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1 00:39:26GeLo

萬人迷三寶 VS 金牛座燕王


1371年,三寶太監鄭和出生。

鄭和有阿拉伯血統,其家族姓氏轉為漢文為「馬」,全名便叫馬三寶。他本住在雲南昆明,出生時,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當他十歲時,大明軍隊攻打雲南,他很不幸地被俘虜,並且成為了閹人。後來,他被送進明太祖四子朱棣的府內當差。

三寶不幸中的大幸就是:至少跟對了主子。

金牛座的朱棣被封為燕王,從二十歲開始就鎮守他的封地——北方要塞北京(再往北就是蒙古貴族的勢力範圍,多險惡的環境啊,但燕王也是不好惹的。)這一守,守了快二十年,守到長兄朱標早逝,守到父王駕崩,守到其他兄長辭世,守到他姪子登基成了建文帝。二十年的歲月,燕王成了四十不惑的中年人,至於三寶也成了相貌堂堂、體格偉岸的二十九歲壯漢。三寶沒白跟了主子,沒白跑了馬,在這軍事重鎮,也聰明曉曉,懂得兵學打戰,但久不久,大事來了。

建文帝跟他的臣子商議要撤籓。這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他那些叔叔輩份的籓王太可怕(燕王最顯眼,他是藩王之首),不講輩份,光年紀就比他大,最恐怖的是,一個個手上都有軍隊,哪天想造反怎麼辦?所以,撤藩吧!一舉收回他們的軍政、財務、人事三權吧!(簡稱裁員。)

這事情打草驚蛇,傳到燕王耳朵裡,這簡直只能說:這口氣,老子嚥不下!老子日也操,夜也操,忙著三餐加宵夜操兵演練鎮守宗土社稷時,你個乳臭腥濃的小兒還不知在哪個坑!你親爹也就是我大哥若沒早死,若沒那老舊到掉牙的宗法制度擋著我爹就是你爺爺,哪裡輪得到你今日喊:裁員!事情不是這麼幹的!你敢這麼想,就別怪我作絕,把你從南京的董座位子上拉下

顯而易見的,撤藩就是失業,燕王面對中年失業危機,自然要設法化危機為轉機,於是,他決定以「清君側、靖內難」為由,烽烽火火出兵,說是要殺掉那些在皇帝耳根旁碎嘴的臣子,但其實也就是直接跟你這侄兒皇帝面對面,來場男子漢的決鬥。這場決鬥,三寶也沒缺席,還幫主子立下大功勞,就此風風雨雨、刀光劍影又三年,燕王在抄殺一大票臣子後,升官了。(就說了作絕,抄九族,尚且不夠,外帶門人一族,通殺。是為誅十族。)

燕王的名片,且慢,先將名片上的血跡擦一下,他的名片改成:明太宗(董事長暨執行長),大明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名稱:永樂(有沒有真的好歡樂?)題外話,很久的後來,他的兒孫晚輩也不是蓋的,還幫他追改了個廟號:明成祖,這幾乎是他個人專用的廟號,不怕發生類似與人撞衫的情事。立了功勞的三寶也升官了,還被賜姓改名為:鄭和(這大概也有點紀念某某地某某戰役的榮耀意思)。

至於被拉下董座的建文帝呢?明代文獻裡有個說法是,這一拉,他被拉到水裡,出逃海外了,所以才有後來三寶出海是為了找人的說法。(另外的說法是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亡,炆的意思則是以微火炖食物或熬菜.....再另外的說法是下落不明當和尚....)


燕王升官後,真罩子不是假的,永樂品牌讓人餓了有飯吃,政經穩定妥當。總得提到那二十年的鎮守北方要塞,也非假的,牽來往返,就此也訂了個十八年遷都計畫,浩浩蕩蕩營建新的辦公大樓群,然後再編編大型百科全書,當然取名叫《永樂大典》,畢竟這有個「盛世修書」傳統嘛!別讓人說沒有文藝氣息。緊接著,這企業品牌當然要與國際接軌,要往海外發展,要讓人看看我有多威、有多強,於是,三寶成了開拓海外市場的不二人選!(這除了受到信賴之外,大膽胡亂猜測也與是他血液裡的航海家氣魄有關。)

不是說這三寶是個陽剛型男嗎?魅力之大,也要試舉例證明之。話說,這燕王要派三寶去開拓海外市場,就把要臣找來問問意見,這要臣說很好!很好的理由不是什麼他懂什麼、會什麼,而是:「我看三寶呢,人聰明、長得又帥(羞),簡直沒人能贏過他嘛!而且我觀察他氣色喔(羞),真的覺得他可以勝任海外地區負責人的職位呢!(握拳)」於是,萬人迷三寶就在粉絲「聰明長得帥」的推薦下,走馬上任。

盤點業績,三寶開拓了三十餘國的貿易市場,幫燕王的公司賺了大把鈔票,恰恰拿去填營建工程款、外交事物公關、軍機國防的錢洞。

「這萬人迷三寶好樣的!」起初,燕王跟要臣看財務報表時,看的都挺樂的,還有賺呢!後來,在三寶第六度載譽歸國後,燕王第五次說,他要騎馬去找蒙古部族打架,要臣真是無奈到極點!你還打?你再打下去,錢會花光光喔,錢花光光就會窮喔,窮了大家就不爽,一不爽,別說拿鋤頭了,菜刀水果刀也能當武器!還有,請記得,你六十四歲了耶!

非常誠懇務實的提醒與建議,燕王聽了以後,只說: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我要騎馬去找蒙古人打架!

董事長暨執行長都這麼說了,也只能讓他去了。但願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不幸的是,看來沒打贏,更不幸的是,燕王在回家的路上,駕崩了。這一年,三寶五十三歲,親身為曾在北地冰雪中策馬奔馳的燕王送葬。長陵裡躺著一個死去的燕王,長陵外,活著的三十多名妃嬪宮女也被逼著殉葬。

歷來墓墳塚,衣冠骨肉血。

三寶,燕王這一生最信賴的內臣,隨著主子的辭世、新董座的上任,沈寂了六年。六年後,第七度出海,死於海外。

PIC:Mapping Globalization __Image:Voyages of Zheng He 1405-33.jpg


■ 按:故事停在1433年嗎?也不全然如此。2010年,有個人對這一對君臣的故事感到有興趣,於是,就寫了這篇既不嚴謹又閒扯的腦內補完文章,當作紀念。





上一篇:禁斷之愛—Byblis

下一篇:空間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