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7 02:25:32蘋果樹下的橘子

(轉錄)世界的窗口--拉脫維亞

【世界的窗口】

拉脫維亞的獨立運動 文/何淑真

這次,世界的窗口要談談波羅的海三小國裡的拉脫維亞,談談當年他們怎麼透過和平的行動對抗一個威權的統治,進而建立自己的國家。

先從最近國內常常聽到的,波羅的海三小國的牽手運動談起。

十四年前,在一九八九年的八月廿三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托維亞、愛沙尼亞等國土上,總共有兩百萬人站出來手牽手,拉出一條全長五百九十公里的「波羅的海自由人鏈」,要求前蘇聯撤離、要求獨立。

這個和平又壯觀的獨立運動,不是突然出現的。早在六十幾年前,就是 1940 年,蘇聯佔領三國,後來併吞三國以後,波羅的海三小國,就展開了對蘇聯統治的反抗運動。

再來,就讓我們從拉脫維亞的獨立運動說起。

在拉脫維亞,早期的抗爭運動不是和平的。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拉脫維亞繼續國內的游擊戰,經過了8年,和中國對日抗戰一樣長的時間,拉脫維亞的國力嚴重受損,蘇聯對人民持續地壓制,徹底擊敗拉脫維亞的武裝抗爭,整個民族意識完全擊垮,人們徹底的沮喪。

當時蘇聯對拉脫維亞不斷的推出俄國化政策,把大量的俄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移民到拉脫維亞,這些情況讓很多拉脫維亞人,對獨立失去了希望。

因為當時在外在情勢上,實在無法透過武力取得獨立,拉脫維亞改用殺傷力比較少的、比較和平的地下抗爭,長期的、心靈上的反抗運動,來抵制蘇聯。

後來,戈巴契夫上台,蘇聯國內情勢有了很大的轉變,獨立的夢想又重新在拉脫維亞人民心裡燃燒起來。新一波的獨立運動,和早期的游擊戰味道就不一樣了,為了避免再度傷害國內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拉脫維亞人進行和平、非暴力的抗爭。

這段期間,波羅的海三小國要求獨立的意志非常堅定,像愛沙尼亞為了推動獨立運動,想辦法移民到隔壁的芬蘭,經營商業電台,對著愛沙尼亞境內廣播,呼籲人民爭取獨立;另一個國家立陶宛則在宗教組織下團聚人心。即使蘇聯戈巴契夫提出了柔性的、拉攏人心的經濟計劃,譬如說要把拉脫維亞發展成工業特區,但是,拉脫維亞人還是不被動搖,堅持要獨立。

於是,終於在16年前,1987 年的 6 月 14 日,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出現了反蘇聯的示威抗議活動,示威的消息在國際媒體上快速的傳播開來。自從這一天以後,拉脫維亞人對蘇聯的恐懼和壓抑的咒語像是消失了,大型的示威、抗議集會,和不服從的行為,成為拉脫維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鄰近的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彼此之間相互影響,一起反對蘇聯統治和極權主義,追求自由解放。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獨立運動,在國際上被稱為「波羅的海之道 (The Baltic W ay)」。「波羅的海之道」的特徵就是︰用非暴力的而和平的、非挑釁而熱情的方法,進行有秩序的、大型的示威活動;用鮮花、用歌聲表達不服從的意志,表達決心和團結的心願,「波羅的海之道」還有一個名字,叫作「歌唱的革命」或「花的革命」。

這個「歌唱的革命」和「花的革命」,並不是一個浪漫的、不堪一擊口號而已。拉脫維亞人為了這一系列溫柔而堅定的抗議活動,擬定了基本行動綱領。要怎麼堅持「非暴力的防衛行動」呢?拉脫維亞的「非暴力防衛中心」特別出版了《非暴力防衛的基本原理》這份文件。

這份文件的前言裡清楚的說明,拉脫維亞獨立的過程,是在國內外複雜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要特別注意會讓拉脫維亞陷入危險的蘇聯軍事侵略。

文件裡也提到,非暴力的防衛,會進行好幾個月、甚至到兩、三年這麼長的時間,要透過複雜的因素,慢慢讓獨裁政權瓦解,所以需要全方位的、有活力的行動,發出最大的能量,而要點就在︰對敵人野心絕對的不合作和不服從。

所以,面對敵人和敵人的支持者,要儘量用非對抗的方法努力說服他,說服他拉脫維亞的獨立運動,是正當而有充分的依據的。讓敵人無法控制拉脫維亞的情況,並且提醒人民,要和立陶宛、愛沙尼亞,還有俄羅斯和蘇聯其他共和國境內的民主人士,維持密切合作,讓蘇聯的獨裁共產黨政權失去穩定。

「非暴力防衛的基本原理」也指出,根據歐洲區域安全的利益考量,要爭取東歐和中歐國家的支持。並且向西歐、美國等民主國家的公共輿論,做政治上、心理上和道義上的出擊,讓他們難以接受波羅的海國家和其他國家民主受到摧毀的事實。所以,要結合國內外各種條件,來達成敵人的失敗和撤退,當然,還有拉脫維亞民主的恢復。

這是「非暴力防衛的基本原理」提出的基本行動綱領。另外,在給機關組織和民眾的,具體的非暴力防衛任務上,文件裡也有詳細的說明,說明萬一不幸發生政變的時候、就是蘇聯入侵、或有心份子篡位掌權的時候,國家機關組織、自主機構和國營事業、還有愛國人士各自可以怎麼辦。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談談。

譬如,如果突然發生了政變,要怎麼辦呢?「非暴力防衛的基本原理」細分出階段性的作法,裡面建議:在政變剛發生之後,國家機關不要服從篡權者的任何命令或政令,儘量照樣維持日常工作。當該機關有可能被佔據時,要準備隱藏各種重要的資料,不然就燒毀。在政變發生後的頭幾天,資助籌組發動總罷工。《基本原理》裡特別提醒國家機關,不要阻擋那些由公家機關發起,或自發性參與防衛的員工,並且,可以根據他們花在防衛活動的時數,以平均薪水值支付他們薪資。《基本原理》中還建議,公務員應該離開違背拉脫維亞國家及人民利益的機關職位,並且在可能的場所中妨礙或中斷這些機關的功能。

另外,。《基本原理》對所有農產企業的經理人員的建議,則是:不要提供食物給篡權者;準備隱藏食物和材料;政變發生後,把準備的食物提供給人民,並幫助合法的國家機關(如「拉脫維亞人民陣線」及「拉脫維亞民族獨立運動組織」等)。

對所有教育機關的行政人員及老師們,則是建議︰對學生們提供事件演變的客觀報告,關注未成年者的安全,和家長、公家機關協調,作自發性的抗議行動。

《非暴力防衛的基本原理》並建議所有的醫療人員,不要加入兵役科的醫務委員會。建議武裝單位的戰鬥人員,要確保地下政府和抗爭領導人員的安全,但不可從事報復性或恐怖行為。

拉脫維亞《非暴力防衛的基本原理》秉持著和平的、不動用暴力的原則,推想可能發生的危險,主要的方向:就是要讓大家對於非暴力行動,有更周全的準備。

波羅的海三小國透過「波羅的海之道」-「歌唱的革命」或「花的革命」,配合著周全的策略,從個人心理建設到國際局勢上,醞釀獨立的基礎,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徹底的展現了「對敵人野心絕對的不合作和不服從」的意志力,堅決的拒絕了蘇聯的拉攏和恫嚇,成為局勢的掌控者、主導者,而不再是卑微的、看人臉色的附庸身份。

再回來想想台灣的局勢,您覺得,台灣面對中國武力的威嚇、柔性的安撫,應該採取什麼策略呢?這是這次世界的窗口提供給您的內容。

資料來源:拉脫維亞的非暴力抗爭一書,前衛出版社出版,翻譯者是林哲夫博士。

Se

編按:本文取自「教育新航線」廣播節目,每週一至週四晚間六點到七點,於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聯播。 ( 2004.03.01 )

*取自: http://iwebs.edirect168.com/main/html/hef/870.shtml


*台長云:

覺得不錯轉錄給各位.有用到歡迎轉載.
獨或不獨,用怎樣的方式去獨.
要一意孤行,還是問過全民; 要自己的面子,還是要整體的裡子.
在下覺得,這些問題,還沒有離眼前緊迫的民生問題跟國際外交重要,
您說是嗎?

20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