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7 02:33:02蘋果樹下的橘子
【果園小覷】談經濟談經濟...
To ALL:
當此局面,除了參與靜坐外。與其控訴政府無能運用適當人才,將環境轉化為適合投資與對內善用的環境此等國人憤怒與不願回首陳述痛疾,看看這幾則經濟相關消息。
我分成三個部份,並在三份後面稍作建議與個人見解。
文章比往常要長很多,但現在最急切的問題在於經濟,論述匯集在同一篇文章當中,所以要請各位看倌稍微耐心看完。
如能引發爲環境探討整體經濟脈動的方向與催督執政投資預算與著重鼓勵的方向,那這篇文章就不致白費心力。
謹將自己先前的記憶稍作濃縮,提供給各位一些見解,希望能多少石投湖中泛起些微漣漪,讓經濟議題也能夠因國人相互間的鼓勵而喚起醒意識,共同自主的鼓勵這個環境重新更生止損,不致因政策性因素造成過度崩垮。
───BY 荒山果園2006.09.07凌晨
====================================================================
2006.09.06 今日晚報
福建對台經貿釋利多,開放金融拉攏台商
【時報-記者李書良台北報導】
福建省政府在最近推出的「十一五」閩台產業對接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將加大對台資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如設備廠房等擔保品抵押、對台小額貿易金融兌換、開放台灣金融業投資等,藉由開放金融拉攏台商前來投資的心態頗為明顯。
福建最近推出的「十一五」閩台產業對接專項規劃及其實施意見中,提到要加強對台商的金融支持力度。
***** *****
2006.09.06 今日晚報
外匯存底世界第一 中國貨幣政策承受壓力
中央社
到今年七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達到九千五百四十五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但是據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英麗分析,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過多的外匯儲備反而會帶來隱憂。
香港「大公報」今天引述潘英麗的話說,過多外匯儲備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自主性造成壓力,形成貨幣供應量和銀行信貸的擴張,從而導致通貨膨脹。
潘英麗分析,去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兩千零九十億美元,今年前七個月又新增一千三百五十六億美元,依此估算,每年至少因此有人民幣一兆六千億元的基礎貨幣流入市場。
她說,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沖銷政策效率越來越低,利息成本又不斷增加,結果將導致中國國內貨幣流動性增加,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失控和投資泡沫化,最後可能造成通貨膨脹。
同時,由於美國的貿易逆差已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美元面臨貶值的風險,而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又有約七成多是美元資產,一旦美元大幅貶值,中國勢將遭受巨大損失。
潘英麗還指出,貿易順差劇增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升值壓力,這又導致國際熱錢流入,使得中國的外匯儲備繼續升高。
***** ******
2006.09.06 今日晚報
官員預測:中國對外投資五年內增加一倍以上
中央社
中國商務部對外合作司副司長鄭超預估,今年到二零一零年的「十一五」規劃期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淨額將新增約六百億美元。這代表中國對外投資總額將在去年底的基礎上增加一倍以上。
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鄭超是在內蒙古出席「亞洲太平洋法律協會商貿法國際研討會」時,提出這項預估。
他指出,「十一五」規劃期間是中國推動「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機遇期,因為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面臨較好的國內外環境。
在中國內部,目前經濟總量、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和外匯儲備都位居世界前列,鼓勵對外投資的政策也將更加完善。在國際因素方面,世界經濟整體處於上升期,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跨國轉移進程也在加快,這都為中國的對外投資提供機會。
中國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稍早公佈的一份關於對外直接投資的統計公報指出,到去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達到五百七十二億美元,僅二零零五年就超過一百億美元。
****** *******
2006.09.06 今日晚報
標準普爾:亞洲政府債務升高 令人擔憂
中央社
評級公司標準普爾發表的「亞洲一九九七年回顧」系列報告指出,由於區域銀行體系更能應付可能發生的危機,類似一九九七年打擊亞洲的金融機構不太可能出現,但亞洲政府債務增加卻令人擔憂。
標準普爾信貸評級分析師曾永興表示,與一九九七年的情形不同,亞洲地區的公司目前承受外債風險較低,防範外匯風險的避險對沖規模也更係,各國持有充足外匯準備,對外償還實力提高,但值得擔憂的還是各國政府舉債上升,企業負債也上升。
這份報告檢視二零零五年九個體系風險因素,包括銀行系統結構、政府債務、國際儲備,及與一九九六年局面的比較。有關研究涵蓋亞洲台灣、中國、香港、印尼、印度、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十個經濟體。
標準普爾信貸評級分析師周彬先前也對中央社表示,在台灣政治環境尚未穩定之下,政府債務上升和金融改革等問題無法改善與推動,長期下去將影響台灣的評等。
標準普爾指出,雖然部份國家還未恢復到危機前的信貸實力,但亞洲銀行體系從一九九七年以來,體質已經加強。
周彬表示,亞洲銀行體系現在有更多的監管措施,資產素質也提高,也有更多整合,目前有能力應付潛在的不利經濟因素。
但是,標準普爾的測試顯示,那些利率較低、國內生產毛額顯著依賴出口,及高禽流感爆發風險的經濟體,在碰到危機時,不良資產將會大幅增加。
****** *******
2006.09.06 中國時報
危險 困難 髒亂產業 擴大開放引進外勞
江睿智、王莫昀/台北報導
為提振國內投資,行政院今(六)日可望通過三年衝刺計畫。其中針對產業發展方面,主要內容包括:勞委會將定期定量引進外勞給「三K產業」及24小時輪班產業,行政院開發基金匡列二百億元額度用以投資傳統產業20%股權,預估帶動一千億元傳產投資。
此外,為排除重大投資案在地方上遭遇的阻礙,並鼓勵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行政院將與地方政府組成協調機制,並考慮運用統籌分配款作為誘因,即配合投資的地方政府,可望獲得較多統籌分配款。
200億開發基金 投資傳產
行政院擬定的三年衝刺計畫,經濟部主管產業發展部分,為排除投資障礙,經濟部係從土地、資金、勞動力,及跨部會、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機制方面著手。
在協助業者取得土地方面,主要在降低土地取得成本。包括國有土地租金將由目前「三免五減半」(前三年免租金,第四年起的五年內租金減半),進一步優惠為「四免六減半」。
擴大實施工業區土地「00六六八八方案」。該方案原訂年底到期,展延至97年底。目前匡列額度有三百億元,現已執行170億元,換言之,還有130億元額度可用,若再加計展延至97年底,行政院另將匡列二百億元,合計至少有330億元可供執行00六六八八方案。
信保基金保證成數 升至7成
依經濟部針對製造業進行缺工調查顯示,目前製造業缺人率為2.8%,缺工人數約為3萬7000人;其中,以三K(即髒亂、困難、危險的產業)及29人以下企業缺工率都超過4%,最為顯著。為解決缺工,經濟部建議勞委會定期定量引進外勞給三K及24小時輪班產業。
資金方面,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對資本支出保證成數將由目前五成提高七成。行政院開發基金匡列二百億元額度,投資傳統產業20%股權,預估帶動一千億元傳統產業投資計畫。
****** *******
2006.09.06 中國時報
兩岸投資優劣 企業用錢投票
陳一姍
行政院將在今日宣布大投資利多,昨日經濟學人信息部發表的全球外資預測報告,台灣卻在四小龍裡敬陪末座,外資大舉進軍大陸市場,卻冷落台灣的現象,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無形中澆了行政院一盆冷水。
主計處日前發布上半年民間投資率為負成長,外資與本國投資人用錢投票,台灣的投資環境已經到了必須做更大的開放,才能有突破的時候。
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的報告,有兩大重點,第一,未來五年已開發國家間的跨國購併,將成為外人投資的大宗。第二,未來五年,儘管開發中國家吸金速度減慢,但中國依舊是全球吸金前三名,與印度差了五十倍。
橫著看,豎著看,在全球化勢力裡,中國都是不可忽視的要角。台灣卻長期不能打通任督二脈,全球化金流到台灣自然中斷,台灣對於外資吸引力大降。
專精國際購併的律師發現,過去兩年,原本希望透過投資台灣企業,轉進大陸的外商,只要一聽到大陸投資上限40%就自動告饒,在得知這個議題是鐵板一塊之後,外商往往自動跳過台灣,直接到大陸投資。
在外交與經濟環境面,美國在台協會或美國商會報告都直指,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不能有所突破,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並不符合美方效益。而唯有突破美國這一關,新加坡、東南亞、日本,一些與台灣實質經貿關係的夥伴才有可能,台灣才不會邊緣化。
事實上,在EIU報告中有一個評比,台灣的投資環境在全球國家中排名二十,勝過南韓。這也顯示,台灣有其基本不錯的條件,但要消除低迷的投資信心,打破低落的投資,台灣必須要在兩岸經貿政策上的戰略面與大格局做更大的突破。否則,政府再多搞一些流血補貼的獎勵投資計畫,成效也有限。
2006.09.06 中國時報
危險 困難 髒亂產業 擴大開放引進外勞
江睿智、王莫昀/台北報導
為提振國內投資,行政院今(六)日可望通過三年衝刺計畫。其中針對產業發展方面,主要內容包括:勞委會將定期定量引進外勞給「三K產業」及24小時輪班產業,行政院開發基金匡列二百億元額度用以投資傳統產業20%股權,預估帶動一千億元傳產投資。
此外,為排除重大投資案在地方上遭遇的阻礙,並鼓勵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行政院將與地方政府組成協調機制,並考慮運用統籌分配款作為誘因,即配合投資的地方政府,可望獲得較多統籌分配款。
200億開發基金 投資傳產
行政院擬定的三年衝刺計畫,經濟部主管產業發展部分,為排除投資障礙,經濟部係從土地、資金、勞動力,及跨部會、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機制方面著手。
在協助業者取得土地方面,主要在降低土地取得成本。包括國有土地租金將由目前「三免五減半」(前三年免租金,第四年起的五年內租金減半),進一步優惠為「四免六減半」。
擴大實施工業區土地「00六六八八方案」。該方案原訂年底到期,展延至97年底。目前匡列額度有三百億元,現已執行170億元,換言之,還有130億元額度可用,若再加計展延至97年底,行政院另將匡列二百億元,合計至少有330億元可供執行00六六八八方案。
信保基金保證成數 升至7成
依經濟部針對製造業進行缺工調查顯示,目前製造業缺人率為2.8%,缺工人數約為3萬7000人;其中,以三K(即髒亂、困難、危險的產業)及29人以下企業缺工率都超過4%,最為顯著。為解決缺工,經濟部建議勞委會定期定量引進外勞給三K及24小時輪班產業。
資金方面,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對資本支出保證成數將由目前五成提高七成。行政院開發基金匡列二百億元額度,投資傳統產業20%股權,預估帶動一千億元傳統產業投資計畫。
****** *******
2006.09.06 中國時報
兩岸投資優劣 企業用錢投票
陳一姍
行政院將在今日宣布大投資利多,昨日經濟學人信息部發表的全球外資預測報告,台灣卻在四小龍裡敬陪末座,外資大舉進軍大陸市場,卻冷落台灣的現象,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無形中澆了行政院一盆冷水。
主計處日前發布上半年民間投資率為負成長,外資與本國投資人用錢投票,台灣的投資環境已經到了必須做更大的開放,才能有突破的時候。
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的報告,有兩大重點,第一,未來五年已開發國家間的跨國購併,將成為外人投資的大宗。第二,未來五年,儘管開發中國家吸金速度減慢,但中國依舊是全球吸金前三名,與印度差了五十倍。
橫著看,豎著看,在全球化勢力裡,中國都是不可忽視的要角。台灣卻長期不能打通任督二脈,全球化金流到台灣自然中斷,台灣對於外資吸引力大降。
專精國際購併的律師發現,過去兩年,原本希望透過投資台灣企業,轉進大陸的外商,只要一聽到大陸投資上限40%就自動告饒,在得知這個議題是鐵板一塊之後,外商往往自動跳過台灣,直接到大陸投資。
在外交與經濟環境面,美國在台協會或美國商會報告都直指,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不能有所突破,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並不符合美方效益。而唯有突破美國這一關,新加坡、東南亞、日本,一些與台灣實質經貿關係的夥伴才有可能,台灣才不會邊緣化。
事實上,在EIU報告中有一個評比,台灣的投資環境在全球國家中排名二十,勝過南韓。這也顯示,台灣有其基本不錯的條件,但要消除低迷的投資信心,打破低落的投資,台灣必須要在兩岸經貿政策上的戰略面與大格局做更大的突破。否則,政府再多搞一些流血補貼的獎勵投資計畫,成效也有限。
******* *******
2006.09.06 工商時報
國際信評看台灣金融業:還有什麼比現在更糟
陳碧芬/台北報導
惠譽信評昨天指出,台灣銀行今年本業平均投資報酬率,絕對不會超過去年的○.四%,市場上仍然繼續殺低長期利率,資本適足率偏低成為常態,很快地房貸業務將繼消金之後,成為最大的潛在風險來源。
標準普爾認為,殺價是台灣銀行業的致命傷,若要期待未來能有較好的評等,公司治理是台灣銀行業的一大要務。「或許韓國LG銀行的倒閉經驗,台灣應該嚐嚐」,外國分析師們認為,台灣的政府對銀行業保護的太好,或許防止災難發生,卻也失去浴火鳳凰的良機。
惠譽信評昨天報告指出,台灣銀行業目前處於嚴峻的經營環境,其中過度分散的金融市場及平坦的殖利率曲線,持續地壓縮銀行業利差。台灣銀行業者正面臨國內放款不易的困境,近二年無擔保消費金融貸款引爆的信用危機,反應出業者的資金無去可去;而今游資再轉往溫和復甦的房地產。
「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的成數逼近百分之百」,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指出,市場上出現很多首年利率低於二%的商品,房貸平均成數約八成,但業者為了搶客戶,主動提供九成、或十足的貸款成數,一旦房地產市場反轉,恐怕不足以彌補可能浮現呆帳損失,是令一項令人擔憂的潛在風險。
銀行激烈競爭,狠殺利率到谷底,國際信評機構認為,如今受傷的不只是銀行業,連到海外籌資的台灣企業,都會面臨被加碼的不平等要求,且台灣的金融監理威權也會被挑戰。
標準普爾分析師徐段德在報告指出,台灣民營企業十年來的財務桿槓幾乎沒有成長,內部投資動能還偏弱,加上政府赤字加重,台灣主權評等有可能會下降,對企業海外發債都是額外的成本負擔。
李信佳指出,政府監理機構對體質偏弱的金融構構,不願積極介入嚴重資本不足的銀行,反而採取寬容的監理態度、多方予以協助,「這會使業者淪入道德危機」,就國際的角度,援助銀行的政府基金,如金融重建基金的退場是必要,甚至祭出更嚴厲的方法,挑戰「不讓銀行倒閉的政策」。徐段德建議以亞洲各銀行業為參考,加強公司的治理,提高資產質量,更積極推動合併,都可以提高銀行業抵抗潛在經濟危機的能力。
在國際機構眼中,台灣銀行業似乎停格了十年。惠譽信評昨天表示,時間價值沒有反應在市場利率上,放款利率沒動、銀行獲利成長線也平躺,十年來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灣游資四流。標準普爾認為,往海外發展是台灣銀行業擴大利潤主要空間。
「利差問題,未來一、兩年都不可能解決」,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昨天指出,以十年期公債的利率走勢觀察,在台灣長期走低,呈現平坦的殖利率,日前收盤的利率跌到一.九%,反應出市場上的資金過剩,利率才拉不上去。
由於央行將於九月底再次召開理監事會議,是否要繼續升息,成為此次會議的主要爭議,就物價穩定及資金寬鬆需求,市場看法傾向不升息。李信佳認為,即使央行再升息,類似政策的介入利率波動,也只有短期效果,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是無法改變的。
據國際信評機構分析,台灣資本需求與生產面,因製造業大量外移中國大陸,兩岸政策卻限制資金移動,而出現脫勾現象,造成本地資金無用論、大陸獲利不能匯回的怪異現象。
昨天同時發表銀行業報告的標準普爾,則認為台灣如今情況已較過去好些了,標準普爾昨天是以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為基準,認為亞洲目前的銀行體系,會更有能力承受可能出現的不利經濟情形。標準普爾國家主權、公共產業暨金融機構評等亞洲區負責人周彬認為,亞洲各國都持有更加充足的外匯儲備,對外清償實力提高,台灣銀行業擴展海外市場,面對的風險較之降低,即使現在中國大陸去不了,過些年困難就化解了。
+++++++++++++++++++++++++++++++++++++++++++++++++++++++++++++++++++
+++++++++++++++++++++++++++++++++++++++++++++++++++++++++++++++++++
◎◎◎ 台長云 ◎◎◎:
1.「有什麼比現在的景況更糟的嗎?」,今天姑且不論樂觀還是悲觀,但是,有哪個政府會將國家打回工業時期代工時代(上面「增加外勞」那篇)、不求進步反倒喜歡將政策倒退、減縮經濟空間、騰空預算、加速整體經濟投資環境敗壞、留不住企業,而將問題爲了”安撫”黎民(其實是「魚民/愚民」政策),全數推給世界整體經濟環境敗壞的緣故,而放著任由國內經濟很可能在經濟泡沫化後,加速演變成通貨膨脹?
2.明年的經濟預算已調縮減,但其實是將預算調至國防方面嗎?恐怕並非如此,而是將預算部份全數調整減縮,不敢鼓勵企業發展或金融業前往其他各國打造我國金融環境與資金回流投資。
3.旺旺企業今天上了頭條,宜蘭食品資本額從四億多刪減成一仟多萬,根本已經是完全根除台灣的情形。 你政府若打算拼經濟,爲何不動用各界人才共同將這個環境維護起來真正做到你們口頭在媒體上發出的輿論「共體時艱」,而仍舊停留在口號意識形態中,排擠國人也就罷了,讓人有家歸不得,甚至憤而離去拔除根基後,連回首都難? 旺旺的離去是相當重要的指標,一個原本能代表鄉土的企業形象,如今也拔除台灣投資環境,就表示這裡的投資空間並不友善,而不只是國內消費環境與荷包薪水縮減如此簡單的因素。 你政府,認真且深思熟慮的思考過這些,而想真正與國內人才匯聚,擬訂一長遠的深耕計畫而非炒短線或停留在表面假象當中的經濟計劃與預算鼓勵企業主留下共同打拼改善環境嗎? 還是要等到即使你已擬定出一定的投資環境計畫後,人家已經不願意留下,而你還道他人無情無祖國觀(舊話一說「商人無祖國」,但其實撇開來談,事實真是這樣嗎?),將問題又歸回給平民百姓,而非帶頭有權擬定政策的執政者?
4.當金融投資業,在前部長陳唐山一句斥新加坡事件「頗LP」的瞎話過後,整體金融是否能移至海外投資,國內從先前原有展開討論金融延伸海外與對岸投資,到後來的龜縮與打回票的情景。如今是否有其他的部門,或是仍舊要國人對政府抱持空有的期望,而讓「重振經濟」成爲泡沫幻影? 而國人自救是否也能從後推動整體國家經濟及政府這個大機器,願意主動的參與運作協調各部門,共同發跡、重振國內市場,而非墮落退化到工業社會,再次淪為代工國家?
5.當一個環境民間興起自救,有兩則意義與危機:(1)環境已經到極限,政府不鼓勵投資也不願改善利我利他且一安心可信的投資環境,形成一惡性循環的情況下,因為愛護這個國家,爲了繼續留在國內,不得不與大家共同打拼;(2)賭注,在整體環境惡化明顯眼前短期間無任何可改善的政策計劃與可見希望的空間,爲長期投資經營的歷年經驗與不願割捨,繼續待下願意與國人共體時艱努力奮鬥的賭注。 你政府,如今是否願意好好珍惜這批紅頂及大小企業等業主,願意下定決心、任用人才、破除偏見,花錢鼓勵投資環境、改善國家趨勢與競爭力? 這...應該不是百姓說什麼就能算,也不是幾句上了台就先改改正名運動,勞民傷財卻任平民間找來幾台牛車來拖,也拖不動你政府主動積極的熱衷經濟政策,改掉治標捨本逐末的六年惡習。
(這,該怪誰? 統媒還是中共同路人,或是在野黨還是發出反對聲音的民眾?)
※請繼續往下看。
=====================================================================
2006.09.06 工商時報
國際信評看台灣金融業:還有什麼比現在更糟
陳碧芬/台北報導
惠譽信評昨天指出,台灣銀行今年本業平均投資報酬率,絕對不會超過去年的○.四%,市場上仍然繼續殺低長期利率,資本適足率偏低成為常態,很快地房貸業務將繼消金之後,成為最大的潛在風險來源。
標準普爾認為,殺價是台灣銀行業的致命傷,若要期待未來能有較好的評等,公司治理是台灣銀行業的一大要務。「或許韓國LG銀行的倒閉經驗,台灣應該嚐嚐」,外國分析師們認為,台灣的政府對銀行業保護的太好,或許防止災難發生,卻也失去浴火鳳凰的良機。
惠譽信評昨天報告指出,台灣銀行業目前處於嚴峻的經營環境,其中過度分散的金融市場及平坦的殖利率曲線,持續地壓縮銀行業利差。台灣銀行業者正面臨國內放款不易的困境,近二年無擔保消費金融貸款引爆的信用危機,反應出業者的資金無去可去;而今游資再轉往溫和復甦的房地產。
「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的成數逼近百分之百」,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指出,市場上出現很多首年利率低於二%的商品,房貸平均成數約八成,但業者為了搶客戶,主動提供九成、或十足的貸款成數,一旦房地產市場反轉,恐怕不足以彌補可能浮現呆帳損失,是令一項令人擔憂的潛在風險。
銀行激烈競爭,狠殺利率到谷底,國際信評機構認為,如今受傷的不只是銀行業,連到海外籌資的台灣企業,都會面臨被加碼的不平等要求,且台灣的金融監理威權也會被挑戰。
標準普爾分析師徐段德在報告指出,台灣民營企業十年來的財務桿槓幾乎沒有成長,內部投資動能還偏弱,加上政府赤字加重,台灣主權評等有可能會下降,對企業海外發債都是額外的成本負擔。
李信佳指出,政府監理機構對體質偏弱的金融構構,不願積極介入嚴重資本不足的銀行,反而採取寬容的監理態度、多方予以協助,「這會使業者淪入道德危機」,就國際的角度,援助銀行的政府基金,如金融重建基金的退場是必要,甚至祭出更嚴厲的方法,挑戰「不讓銀行倒閉的政策」。徐段德建議以亞洲各銀行業為參考,加強公司的治理,提高資產質量,更積極推動合併,都可以提高銀行業抵抗潛在經濟危機的能力。
在國際機構眼中,台灣銀行業似乎停格了十年。惠譽信評昨天表示,時間價值沒有反應在市場利率上,放款利率沒動、銀行獲利成長線也平躺,十年來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灣游資四流。標準普爾認為,往海外發展是台灣銀行業擴大利潤主要空間。
「利差問題,未來一、兩年都不可能解決」,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昨天指出,以十年期公債的利率走勢觀察,在台灣長期走低,呈現平坦的殖利率,日前收盤的利率跌到一.九%,反應出市場上的資金過剩,利率才拉不上去。
由於央行將於九月底再次召開理監事會議,是否要繼續升息,成為此次會議的主要爭議,就物價穩定及資金寬鬆需求,市場看法傾向不升息。李信佳認為,即使央行再升息,類似政策的介入利率波動,也只有短期效果,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是無法改變的。
據國際信評機構分析,台灣資本需求與生產面,因製造業大量外移中國大陸,兩岸政策卻限制資金移動,而出現脫勾現象,造成本地資金無用論、大陸獲利不能匯回的怪異現象。
昨天同時發表銀行業報告的標準普爾,則認為台灣如今情況已較過去好些了,標準普爾昨天是以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為基準,認為亞洲目前的銀行體系,會更有能力承受可能出現的不利經濟情形。標準普爾國家主權、公共產業暨金融機構評等亞洲區負責人周彬認為,亞洲各國都持有更加充足的外匯儲備,對外清償實力提高,台灣銀行業擴展海外市場,面對的風險較之降低,即使現在中國大陸去不了,過些年困難就化解了。
+++++++++++++++++++++++++++++++++++++++++++++++++++++++++++++++++++
+++++++++++++++++++++++++++++++++++++++++++++++++++++++++++++++++++
◎◎◎ 台長云 ◎◎◎:
1.「有什麼比現在的景況更糟的嗎?」,今天姑且不論樂觀還是悲觀,但是,有哪個政府會將國家打回工業時期代工時代(上面「增加外勞」那篇)、不求進步反倒喜歡將政策倒退、減縮經濟空間、騰空預算、加速整體經濟投資環境敗壞、留不住企業,而將問題爲了”安撫”黎民(其實是「魚民/愚民」政策),全數推給世界整體經濟環境敗壞的緣故,而放著任由國內經濟很可能在經濟泡沫化後,加速演變成通貨膨脹?
2.明年的經濟預算已調縮減,但其實是將預算調至國防方面嗎?恐怕並非如此,而是將預算部份全數調整減縮,不敢鼓勵企業發展或金融業前往其他各國打造我國金融環境與資金回流投資。
3.旺旺企業今天上了頭條,宜蘭食品資本額從四億多刪減成一仟多萬,根本已經是完全根除台灣的情形。 你政府若打算拼經濟,爲何不動用各界人才共同將這個環境維護起來真正做到你們口頭在媒體上發出的輿論「共體時艱」,而仍舊停留在口號意識形態中,排擠國人也就罷了,讓人有家歸不得,甚至憤而離去拔除根基後,連回首都難? 旺旺的離去是相當重要的指標,一個原本能代表鄉土的企業形象,如今也拔除台灣投資環境,就表示這裡的投資空間並不友善,而不只是國內消費環境與荷包薪水縮減如此簡單的因素。 你政府,認真且深思熟慮的思考過這些,而想真正與國內人才匯聚,擬訂一長遠的深耕計畫而非炒短線或停留在表面假象當中的經濟計劃與預算鼓勵企業主留下共同打拼改善環境嗎? 還是要等到即使你已擬定出一定的投資環境計畫後,人家已經不願意留下,而你還道他人無情無祖國觀(舊話一說「商人無祖國」,但其實撇開來談,事實真是這樣嗎?),將問題又歸回給平民百姓,而非帶頭有權擬定政策的執政者?
4.當金融投資業,在前部長陳唐山一句斥新加坡事件「頗LP」的瞎話過後,整體金融是否能移至海外投資,國內從先前原有展開討論金融延伸海外與對岸投資,到後來的龜縮與打回票的情景。如今是否有其他的部門,或是仍舊要國人對政府抱持空有的期望,而讓「重振經濟」成爲泡沫幻影? 而國人自救是否也能從後推動整體國家經濟及政府這個大機器,願意主動的參與運作協調各部門,共同發跡、重振國內市場,而非墮落退化到工業社會,再次淪為代工國家?
5.當一個環境民間興起自救,有兩則意義與危機:(1)環境已經到極限,政府不鼓勵投資也不願改善利我利他且一安心可信的投資環境,形成一惡性循環的情況下,因為愛護這個國家,爲了繼續留在國內,不得不與大家共同打拼;(2)賭注,在整體環境惡化明顯眼前短期間無任何可改善的政策計劃與可見希望的空間,爲長期投資經營的歷年經驗與不願割捨,繼續待下願意與國人共體時艱努力奮鬥的賭注。 你政府,如今是否願意好好珍惜這批紅頂及大小企業等業主,願意下定決心、任用人才、破除偏見,花錢鼓勵投資環境、改善國家趨勢與競爭力? 這...應該不是百姓說什麼就能算,也不是幾句上了台就先改改正名運動,勞民傷財卻任平民間找來幾台牛車來拖,也拖不動你政府主動積極的熱衷經濟政策,改掉治標捨本逐末的六年惡習。
(這,該怪誰? 統媒還是中共同路人,或是在野黨還是發出反對聲音的民眾?)
※請繼續往下看。
=====================================================================
2006.09.06 中國時報
8月物價 32個月來首度下跌
彭漣漪/台北報導
蔬菜水果價格下跌,使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跟著下跌。主計處昨天公布八月物價報告,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跌0.61%,較去年同月也跌0.57%,是32個月以來首度下跌。但代表大宗物資價格的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仍高達9.02%,未來物價走勢仍值得關注。
主計處指出,八月天候穩定,蔬果供應量充足,整體價格較七月下跌9.69%,蔬菜較去年同月下跌20.59%,水果較去年同月下跌11.87%,跌幅都很大。
= 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分析,蔬果下跌幅度都是兩位數,使食物類價格往下走。八月分雖然有颱風,但颱風過門不入,沒有影響農作,九月如果沒有嚴重颱風,蔬果價格還有下跌空間,接下來進入冬季蔬菜盛產期,價格可能再往下走。
由於去年颱風嚴重影響蔬果供應,造成銷售價格飆漲,而食物類佔消費者物價指數比重高達四分之一,連帶使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高達2.31%。
吳昭明翻出歷史資料解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次出現下跌是在93年12月,只跌0.05%,當年8月也跌0.59%,當年情況是整體經濟並不好,很多物品價格都在跌,今年八月情況不一樣,價格下跌是因為去年比較基期高。
躉售物價方面,主計處指出,八月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9.02%,是連續第二個月超過9%,比起今年一月1.13%的數字大增。
++++++++++++++++++++++++++++++++++++++++++++++++++++++++++++++++++++
++++++++++++++++++++++++++++++++++++++++++++++++++++++++++++++++++++
◎◎◎ 台長云 ◎◎◎:
1.這則算是這六年來以及這幾個月以來,稍微紓緩的小消息。 但應歸功於水果開放對岸投資進場,以及國內商人意識抬頭願意共體時艱不趁機哄抬不實物價,共同維護市場與荷包的小小成果,而非真正有效政策使然(雖然有些悲哀,但卻發現民間並非也只是隨口說說要監督政府而已,而是真正願意每人近點力來共體時艱,光就此起點,在此亂局之世已令人動容)。 至於水果開放大陸市場是誰的功勞,也許不是當今政府,那是誰? 我就不做說明以免遭來袒護的說詞。 但無論如何,運用專才而非僅只運用自己人,是原本政府上台就該有的政策。 除非擅改此惡習併開放討論風氣改除一言堂的習氣,否則難當國內經改重任。
2.人說拼治安與正名,卻不見經貿改善與貧富差距縮減,以及薪水荷包調漲。政府不替民間看守荷包,卻往國外灑錢賣面子,時則令國人難以理解,再則一旦揭露部份真相時,卻易引發國外人士眼覷,卻又不得不一如今昨兩日帛琉與諾魯的窘況,讓我國即使說明與解釋也為之過於為難與無奈,不知如何將鬼道調整回正常溝通,甚至談及經濟與外交縱合層面上,除此行之外的其他著力點。
3.當焦點都集中在誰對誰錯與征伐權位上,輕易轉移所有焦點以避罪責,不願承擔責任,無形中已成型一推卸、避責風氣時,誰來告訴我們親愛的首任連任民選總統,你及你的團隊,從來不解民眾所提的,也從來不認民間主要問題所在而展現企圖積極改進,卻總在意識流與辯論當中悄悄過了六年,並丟下了歷史當中廣開惡例的示範。
※論及到此,不免義憤填膺,多少情緒為之牽動,但仍得咬牙繼續看著媒體報導與專人評論走下去。
........請繼續再看吧,第三部份。
=====================================================================
8月物價 32個月來首度下跌
彭漣漪/台北報導
蔬菜水果價格下跌,使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跟著下跌。主計處昨天公布八月物價報告,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跌0.61%,較去年同月也跌0.57%,是32個月以來首度下跌。但代表大宗物資價格的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仍高達9.02%,未來物價走勢仍值得關注。
主計處指出,八月天候穩定,蔬果供應量充足,整體價格較七月下跌9.69%,蔬菜較去年同月下跌20.59%,水果較去年同月下跌11.87%,跌幅都很大。
= 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分析,蔬果下跌幅度都是兩位數,使食物類價格往下走。八月分雖然有颱風,但颱風過門不入,沒有影響農作,九月如果沒有嚴重颱風,蔬果價格還有下跌空間,接下來進入冬季蔬菜盛產期,價格可能再往下走。
由於去年颱風嚴重影響蔬果供應,造成銷售價格飆漲,而食物類佔消費者物價指數比重高達四分之一,連帶使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高達2.31%。
吳昭明翻出歷史資料解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次出現下跌是在93年12月,只跌0.05%,當年8月也跌0.59%,當年情況是整體經濟並不好,很多物品價格都在跌,今年八月情況不一樣,價格下跌是因為去年比較基期高。
躉售物價方面,主計處指出,八月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9.02%,是連續第二個月超過9%,比起今年一月1.13%的數字大增。
++++++++++++++++++++++++++++++++++++++++++++++++++++++++++++++++++++
++++++++++++++++++++++++++++++++++++++++++++++++++++++++++++++++++++
◎◎◎ 台長云 ◎◎◎:
1.這則算是這六年來以及這幾個月以來,稍微紓緩的小消息。 但應歸功於水果開放對岸投資進場,以及國內商人意識抬頭願意共體時艱不趁機哄抬不實物價,共同維護市場與荷包的小小成果,而非真正有效政策使然(雖然有些悲哀,但卻發現民間並非也只是隨口說說要監督政府而已,而是真正願意每人近點力來共體時艱,光就此起點,在此亂局之世已令人動容)。 至於水果開放大陸市場是誰的功勞,也許不是當今政府,那是誰? 我就不做說明以免遭來袒護的說詞。 但無論如何,運用專才而非僅只運用自己人,是原本政府上台就該有的政策。 除非擅改此惡習併開放討論風氣改除一言堂的習氣,否則難當國內經改重任。
2.人說拼治安與正名,卻不見經貿改善與貧富差距縮減,以及薪水荷包調漲。政府不替民間看守荷包,卻往國外灑錢賣面子,時則令國人難以理解,再則一旦揭露部份真相時,卻易引發國外人士眼覷,卻又不得不一如今昨兩日帛琉與諾魯的窘況,讓我國即使說明與解釋也為之過於為難與無奈,不知如何將鬼道調整回正常溝通,甚至談及經濟與外交縱合層面上,除此行之外的其他著力點。
3.當焦點都集中在誰對誰錯與征伐權位上,輕易轉移所有焦點以避罪責,不願承擔責任,無形中已成型一推卸、避責風氣時,誰來告訴我們親愛的首任連任民選總統,你及你的團隊,從來不解民眾所提的,也從來不認民間主要問題所在而展現企圖積極改進,卻總在意識流與辯論當中悄悄過了六年,並丟下了歷史當中廣開惡例的示範。
※論及到此,不免義憤填膺,多少情緒為之牽動,但仍得咬牙繼續看著媒體報導與專人評論走下去。
........請繼續再看吧,第三部份。
=====================================================================
2006.09.06 中國時報
8月外匯存底增幅 僅贏日本
陳怡慈/台北報導
央行昨公布我八月外匯存底餘額2610.18億美元,雖續創歷史單月新高、維持世界第三名記錄,但若與去年底餘額相比,我外匯存底今年前八月增加幅度,在全球前七大外匯存底國中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日本,顯示國人國際布局深化。
根據央行統計,我國今年前八月外匯存底餘額增加77億美元,增加幅度3%,比中國大陸一至七月的16.6%、南韓的7.9%、俄羅斯的43.9%、印度的19.9%、新加坡的11.3%,增加幅度都來得小,只高於外匯存底餘額排名第二的日本,日本今年前七月外匯存底僅增加2.6%。
由於我國外匯存底今年以來僅微幅增加,央行對外匯存底的詮釋,也有了新思維,不再認為「數大就是美」,昨日央行記者會,媒體問央行外匯局副局長林孫源,八月底的外匯存底餘額是否還是世界第三名時?林孫源揮了揮手說,「我們現在不比排名了。」
中研院研究員吳中書則說,台灣與日本過去十年,貿易帳均維持順差,但兩國今年以來外匯存底增幅卻很有限,顯示國際布局深化。以台灣為例,不論廠商對外生產投資,抑或國人海外證券投資,均較早年暢旺,凸顯台灣不再像早年一樣,只會呆呆賺外匯,一直累積資金卻不會善加利用。
+++++++++++++++++++++++++++++++++++++++++++++++++++++++++++++++++++++
+++++++++++++++++++++++++++++++++++++++++++++++++++++++++++++++++++++
◎◎◎ 台長云 ◎◎◎:
1.經濟起飛時的亞洲四小龍,如今我們已成強弩之末,投資環境與經濟體系、制度、預算等,莫說外匯存底幾年下來能有所進展。 百姓撻伐歷史罪人固然在先,但持續監督政府勿使其推動國內經濟長遠與近程等政策,解決當下問題,則屬當前之鑰。 當在野黨自稱已是強弩之末時,不免讓人聲嘆唏噓,如今長久以來的口號與意識流、辯論造成的亂象,已經十分耗損國人生產的腦細胞。 再則,進步國家通常觀察其產業結構者,多半白領階級的貢獻會高於藍領階級,換句話說,靠腦力吃飯者會高於靠勞力的比例。 問題只會越扯越多,只要沒有改善的措施與備用、急用政策,很可能還會牽扯涉及到整體的教育環境與當時開放廣設大學,將多數學院直接晉升大學等問題(註一)。
2.有空不妨走一趟行政院財政經濟部的官方網站,也許你會發現赤字近年來呈現負兩千多億的負載會讓人難合下巴,瞠目結舌。 甚至你會察覺,政府面對這些問題來時的解決方式,竟然是封鎖言論不開放留言為原則。 此現象數年來從未有過,難免一再應証「一項錯誤的政策,遠比貪污更可怕」,此一千古不變而我們也不願面對的說詞。 但,不去面對,問題就能解決或暫時解脫只當成是「運氣不佳」嗎? 簡單來說,我們不願淪落為抱緊玫瑰石的情境,所以只能帶頭拖著牛車拉不動的政府往前衝。
3.此外是否能請政治圈與金融圈擬定一鼓勵各項產業且準確性高的短、中、長政策,將當局「劇本開發的多版擬定能力」轉用在此處,以備國人對國內經濟市場稍稍有點信心而不致全盤崩潰衝破止損線,而無法營救的地步。(註二)
※註一:往昔大學必須在學院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含固定三或四項學院共同組成一大學,而非在非自然的情況下即廣增學院,造成大學制度膨脹。此一現象只能說是過度開政治選票的空頭口頭支票,卻沒有拿長遠規劃放在前頭做考量,以致整體大學素質與信心低落,淪為惡性競爭與高失業率。
※註二:鼓勵的產業項目例如擬定一融合統合各項零星設計與小品牌形式的產業、科技產業、出版業、教育事業、媒體產業等。
◎◎◎ 文末 ◎◎◎:
※以上發出呼籲之文字內容,僅以提供見解為要,國難之時還不如強化信心、改善論述風氣、提高警覺、強化危機意識、改善環境,勝於溫水煮蛙、大難來時,本台論述部份因談及整體,如有以小搏大之愾誠屬填膺難當,還望過濾。
───BY 蘋果樹下的橘子 2006.09.07 雨停的凌晨
※圖為新聞網圖。
8月外匯存底增幅 僅贏日本
陳怡慈/台北報導
央行昨公布我八月外匯存底餘額2610.18億美元,雖續創歷史單月新高、維持世界第三名記錄,但若與去年底餘額相比,我外匯存底今年前八月增加幅度,在全球前七大外匯存底國中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日本,顯示國人國際布局深化。
根據央行統計,我國今年前八月外匯存底餘額增加77億美元,增加幅度3%,比中國大陸一至七月的16.6%、南韓的7.9%、俄羅斯的43.9%、印度的19.9%、新加坡的11.3%,增加幅度都來得小,只高於外匯存底餘額排名第二的日本,日本今年前七月外匯存底僅增加2.6%。
由於我國外匯存底今年以來僅微幅增加,央行對外匯存底的詮釋,也有了新思維,不再認為「數大就是美」,昨日央行記者會,媒體問央行外匯局副局長林孫源,八月底的外匯存底餘額是否還是世界第三名時?林孫源揮了揮手說,「我們現在不比排名了。」
中研院研究員吳中書則說,台灣與日本過去十年,貿易帳均維持順差,但兩國今年以來外匯存底增幅卻很有限,顯示國際布局深化。以台灣為例,不論廠商對外生產投資,抑或國人海外證券投資,均較早年暢旺,凸顯台灣不再像早年一樣,只會呆呆賺外匯,一直累積資金卻不會善加利用。
+++++++++++++++++++++++++++++++++++++++++++++++++++++++++++++++++++++
+++++++++++++++++++++++++++++++++++++++++++++++++++++++++++++++++++++
◎◎◎ 台長云 ◎◎◎:
1.經濟起飛時的亞洲四小龍,如今我們已成強弩之末,投資環境與經濟體系、制度、預算等,莫說外匯存底幾年下來能有所進展。 百姓撻伐歷史罪人固然在先,但持續監督政府勿使其推動國內經濟長遠與近程等政策,解決當下問題,則屬當前之鑰。 當在野黨自稱已是強弩之末時,不免讓人聲嘆唏噓,如今長久以來的口號與意識流、辯論造成的亂象,已經十分耗損國人生產的腦細胞。 再則,進步國家通常觀察其產業結構者,多半白領階級的貢獻會高於藍領階級,換句話說,靠腦力吃飯者會高於靠勞力的比例。 問題只會越扯越多,只要沒有改善的措施與備用、急用政策,很可能還會牽扯涉及到整體的教育環境與當時開放廣設大學,將多數學院直接晉升大學等問題(註一)。
2.有空不妨走一趟行政院財政經濟部的官方網站,也許你會發現赤字近年來呈現負兩千多億的負載會讓人難合下巴,瞠目結舌。 甚至你會察覺,政府面對這些問題來時的解決方式,竟然是封鎖言論不開放留言為原則。 此現象數年來從未有過,難免一再應証「一項錯誤的政策,遠比貪污更可怕」,此一千古不變而我們也不願面對的說詞。 但,不去面對,問題就能解決或暫時解脫只當成是「運氣不佳」嗎? 簡單來說,我們不願淪落為抱緊玫瑰石的情境,所以只能帶頭拖著牛車拉不動的政府往前衝。
3.此外是否能請政治圈與金融圈擬定一鼓勵各項產業且準確性高的短、中、長政策,將當局「劇本開發的多版擬定能力」轉用在此處,以備國人對國內經濟市場稍稍有點信心而不致全盤崩潰衝破止損線,而無法營救的地步。(註二)
※註一:往昔大學必須在學院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含固定三或四項學院共同組成一大學,而非在非自然的情況下即廣增學院,造成大學制度膨脹。此一現象只能說是過度開政治選票的空頭口頭支票,卻沒有拿長遠規劃放在前頭做考量,以致整體大學素質與信心低落,淪為惡性競爭與高失業率。
※註二:鼓勵的產業項目例如擬定一融合統合各項零星設計與小品牌形式的產業、科技產業、出版業、教育事業、媒體產業等。
◎◎◎ 文末 ◎◎◎:
※以上發出呼籲之文字內容,僅以提供見解為要,國難之時還不如強化信心、改善論述風氣、提高警覺、強化危機意識、改善環境,勝於溫水煮蛙、大難來時,本台論述部份因談及整體,如有以小搏大之愾誠屬填膺難當,還望過濾。
───BY 蘋果樹下的橘子 2006.09.07 雨停的凌晨
※圖為新聞網圖。
正當我寫完這篇文章去看新聞時,一不注意,帛琉的新總統府也納入我國資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