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3 13:32:04木石

12/13日木石新到店書目,全部參加*3.99的特價活動(2010年以後出版除外)

敦煌文學文獻叢稿(增訂本)伏俊璉
陳白沙哲學研究苟小泉
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徐志嘯著
王應麟文集研究張驍飛
文物明清史中國國家博物館
張愛玲與白先勇的上海神話符立中著
楚簡與先秦《詩》學研究曹建國著
唐長孺文集----講義三種唐長孺
文物春秋戰國史(彩色圖文本)中國國家博物館 編
唐長孺文集----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
敦煌講唱文學寫本研究[日]荒見泰史 著
詩體類說潘善祺
天臺四教儀集注 譯釋達照
明末清初詞風研究張世斌
出土秦律漢律所見封君食邑制度研究董平均
美的考察(上下)(中國美學範疇叢書)陳良運
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葛兆光
文人的另一面--民國風景之一種[馬]溫梓川
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理論問題陳文新
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陳文新
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陳文新
衝突與融合——中國現代批評文體論吳作奎著
中國近代學術史麻天祥
楚簡文字研究蕭毅著
古詩考索 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程千帆
古文辭通義王葆心
中國古籍編撰史曹之
清詩話考蔣寅
逯欽立文存逯欽立 著
牡丹亭與明清女性情感教育謝雍君
三論玄義校釋[隋]吉藏著,韓廷傑校釋
泰州學派的精神世界與鄉村建設宣朝慶 著
敦煌變文的口頭傳統研究富世平
程毅中文存 續編程毅中 著
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續集)施和金
看得見的古人生活朱啟新
朝鮮朝使臣眼中的中國形象徐東日 著
國故新證司馬朝軍著
晚明名妓文化研究柳秦平
史通箋記程千帆
中國早期文化意識的嬗變--先秦散文發展線索探尋(第一卷)程金水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縮印本)章太炎講授,朱希祖、錢玄同、周樹人記錄,陸宗達、章念馳顧問,王甯主持整理
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美]本傑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著
道體.心體.審美----魏晉玄佛及其對魏晉審美風尚的影響韓國良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2期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
中國分體文學史 戲曲卷(修訂本)李修生、趙義山主編
南朝詠物詩研究曹旭 主編 趙紅菊 著
列朝詩集小傳(上下)錢謙益
蘆川詞箋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張元千
詩經與訓詁散論藤至賢
宋元舊本書經眼錄 持靜齋藏書記要[清]莫友芝
戴叔倫詩集校注[唐]戴叔倫
秋笳集[清]吴兆骞
明清詞譜史江合友
詩旨纂辭 變雅黃節 箋注
殊域周咨錄嚴從簡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王瑞來
尹灣漢墓簡牘校理張顯成 周群麗
王梵志詩校注(增訂本)(全二冊)[唐]王梵志
作為生活結構的世界——結構存在論的問題和解答[德]羅姆巴赫
基督教在中國--比較研究視角下的近現代中西文化交流劉樹森
論歷史及其他論文[英]邁克爾•歐克肖特
明夷待訪錄[明]黃宗羲著,段志強譯注
中國佛教論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選集釋印順 著
利瑪竇中國劄記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
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鄧曉華、王士元著
張燕瑾講西廂記張燕瑾
曹雪芹研究(第一輯)北京曹雪芹學會編
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陳支平
先秦社會與思想——試論中國文化的核心[日]高木智見
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李康化
湯顯祖戲曲集 上下[明]湯顯祖
呂著史地通俗讀物四種呂思勉
史學與史籍七種呂思勉
羅根澤古典文學論文集羅根澤
黃仲則年譜考略許雋超
清代宋詩選本研究謝海林
柳亞子史料劄記張明觀
廣雅疏證中的語義學研究盛林
唐詩學史述論黃炳輝
雪濤小說(外四種)[明]江盈科
帛書《周易》論集廖名春
中古漢語同素逆序詞演變研究張巍
元代漢語法研究李崇興等
中國戲劇史(蓬萊閣叢書)徐驀云
中國稻作文化史曾雄生
老子十講古棣 關桐
禮拜六的晚上周瘦鵑
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陳致
早期基督教及其東傳林中澤 著
利害相關:明清以來江南蘇松地區民間信仰研究王健
令狐楚年譜 令狐陶年譜尹楚兵
歷史文獻(第十四輯)上海圖書館 編
消逝的風景:新文學版本錄唐文一 沐定勝
泛民俗學徐華龍
中國雜劇藝術通論張正學
中國古代漢傳佛教傳播史論陳文英
戲劇的味道黃美序
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體書)布占祥
和:審美理想之維-中國美學範疇叢書袁濟喜
興:藝術生命的啟動_中國美學範疇叢書袁濟喜
明代志怪傳奇小說研究陳國軍著
顧頡剛年譜顧潮
顧頡剛日記(精)12冊--顧頡剛全集顧頡剛著
呂坤全集(全三冊)(理學叢書)[明]呂坤
考古編 續考古編(宋)程大昌撰 劉尚榮校證
魏源集(上下)魏源
切韻研究(校訂本)邵榮芬 著
李宗侗自傳李宗侗 撰
新輯本桓譚新論桓譚
顧頡剛書信集(精)5冊--顧頡剛全集顧頡剛著
顧頡剛民俗論文集(精)2冊--顧頡剛全集顧頡剛著
初潭集李贄
基督教與海外華人的文化適應——近代東南亞華人移民社區的個案研究朱峰
春秋會要王貴民、楊志清編著
章太炎散論汪榮祖
翁心存日記[清]翁心存著 張劍整理
中國經濟刑法發展史柯葛壯
珠翠光華——中國首飾圖史黃能馥、蘇婷婷著
三國志演義作者與版本考論劉世德
靠不住的歷史--雜書過眼錄二集謝泳
西方“中國化”的歷史困境王銘銘
現代性內涵的衝突--海派小說性愛?事韓冷
中俄關係通史黃定天
宋元史學的基本問題中國史學的基本問題[日]近藤一成主編,王鏗等譯
神仙傳校釋--道教典籍選刊[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
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洪修平
婦女與性別----一本女性主義心理學著作(美)昂格爾
文心管窺王少良
中國革命與中國文學陶東風
中原文化與民族研究--2006年漢民族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揣振宇
閱世品人錄:章太炎家書及其他陳存仁
中醫文化:中藥簡史朱晟
生命的哲----莊子文本的另一種解讀李振綱
宋詞題材研究許伯卿
春秋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彭裕商
紀伯倫在中國甘麗娟著
中國人的第一哲學:對莊子重要篇章的再解讀馮治庫著
文學革命與新青年傳播陳斯華著
作家文化心態與審美精神的嬗變巫曉燕著
廣弘明集研究劉林魁著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修訂本)[韓]趙容俊著
肇論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東晉〕僧肇
莊子研究張采民
中古漢語論稿王雲路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柯卓英
地方歷史文獻與區域社會研究梁洪生
唐代後期藩鎮與州之關係研究張達志著
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洪修平
左傳學早期流變研究黃覺弘
審美對象存在論-杜夫海納審美對象現象學之現象學闡釋張雲鵬、胡藝珊
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歐陽禎人
文質彬彬(上下)(中國美學範疇叢書)陳良運
文化人類學史序說[日]中村俊龜智 著
中國變革:社會學在近代中國興起的視角宋國愷著
戲臺與社會明清山西戲臺研究段建宏
文學時間研究馬大康、葉世祥、孫鵬程 著
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波動[日]岸本美緒
四庫全書與十八世紀的中國知識份子陳曉華 著
府兵制度考釋穀霽光
隋唐嘉話 朝野僉載(唐宋史料筆記)
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李豐楙 著
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陳蘇鎮
儒家政治理論及其現代價值傅永聚 任懷國著
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李豐楙
明代北直隸財政研究:以萬曆時期為中心程利英
漢字與上古文化李景生
宋元講史話本研究羅筱玉
文選詮釋研究馮淑靜著
明清學術研究單周堯 主編
晚唐政治與文學肖瑞峰等著
守望斯文:葉德輝的生命歷程和思想世界張晶萍
論語學史唐明貴
安史之亂與三大詩人研究李利民
吳越文化與中州文化比較研究黃宛峰 等著
樣板戲研究惠雁冰
毛宗崗小說批評研究李正學
壯族社會民間信仰研究黃桂秋
中國現代自由主義文學話語之建構(1898-1937)胡梅仙
敘事叢刊(第二輯)傅修延 主編
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歙縣方氏的個案研究(中文修訂版)樸元熇
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安樂哲著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書畫的會通張克鋒
西晉太康詩歌研究檀晶
意義的重構:中國新文學生成的文化闡釋黃健
古代以色列婦女和早期猶太文明[以色列]邁耶•I.格魯伯 著
文獻語言的解釋吳安其
詩人的價值之根丁來先著
漢字文化圈的思想與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日)福井文雅著;徐水生、張穀譯
明清散文流派論熊禮匯
從簡帛中挖掘出來的政治哲學歐陽禎人著
宋詞傳播方式研究譚新紅著
雄渾與沉鬱(中國美學範疇叢書)曹順慶
藝味說陶禮夫
虛實掩映之間(中國美學範疇叢書)張方
大音希聲——妙悟的審美考察(上下)朱良志
因動成勢(中國美學範疇叢書)塗光社
心物感應與情景交融(上下)(中國美學範疇叢書)鬱沅
正變.通變.新變(中國美學範疇叢書)劉文忠
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雁俠
意境探微(上下)_中國美學範疇叢書蔡鍾翔
唐詩鳥類圖鑒韓學宏
唐詩植物圖鑒王士祥
京劇形式特徵劉琦
洛陽伽藍記句法研究蕭紅
近代浙商與慈善公益事業研究(1840-1938)王春霞、劉惠新 著
越諺與紹興方俗語匯研究王敏紅 著
社會資訊傳播視野下的唐詩宋詞彭軍輝
史記敘事學研究劉寧
誤讀的方法:新時期初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與接受葉立文
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昝風華
川端康成文學的自然審美吳舜立著
古代戲曲創作理論與批評劉奇玉
分裂與建構:清末民初文學語言新變研究(1898-1917)鄧偉 著
漢代博士文人群體與漢代文學王洪軍
東亞漢文學關係研究高文漢、韓梅
元代辭賦研究李新宇
近代新學的價值世界周海春
中國近代士階層研究邵盈午
毛詩正義研究韓宏韜 著
石濤畫語錄美學思想研究蘇薈敏著
漢代物價新探丁邦友
清末現代企業與官商關係[美]陳錦江
中國文法理論靳義增
揚雄美學思想研究萬志全 著
紅樓夢概念隱喻的英譯研究肖家燕
翻譯過程與譯文的演生--翻譯的認識、語言、交際和意義觀王克友
中國敘事之學:結構、歷史與比較的維度羅書華
中國左翼文學史稿(1921-1936)曹清華
中國周易(第一輯)吳秋文等主編
天人集:歷史地理學論集龔勝生
王筠說文著述中的民俗物象解讀魏紅梅劉家忠著
人神之契:宋代買地券研究高朋著
德國浪漫派與中國原生浪漫主義——德中浪漫詩歌的美學探索劉潤芳、羅宜家 著
中央蘇區文藝研究:以歌謠和戲劇為重點的考察鐘俊昆
民國時期浙江醫藥史朱德明
典樂制度與周代詩學觀念楊雋
詩心雕龍——十五國風論箋蘭丁
攝影與攝影批評家——1839年至1900年間的文化史瑪麗
徽商研究張海鵬 等
唐詩學史稿—(文化類)(人民聯盟文庫)陳伯海
元朝史(修訂本上下)韓儒林 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多解大辭典編委會
輦下風光——湖州的書事崔建明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康德
中國文字與書法陳彬龢
近代中國科學社團研究范鐵權
神話與民間信仰研究向柏松
中華帝制的精神源頭——秦思想的發展歷程田延峰
中國近現代儒學史程志華
英國中世紀晚期鄉村共同體研究—歐洲經濟—社會史叢書王玉亮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三  社會經濟卷(上下)漆俠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肆  教育科學文化卷漆俠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貳  典章制度卷漆俠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陸  周邊民族與政權卷漆俠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柒  文物考古史料卷漆俠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伍  宗教風俗卷漆俠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壹  政治軍事卷漆俠
細說清人社會生活潘洪鋼
帝國遠行:中國近代旅外遊記與民族國家建構李涯著
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于亭
後形而上學美學顏翔林
明清時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史紅帥
明清科技史料叢考楊小明、高策 著
野地里的百合花:論新時期以來的基督教文學季玢
元代雲南政區設置及相關行政管理研究周芳
中國原始信仰研究孟慧英
文選李善注語言學研究賀菊玲著
明代弋陽腔傳奇考馬華祥
白族大本曲研究董秀團著
近代史資料(總124號)近代史資料編輯部編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徐雲知
中國當代小說流變史崔志遠
荀子思想研究:禮樂重構的視角王軍
韋莊詩研究張美麗
中國美學的後古典時代(第一輯)鄒華著
中國禪學(第五卷)吳言生主編
唐詩發展的地域因緣和空間形態胡可先
詩學形而上學的建構與解構莫運平
宋代洛學與文學研究陳忻 著
文學隱喻研究朱全國著
滿族說部傳承研究高荷紅著
程朱理學與理範型呂變庭 著
儒家思想在西方的翻譯與傳播李玉良、羅公利 著
面向時間本身:胡塞爾<內時間意識現象學(1893-1917)>研究羅松濤
博學鴻儒與清初學術轉變賴玉芹
新蔡葛陵楚簡初探宋華強著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 第六卷郝春文 趙貞 編著
魏晉南北朝考課制度研究王東洋 著
揚州文學鏡像研究蘇保華 著
真:泰州學派美學範疇胡學春
清初至中葉揚州娛樂文化與文學戴健
歷史哲學萬斌
中國傳統中和思想程靜宇
王念孫王引之著作析論單殿元 著
泰州學派美學思想史姚文放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論衡武才娃 著
戰國楚竹書《周易》研究陳仁仁著
文獻辨偽學研究司馬朝軍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王鍵 著
偽滿洲國的真相東北淪陷十四年史總編室  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會編
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方浩範
清詞話考述譚新紅
上博館藏楚竹書《緇衣》綜合研究虞萬里著
中國思想史[德]阿爾伯特&#8226;史懷哲 著
明成化至正德間蘇州詩人研究徐楠 著
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晏昌貴著
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丁四新著
中國古代文論詩性特徵研究李建中等著
嘉靖前期詩壇研究(1522-1550)余來明
大戴禮記詮釋史考論孫顯軍
九個世紀的悲歌︰湘湖地區社會變遷研究(喜瑪拉雅學術文庫 . 閱讀中國系列)[美]蕭邦齊著
真理與歷史:傅斯年、陳寅恪的史學思想與民族認同[德]施耐德
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發生史(老子卷、莊子卷、禮記卷)李建中主編
愛日齋叢抄‧浩然齋雅談‧隨隱漫錄(宋)葉寘
清嘉錄 桐橋倚棹錄[清]顧祿撰;來新夏 王稼句點校
大戴禮記解詁清]王聘珍撰  王文錦點校
宋史職官志補正(增訂本)(全二冊)龔延明
詞苑叢談唐圭璋
陸九淵集[宋]陸九淵著,鐘哲點校
南北朝詩話校釋鐘仕倫
胡宏集[宋] 胡宏
夢溪筆談張富祥譯注
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曾大興
明代城市研究(修訂本)韓大成
滄州後集(孫楷第文集)孫楷第
一本書讀懂中國文學史韓高年 編著
葉嘉瑩說詩講稿葉嘉瑩 著
葉嘉瑩說杜甫詩葉嘉瑩
宋季士風與文學劉婷婷
宋代科舉與文學祝尚書
北朝民族文學敘論(全兩冊)高人雄
古羅馬和秦漢中國——風馬牛不相及乎法國漢學叢書
徽州:書業與地域文化(法國漢學 第十三輯)《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米蓋拉、朱萬曙主編
孟子正義(上下)[清]焦循
陶淵明集陶淵明
貫休歌詩系年箋注(全三冊)[唐]貫休著,胡大浚箋注
顏元集(全二冊)[清]顏元
宋史食貨志補正(上下)梁太濟 包偉民
漢語史綱要史存直著
九品官人法研究
曾鞏研究資料彙編(全二冊)李震
晁補之資料彙編周義敢 周雷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上下)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
鶴林玉露(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宋]羅大經
西方文論在中國的命運代迅
唐宋筆記語辭匯釋(修訂本)王锳;著
孔叢子王鈞林
八代談藪校箋〔隋〕陽玠 著   黃大宏 校箋
宋元戲文輯佚錢南揚
陳確集(上下)(清)陳確
南華真經副墨(明)陸西星
曾子  子思子陳桐生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錢南揚
宋論[清]王夫之
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清]王夫之
近代藏書三十家(增訂本)蘇精著
中國近世戲曲史青木正兒
許進雄古文字論集許進雄
方言叢稿傅國通
黃帝內經----氣觀念下的天人醫學姚春鵬
顧亭林詩文集(清)顧炎武 撰,華忱之 點校

 

沅湘通藝錄(清)張標 編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修訂本)[韓]趙容俊著
史學原論[法]朗格諾瓦   瑟諾博司著  余偉譯
古代的藝術與儀式(英)哈里森
話語的轉義"[美]海登懷特著 董立河譯"
遠去的文明:中國薩滿文化藝術王松林
宋代文學編年史(全4册)曾棗莊、吳洪澤著
格律詩詞創作簡論程亞
中國近現代戲劇史田本相
文史工具書概述裘錫圭
音韻學概論麥耘
新編中國文化史許結
文學理論姚文放
文獻學引論張志強
集部要籍概述裘錫圭
校勘學概論張湧泉
中國報刊法制發展史(古代卷 現代卷 當代卷 史料卷)倪延年
楊海明詞學文集第三冊唐宋詞論稿(卷四)楊海明
楊海明詞學文集第二冊唐宋詞史(卷三)楊海明
楊海明詞學文集第七冊唐宋詞與人生(卷一一)楊海明
楊海明詞學文集第六冊唐宋詞縱橫談(卷七)宋詞趣談(卷八)李璟李煜(卷九)東吳絳帳屐痕----序跋選錄(卷十)楊海明
楊海明詞學文集第五冊唐宋詞美學(卷六)楊海明
流光溢彩:中國古代燈具設計研究王強
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李繼凱
國家與民俗周星
中國象徵文化居閱時
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于錦繡
楊海明詞學文集.第一冊.唐宋詞風格論(卷一)張炎詞研究(卷二)楊海明
明清地方力量與地方社會吳琦 主編
明清社會群體研究吳琦 主編
中國現代文學的身體闡釋李蓉
近代以來湖南與甬商發展路徑的比較研究張立勤
災害與明代政治鞠明庫著
心理學與文化精神論綱孟維傑
唐代中層文官賴瑞和著
中國文學史劉大白
明代文學錢基博
中國文學論集鄭振鐸
章太炎與章門弟子劉克敵
近代中國商業的發展(英)科大衛
浦江清講古代文學浦江清
姚永朴文史講義(近代學術名家大講堂)姚永朴
王國維考古學文輯(近代學術名家大講堂)王國維
陳師曾講繪畫史陳師曾
楊樹達講文言修辭楊樹達
夏曾佑講中國古代史夏曾佑
蕭衍研究錢汝平
胡應麟與中國小說理論史陳衛星著
中國變革:社會學在近代中國興起的視角宋國愷著
大明會典研究原瑞琴
漢族祖源試說卲靖宇
中華戲曲文化學謝柏梁
宋代花鳥畫審美特色及嬗變研究周燕弟
紀伯倫在中國甘麗娟著
世界文學與20世紀天津郝嵐
馮溥與康熙京師詩壇張立敏著
大象無形——<老子>美學思想與中國文學本體論建構姜金元
中唐文論研究陳允鋒
文學研究法姚永樸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劉師培
秦漢史十五講韓兆琦、趙國華著
宋史十五講(中國歷史十五講系列)游彪著
魏晉南北朝史十五講胡阿祥等著
肇論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東晉〕僧肇
六朝畫像磚研究姚義斌
書香瑣記黃裳
交流與交通傅林祥
疆域與政區李曉傑
理學影響下的宋代繪畫觀念徐習文
中國床榻藝術史尹文
中國百年考古大發現叢書---重現女神呂學明 朱達
畫禪室隨筆校注(明)董其昌
味水軒日記校注(明)李日華
1848-1949中英文學關係史吳格非
水滸傳名家批註圖文本(全3冊)(明)施耐庵,羅貫中 著,李靈年,陳敏傑 校注
三國演義名家批註圖文本(全2冊)(明)羅貫中 著,沈伯俊 校理
西遊記名家批註圖文本(全3冊)(明)吳承恩 著,蘇興,劉興漢 校評
文化研究關鍵詞汪民安
多元視野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丁帆
身份與第三空間:邁克爾.昂達奇作品主題研究姚媛
聖經的文化闡釋舒也
小批評集劉皓明
紙上性情:民國文人書法(上下)管繼平
文字的故事唐諾
汪辟疆詩學論集(上、下冊)汪辟疆
牟宗三哲學與文化論集牟宗三
文學是什麼?高雅文化與大眾社會(美)菲德勒
文學在思考什麼?(法)馬舍雷
文學體驗導引(美)特�堛L
如何讀,為什麼讀(美)布魯姆
物盡其用----老百姓的當代藝術巫鴻 編著
清代毗陵詩派研究紀玲妹著
宋元南戲史俞為民,劉水雲 著
中華第一帝朝:五帝與五帝朝文化徐新生
王維研究.第5輯梁瑜霞
中國文獻學九講張舜徽著
王應麟文集研究張驍飛
春秋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彭裕商
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日)尾形勇
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李豐楙 著
南朝陵墓雕刻淵源與傳流研究章孔暢
詩歌的先鋒派:博爾赫斯、奧登和布列東團體(美)貝雷
返回愛與自由的生活世界:純粹民間文學關鍵字的哲學闡釋戶曉輝
中華帝國晚期的欲望與小說敘述黃衛總
明代鄉村糾紛與秩序:以徽州文書為中心(日)中島樂章
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洪修平
美國的中國形象(1931-1949)(美)傑斯普森
韓非子校注《韓非子》校注組 編寫,周勳初 修訂
韓集舉正匯校[宋]方崧卿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
明清文學論藪鄔國平
楚簡與先秦《詩》學研究曹建國著
楚簡文字研究蕭毅著
都市繁華——一千五百年來的東亞城市生活史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中的戀愛故事鄭振鐸
關山迢遞:河隴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李智君
中國人的思維批判(第2版)楚漁
小說別裁叢立新
文賦釋講郭睿
諸經品讀李永賢
國學十講黃濟
作家文化心態與審美精神的嬗變巫曉燕著
蒙學新讀吳宇清
多視角下的法國人文社會科學江小平
明清時代的農業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李文治
古代兵學文化探論田旭東著
文學革命與新青年傳播陳斯華著
流亡人生的邊緣書寫:多甫拉托夫小說研究程殿梅
語言的困境與突圍——文學的言意關係研究張茁
信仰的構建與解讀:宗教與美國外交楊衛東
哲學的童年:西方哲學發展線索研究楊適
金聖嘆全集(全6冊)[明]金聖嘆
羅汝芳集(全兩冊)(陽明後學文獻叢書)董平整理
聶豹集吳可為
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錢明
鄒守益集(上下)董平
梁代陵墓考六朝陵墓調查報告張璜
六朝事蹟編類 六朝通鑒博議李燾
王符評傳劉文英
趙翼全集(全6冊)[清]趙翼
六朝家族王永平
六朝政區胡阿祥
六朝政治編委會
六朝經濟編委會
古代百科學術與中國思想的發展蔣廣學
金文釋讀與文明探索趙平安
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徐志嘯著
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劉濤
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朱關田
中國書法史:元明卷黃惇
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劉��
中國書法史:兩漢卷華人德
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叢文俊
王世襄傳張建智
晚明商業出版郭孟良
神格與地域:漢唐間道教信仰世界研究劉屹
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間(1843-1949)王敏
北京信札:特別是關于慈禧太后和中國婦女-"西方人看中國"文化游記(美)康格
天國之花——瘟疫的文化史唐納德
長恨歌考論王萬嶺
中國政治[美]詹姆斯‧R‧湯森  布蘭特利‧沃馬克
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
現實主義的限制(美)安敏成
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美]愛蓮心
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美〕任達著:李仲賢譯
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周錫瑞
中國的現代化(簡體書)(美)羅茲曼主編
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美]本傑明
最後的儒家艾愷
明清性靈邱江寧評注
儒佛道修持實踐與核心思想探源徐兆仁
千帆詩學程千帆
晚清小說史阿英
敘事的神話:晚明敘事的現代性話語建構譚佳
中國現代文學的身體闡釋李蓉
李白的身世婚姻與家庭范震威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馮友蘭
文宗書韻:文宗閣與四庫全書徐蘇
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修訂版)黃進興 著
陳三立年譜馬衛中
洪業--清朝開國史[美]魏斐德
中華帝國的法律[美]D‧布迪C‧莫里斯
朱熹的思維世界(美)田浩
中國美學問題(美)蘇源熙
天潢貴胄:宋代宗室史〔美〕賈志楊著:趙冬梅譯
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美]史華茲
中國人的幸福觀(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德]鮑吾剛
儒教與道教(簡體書)馬克斯書伯
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王斯福
西學東漸與中國事情(日)增田涉
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美]郝大維 安樂哲
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的華北農村[美]杜贊奇
翻譯的傳說:中國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不祥
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美)賀蕭著;韓敏中,盛寧譯
中國社會史(法)謝和耐
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美]伊沛霞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簡體書)郭穎頤
孔子:即凡而聖(美)芬格萊特著;彭國翔等譯
近代中國的犯罪懲罰與監獄[荷蘭]馮客
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27-1937史韋美
李清照集箋注[宋]李清照
謠讖與北朝政治研究
三十國春秋輯本(清代)&#27748;球
兩宋社會經濟研究葛金芳 著
六朝政權與長江中游農業經濟發展方高峰
佛教史杜繼文
遺山樂府校注(金)元好問撰;趙永源校注
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全3冊)王英志等編
古書虛詞通解解惠全
近現代轉型期中國文學論稿付建舟著
中國戲曲的雙重意義閾:陳維昭古典戲曲論集陳維昭
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胡建次著
我的書齋黃裳
唐詩鑒賞大辭典(彩色版)楊旭輝
中國古代邊塞詩史(先秦—唐)(L)任文京
隨心隨性 隨情隨緣——袁枚詩學研究沈玲
中國全史 軍事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科技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經濟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宗教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政治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文學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教育卷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 思想卷史仲文,胡曉林
金陵待怔錄(明)吳應箕
隨園食單(清)袁枚
客座贅語(明)顧起元
金陵歲時記清 潘宗鼎
洪武京城圖志明 禮部篆修
中古漢語論稿王雲路
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新編諸子集成)[清]王先謙
登真隱訣輯校(梁)陶弘景
古代漢語教學參考許征主編,胡安順審定,許征、李志忠、宋曉蓉編著
大明混一圖與混一疆理圖研究:中古時代後期東亞的寰宇圖與世界地理知識劉迎勝
江淹年譜丁福林
中國古代音樂史藍玉菘
世說新語箋疏(全三冊)余嘉錫箋疏 周祖謨 餘淑宜 周士琦 整理
相聲溯源(增訂本)精侯寶林、薛寶琨、汪景壽、李萬鵬著
鮑照研究丁福林著
八股文史孔慶茂
周季編略[清]黃式三撰
評彈小辭典吳宗錫(主編)
道教小辭典鐘肇鵬
制禮作樂:先秦儒家禮學的形成與特徵張煥君
東坡題跋校注(宋)蘇軾
山谷題跋校注(宋)黃庭堅
莊子研究張采民
詞的結構、功能與語文辭書釋義蘇寶榮
南大戲劇論叢(陸)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
儒家政治理論及其現代價值傅永聚 任懷國著
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田余慶
甌北詩話趙翼
藝苑卮言王世貞著陸潔棟周明初批注
康熙與清初文壇黃建軍
意志及其解脫之路   叔本華哲學思想研究黃文前
圖騰與中國文化何星亮
麗人行----民國上海婦女之生活卓影
黨員、党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王奇生
明代後期社會轉型研究張顯清 主編
文化視角下的元雜劇徐雪輝
易學象數論(外二種)--易學典籍選刊[清]黃宗羲撰,鄭萬耕點校
林徽因詩文集林徽因
明清時代東亞海域的文化交流[日]松浦章
論現象學流派(法)利科
跨國語境下的美洲華裔文學與文化研究程愛民
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奧古斯丁與托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研究黃裕生
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美]杜贊奇
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加]蔔正民
國學讀本徐宏力
中國哲學十講李石岑
中國仕女畫藝術史王宗英
明清俗曲流變研究徐元勇
傳統本體論哲學批判--對馬克思哲學變革實質的一種理解楊學功
比較倫理學黃建中
左宗棠在甘肅馬嘯
百年記憶:民謠里的中國田濤
清代駢文理論研究呂雙偉
唐非唐:中晚唐的風流與陰謀宗承灝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1840-1949)新版俞玉姿
古代小品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紡纂中心
中國現代小說史書寫研究徐敏
李紱與清代陸王學派黃進興
中日《三國志》今譯與中古漢語辭彙研究倪永明
學統(清)熊賜履
民族大遷徙安介生
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美】高彥頤
古都與城市張曉虹
讀陶叢稿鄧瓊
徐中舒先秦史講義徐中舒
蒙文通中國古代民族史講義蒙文通
元代地方精英與基層社會:以江南地區為中心蘇力
唐代州級官府與地域社會夏炎
唐代縣官與地方社會研究張玉興
明代省鎮營兵制与地方秩序肖立軍著
帝國尚飲:元代酒業與社會楊印民
中國宗族制度與譜牒編纂馮爾康
呂氏春秋思想新探王偉著
經濟、社會與國家--歷史唯物主義視域內的社會變遷王中汝
朱光潛傳王攸欣
古代羅馬史(上下)科瓦略夫
晚明旅遊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區為中心魏向東 著
華文文學與文化政治劉小新
與神對話:一部非同尋常的對話錄[美]尼爾&#8226;唐納德&#8226;沃爾什
慶防記略校釋清 惠登甲撰 馬嘯校釋
蘇州農戶兼業行為研究陳曉紅 著
中國近代慈善事業研究--以晚清江南為中心王衛平 著
思孟之間儒學與早期易學史新探陶磊
中國古典說服傳播範式及隱喻敘事研究馬蘭洲
東坡易傳(宋)蘇軾
張澍研究崔雲勝
史記編纂學導論(簡體書)趙生群
理解國學康橋
瑰奇清雅:道教對中國繪畫的影響胡知凡
中國民俗學通識趙杏根
隨園詩話袁枚

民主理論的批判與重建—哈貝馬斯政治哲學思想研究

 

熊十力本體論哲學研究(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郭美華
中國哲學史新編(上中下)馮友蘭
中國近代人學與文化哲學史尚明
中國人的思維批判:導致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的思維模式楚漁
陳獨秀思想論稿馬連儒
近思錄研究(J)姜錫東
禮治之道--漢代名教研究張造群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張昭軍
西學東漸研究 第一輯  西學東漸與中國社會現代化中山大學西學東漸文獻館
周易集解篡疏[清]李道平
日本中國學述聞王曉平
近代中國學術思想桑兵等編
思問錄 俟解 黃書 噩夢[清]王夫之著,王伯祥點校
國學常識曹伯韓
焚書 續焚書中华思想经典[明]李贄著,張建業譯注
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增訂本)王學典、孫延杰、李梅著
中國學文藪(日)狩野直喜
作為方法的中國(日)溝口雄三
湯用彤學記湯一介
周易經傳美學通論張錫坤
大家國學.聞一多聞一多
喪家狗:我讀論語(修訂版)李零
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李安宅
近世中國學術思想抉隱嚴壽澂
哲學視閾中的文化現代性鄧永芳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簡體書)郭穎頤
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27-1937史韋美
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美]蕭公權著;汪榮祖譯
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再版)[日]島田虔次
義理學十講綱要-張君勱儒學著作集張君勵
儒家哲學之復興張君勱著
章太炎思想研究姜義華
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陳平原
一體萬化----陽明心學的美學智慧潘立勇
後蒙如何起死回生:現代中國知識份子的思想困境許紀霖
域外漢籍研究論集張伯偉
孔夫子與現代世界陳來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輯廖名春
古今中西交匯處的近代學術李帆
晚清學術文化新論史革新
中國知識分子十論許紀霖
宋明儒學論陳來
日本近代知識份子的中國觀——中國通代表人物的思想軌跡劉家鑫
生命理境與形而上學﹕方東美哲學的闡釋與批評(簡體書)李安澤
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劉國民
魏源人才倫理思想研究黎池
毛詩正義研究韓宏韜 著
日本中國經學研究三種(全二冊)
第二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賈磊磊 孔祥林
華裔漢學家周策縱的漢學研究王潤華
漢學家理雅各傳(英)理雅各 著
古學經子:十一朝學術史述林王錦民
清代中期易學汪學群 著
學術探求與春秋大義:魏源詩古微研究曹志敏著
中國歷代思想家(全十四冊)臺灣中華文化總會
帛書要篇校釋劉彬著
道觀念的發生:基於宗教、知識的視角劉剛著
船山易學王夫之
東西交流論譚(二)黃時鑒
周禮注疏(全三冊)鄭玄
南北朝經學史焦桂美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高瑞泉 主編
馬一浮儒學思想研究陳銳
張載的思想(1020-1077)(美)葛艾儒
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丁四新著
中國傳統類比推理系統研究周山
四書五經鑒賞辭典(增補本)(第二版)施忠連主編
周易卦爻辭新解許欽彬
現代新儒學文化視野中的梁實秋(文史哲博士文叢)劉聰
魯迅與魯門弟子耿傳明
章太炎與章門弟子劉克敵
幽夢影孫寶瑞 注譯
龍文鞭影張萬鈞 韓富榮注譯
中國儒學史(隋唐卷)許淩雲
宋元明清思想史綱譚丕謨
中庸的時間解釋學
理解國學康橋
國學與現代學術馬克鋒
國學與民族國家幹春松
國學述聞章太炎
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楊國榮
經學與中國哲學蔡方鹿
圖說漢學史劉正
章門弟子與近代文化盧毅
國學問答(民國)張景博 黃筱蘭 編著
浙江精神之哲學本源董平
阮元年譜王章濤
易經占斷學徐芹庭
兩漢京氏陸氏易學研究徐芹庭
增廣賢文解讀李正堂著
大師章太炎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研究安敏
四書古人典林(清)江永原
元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陳穀嘉
反本開新:湯一介自選集湯一介
晚明文人思想探析:《型世言》評點與陸雲龍思想研究*雷慶銳
許衡的理學思想與文學王素美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論稿王傑
先秦道德生活研究張繼軍
天籟之音‧源自何方:莊子的無心之言與海德格爾的不可說之說那薇
儒學革命: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林安梧 著
孟子正義(上下)[清]焦循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
老子指歸——道教典籍選刊[漢]嚴遵著,王德有點校
韓非子集解王先慎
管子校注(全三冊)黎翔風撰;梁運華整理
莊子哲學新探——道、言、自由與美徐克歉
禮記.孝經胡平生
莊子義集校[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
呂氏春秋集釋(上下冊)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
韓子淺解梁啟雄著
呂氏春秋張雙棣
商君書石磊
老子還原楊義著
莊子還原楊義著
現代理學:從自然到自覺之路胡克敏
儒家思想的轉型與展望劉述先
閩台儒學源流陳名實
王弼《老子注》研究[德]瓦格納
解釋的轉向與儒學重建高青蓮
仁學解釋學——孔孟倫理學結構分析李幼蒸
儒學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上下卷)李幼蒸
陽明學與當代新儒學劉宗賢
黃宗羲與清代浙東學派吳光
劉宗周與蕺山學派何俊
論語疏解黃克劍
萬木草堂口說(外三種)(清)康有為
朱熹哲學十論蒙培元
清代《孟子》學史大綱李暢然
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楊立華
中國儒學史·現代卷胡軍
中國儒學史(隋唐卷)陳啟智
中國儒學史·兩漢卷許抗生
中國儒學史·先秦卷王博
董學探微周桂鈿
先秦諸子與古史散論楊釗
先秦諸子思想研究朱志凱
黃老道探源
神:從莊學到詩學衛朝暉
道家道治思想研究唐少蓮
道學通論(2009年修訂版)胡孚琛 著
儒教研究(總第一輯 2009年卷)盧國龍 主編
老子思想與人類生存之道    趙保佑   
諸子與理學蔣伯潛
陳澧集(全六冊)[清]陳澧著 黃國聲 主編
孝經注疏[唐]李隆基
道學之形成[日]土田健次郎
魏晉風度及其他魯迅 撰
儒家哲學研究:問題、方法及未來開展劉述先
清代學者象傳研究何奕愷
中說譯注(諸子譯注叢書)張沛 
儒風華雨潤異域施忠連
文明薪火賴傳承郭齊家
成人之道唐凱麟
從"禮樂崩壞"到"克己復禮"-周室衰亂與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張德蘇
呻吟語張民服 周軍玲 王珊珊 注譯
氣論與仁學李存山
尉繚子 吳子徐勇
列子陳水云等著
中國哲學的歷程劉學智
儒學道統與晚清社會制度變革石文玉
儒教與道教(SKZ)[德]韋伯
朱熹的宗教思想(加)秦家懿著,曹建波 譯
宋明理學(第二版)陳來
莊子雪陸樹芝
道的傳承:朱熹對孔子門人言行的詮釋劉貢南
莊子與中國美學劉紹瑾
莊子思想新探賈順先
陽明學刊 第五輯張新民
涵泳儒學牟鐘鑒
莊子自由思想研究曹智頻
大家國學.魯迅卷魯迅
大家國學.朱自清卷朱自清
大家國學.梁啟超卷梁啟超
國學大師說國學章太炎
經子解題:國學名家選粹呂思勉
周氏兄弟與浙東文化顧琅川
中國近現代儒學史程志華
中國人的思維批判(第2版)楚漁
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
西學東漸研究.第3輯中山大學西學東浙文獻館
中國學術(第28輯)劉東 主編
珞珈中國哲學:傳統哲學的魅力蕭漢明
陸九淵集[宋]陸九淵著,鐘哲點校
毛奇齡易著四種(清)毛奇齡
初潭集李贄
生命的哲----莊子文本的另一種解讀李振綱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插圖本)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泰州學派的精神世界與鄉村建設宣朝慶 著
經學通論馬宗霍
周易程氏傳--易學典籍選刊[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日)溝口雄三
多元範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吳根友(主編)
中國哲學十講李石岑
儒家與近代中國(英)莊士敦
梁啟超講國學(大師眼中的國學)梁啟超
國學入門(修訂本)孔詳驊
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陳勇 謝維揚 主編
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第二版)張榮明
論語的公理化詮釋甘筱青
陳獨秀思想評傳祝彥
李大釗思想評傳劉建軍等
清代經學史章權才
論可能生活(修訂版)趙汀陽
人生哲學鄔昆如
國學詞典謝謙
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桑兵
國學入門朱維煥
國學詞典謝謙
李里講國學:大眾子學李里
道論楊國榮
學術與人生胡顯章
牟宗三哲學與文化論集牟宗三
中國近代學術史麻天祥
中國經學史十講朱維錚
近代新學的價值世界周海春
道學健心智慧——道學與西方心理治療學的互動研究呂錫琛 等著
先秦諸子與史學林曉平
王應麟與中國傳統學術形態嬗變錢茂偉著
從傳統到近代:晚清浙江學術的轉型汪林茂著
郝敬思想研究董玲著
國學的歷史桑兵
漢學研究 第十三集閻純德 主編
漢宋易學解讀余敦康
經與經學蔣伯潛
致用與重構的二重變奏:清末民初倫理道德近代嬗變研究趙炎才著
國學聞見錄東方喬
錢鍾書與近代學人李洪岩
學境——二十世紀學術大家名家研究編委會
馬一浮六藝一心論研究鄧新文
中國哲學與文化復興詮論鄧立光
中國思想史研究[日]島田虔次
國粹菁華(全二冊)韋?編著
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郭湛波 撰
馬一浮思想新探——紀念馬一浮先生誕辰125周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吳光 主編
尚書古文疏證(附:古文尚書冤詞)(全二冊)[清]閻若璩
經學義理(中華學術叢書)鄧國光著
國學與紅學劉夢溪著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馮友蘭
國學十講黃濟
國際漢學 第二十一輯張西平
小窗幽記清風 注譯
春秋繁露葉平注譯
易經與現代生活劉君祖
神諭︰東西方易卜術揭秘坦普爾
國學概說陳璧耀
當代歐美漢學要著研讀宋莉華
中國評論(1872—1901)與西方漢學王??
近現代國學資料叢書.國學問題爭鳴集(1990-2010)梁濤
科學的形上之維——中國近代科學主義的形成和衍化楊國榮
邵雍易學與新儒學思想研究宋錫同
孝經集注述疏——附讀書堂答問周春健
東方學術論壇.第三輯(2010)金基石(主編)
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劉笑敢主編
周易探源(增補版)宋多魁
宋教仁思想研究遲雲飛
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崔根德著
國學入門(民國)蔣梅笙 著
國學概論(民國)馬瀛 著
周秦兩漢五十三家易義徐芹庭
易經五行災異說(附六書注)徐芹庭
知識與存在:對中國近現代知識論的存在論考察貢華南
乾坤衍熊十力
清代揚州學記張舜徽
國學答問(圖文本)張振鏞
弟子規孝經解讀 葉平注譯
當代海外中國研究.第一輯程洪
清代今文經學的興起黃開國
東西方文哲劄記王熤
王船山禮學思想研究陳力祥
爾雅集解(清)王闓運
命運預測與中國智慧康韶傑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研究孫德玉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李明輝
法家以法治國思想研究時顯群
儒學在中國近代的命運張錫勤 著
先秦秦漢德治法制關係思想研究關鍵英
順物自然:生態語境下的莊學研究王素芬
楊雄與太玄研究劉韶軍
儒學----歷史、思想與信仰文史哲
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新編諸子集成)[清]王先謙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岑仲勉
春秋繁露義證編委會
鹽鐵論校注:定本(上下)(漢)桑弘羊
太玄集注[漢]楊雄
韓非子還原楊義著
陽明先生集要(上下)[明]王守仁
孔門理財學陳煥章著,韓華譯
墨子城守諸篇研究史黨社 著
論語歧解輯錄(上下)高尚?
墨子還原楊義著
論語新注新譯:附主要字詞、人名索引杜道生
孟子譯評劉兆偉著
儒家政治理論及其現代價值傅永聚 任懷國著
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增訂本):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楊念群
儒家與啟蒙:哲學會通視野下的當前中國思想丁耘
論禮的精神劉惠恕 著
莊子的文化解析葉舒憲著
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梁濤
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楊國榮
東亞陽明學(韓)崔在穆
王陽明與道家道教朱曉鵬
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陳永革
江右王學通論徐儒宗
浙中王學研究錢明
泰州學派研究吳震
孟子性善論研究(修訂版)楊澤波
孔子改制考康有為
新學偽經考(清)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外一種)康有為
由命而道:先秦諸子十講(修訂版)黃克劍
先秦兩漢兵學文化研究黃樸民
理學綱要呂思勉
天命:之謂性!片讀中庸伍曉明
仁禮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釋與重估梁家榮
中國儒學史·近代卷張耀南
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李中華
揚雄及其太玄李景林
韓非子的政治思想蔣重躍
耶儒倫理比較研究:民國時期基督教與儒教倫理思想的衝突與融合郭清香
王充新八論續編鄧紅
古代兵學文化探論田旭東著
道家政治哲學研究梅珍生
中國儒學(第六輯)王中江等主編
澤水草木 恩至水土喬清舉
長短經劉國建 王雪黎 劉華 注譯
傳習錄于自力 孔薇 楊驊驍 注譯
近思錄查洪德 注譯
古文孝經解讀邢祖援
中國歐洲的樣板啟蒙時期儒學西傳歐洲
諸經品讀李永賢
蒙學新讀吳宇清
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楊國榮
孔子的樂論江文也
韓國江華陽明學研究論集鄭仁在
孟子章句講疏鄧秉元
先秦諸子與理學蒙文通
儒教與道教(最新修訂版)(德)韋伯
陸象山教育學說餘家菊
傅子評注(晉)傅玄
吳澄理學思想研究吳立群
大家國學.傅斯年卷傅斯年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李明輝
現代國學大師學記卞孝萱
津田左右吉研究劉萍
明清哲學與中國現代哲學諸問題吳根友
天‧人‧際:對王船山的行而上學闡明劉梁劍
儒教與道教(簡體書)馬克斯書伯
學者的師承與家派王曉清
國學治學方法杜松柏
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增訂版)彭林
郭象與魏晉玄學(第三版)湯一介
程頤易學思想研究姜海軍
章太炎主體性道德哲學研究張春香
六藝與詩----馬一浮思想論衡劉煒
近代經學與文學劉再華
公羊學與漢代社會童翊漢
清代以來的學術與思想論集史革新
國學研究論稿[非]陳永栽 黃炳輝
顏李學的形成與傳播研究王春阳
國學常識:曹伯韓曹伯韓
方以智與明清哲學蔣國保
國學與近代經學的解體陳壁生
經學博採錄桂文燦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黃俊傑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楊儒賓
忘與亡:奧地利漢學史傅熊
家學與師承——著名學者談治學門徑張世林
家學與師承----著名學者談治學門徑(第三卷)張世林
家學與師承----著名學者談治學門徑(第二卷)張世林
劉咸炘學術論集‧哲學編(上)劉咸炘
劉咸炘學術論集‧哲學編(下)劉咸炘
劉咸炘學術論集‧哲學編(中)劉咸炘
王符治道思想研究方軍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
魏源思想探析(簡體書)李素平
冒鶴亭京氏易三種冒廣生撰述;冒懷辛,毛景華整理
近代中國的學術傳承王明德
大師的國學課學養齋編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黃俊傑
王弼玄學的人文智慧胡海
天不變道亦不變——老子縱橫談劉長允 著
荀子版本源流考高正
莊子研究張采民
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美]愛蓮心
朱熹的思維世界(美)田浩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劉笑敢
先秦諸子經濟思想的生態學闡釋趙麥茹
解讀《推背圖》沈如泉
王陽明全集(全三冊)吳光、錢明、董平等撰
漢唐孟子學述論——中國典籍與文化研究叢書(第三輯)李峻岫
李紱與清代陸王學派黃進興
學統(清)熊賜履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張崑將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京)(美)列文森
呂氏春秋思想新探王偉著
莊學史略方勇
儒學與經學探微黃開國
國朝漢學師承記 附國朝經師經義目錄 國朝宋學淵源記[清]江藩著,鐘哲整理
清代公羊學(增訂本)陳其泰 著
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簡體書)張灝
注釋 論釋 ;還是創構---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劉笑敢
本體之思與人的存在——李澤厚哲學思想研究錢善剛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家易學徐芹庭
劉咸炘學術思想研究周鼎
中國歷史宿命論研究-推背學概論苗元一 著
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文學篇陳明姿
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高明士等
日本漢學研究初探張寶三等
古代防御軍事與墨家和平主義-《墨子‧備城門》綜合研究秦彥士
商君書雜指蔣禮鴻
感悟莊子:“象思維”視野下的《莊子》王樹人 李明珠
先秦仁學思想研究[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
魏晉儒學新論郝虹著
中國人的第一哲學:對莊子重要篇章的再解讀馮治庫著
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黃俊傑
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黃俊傑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
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陳瑋芬
經學通志錢基博
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張崑將
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張寶三 等
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高明士
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鄭吉雄等
莊子新義曹慕樊
朱熹的終極關懷趙峰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高明士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高明士
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楊祖漢
經學、政治與現代中國洪濤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李明輝
尚書鄭王比義發微史應勇
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思想文化篇
道家與漢代士人思想、心態及文學陳斯懷
從《身-體》的立場看王陽明《萬物一體》論陳立勝
先秦儒家道德論許建良
易圖象與易詮釋鄭吉雄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黃俊傑
經學以自治--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劉少虎
哲學與哲學史之間--馮友蘭的哲學道路鬱有學
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高明士等
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鄭吉雄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黃俊杰

張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