠自己編的,

在身上也才戴了約兩星期左右,拿來和沒有編繩的條珠比較,

呈現幾乎是不同的質色!

 

 

 

當然!玉石必須具備有一定以上的條件,才能經由盤養加分,

盤養可以讓質好的玉器變得溫潤、通透、顯色等的原因,

是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的,

玉石結構具有一定的晶格,只有差在大小,肉眼是否可見?

以緬甸玉的等級區分標準來說就是"種地"

玻璃種、冰種的種地為何能像玻璃或冰塊一樣通透,

就是因為結晶顆粒非常的細緻,

光線不會因為晶格間的空隙折射,可以直接通過,

讓人的視覺產生通透的效果。

在緬甸玉的業內有一流傳己久的"做弊"手法叫做"川蠟",

川蠟即是透過高溫溶解固態蠟,讓透明的蠟溶液,

可以滲入並填滿玉石的細裂痕及晶格空隙中,

這樣也就能讓光線不會因為有空隙造成折射,進而讓商品呈現比原來好的種地,

也就能有更好的賣價。

對於雕件抛光的工序不足或是技術不佳,川蠟也是常見的做弊手法。

 

 

西海岸玉石大多由於細裂多,抛光不耐熱,對於抛光工序偷工的雕件也常見川蠟手法,

在轉折處角落用刀片或針尖一刮就能看到白色的蠟粉。

 

 

 


 

一旦用蠟封了這些空隙後,時間一久蠟會氧化,作弊的還是會現形,

而且封了蠟,人為的盤養也盤不進去了.....

 

 

而玉髓為隠晶質,顧名思義即是結晶很小,肉眼不可見,必須依賴顯微鏡才能看得到,

更不需要"川蠟"這樣的作弊手法,

玉髓類的產量大,如果成品有細裂、抛光技術不良的狀況,

就直接丟了吧!或是多花點錢換個技術好點的抛光師,

否則根本沒有商業上保留的價值(紀念性質不在討論範圍)。

質好的玉器是不需要靠任何的"優化"技巧去加分的,

簡單如玉髓類的成品,花點精神花點小錢,

去找一個本質上無瑕疪的成品,

剩下的,就靠主人的耐心和時間去印証它的美吧!!!

 

GELEETX 2013-08-26 06:01:43

(悄悄話) 2013-06-17 23:02:17
(悄悄話) 2013-06-14 22: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