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5 23:00:31雞翼

轉載:《道德高地的虛妄(一)》中大學生報粗口標題風波

文筆好是一回事,滿腦歪理又是另一回事。
根據下文作者〔中大學生〕的意思,我們可以在報紙上公開回應,大字標題:
「屌!這仆街作者還真是他媽的聰明,好撚能言善辯。他母親能生這樣的兒子,還真是家山有福!」

轉載:
道德高地的虛妄
答一眾對學生報粗口標題的詰難
文︰中大學生報

十月二十七日,《明報》報導《中大學生報》中有粗口諧音標題,引起校內同學不滿,亦引述了一些社會人士對本報此舉的批評。我們基本上可以將這些責難歸納為五大類:

(一) 粗口字眼帶有侮辱性
(二) 粗口字眼不尊重
(三) 粗口字眼有性騷擾的成分
(四) 可以有其他字眼代替
(五) 低俗粗鄙

學生報基本上完全不同意以上的責難,也因此認為毋須道歉。現謹將理據闡述如下。
詞義須置於具體語境下理解
首三項的批評大致均是依循這樣的思路:
粗口字—→粗口—→不好(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等等)

本報認為這種思路是錯誤的,因為字詞的意義有需要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普遍來說,一個字或詞語在每一個別場合的語義至少決定於兩項基本因素︰所謂本義——例如字典裏可翻查到的解釋(但字典作為標準語言的維護者,難免行使著極挑剔以至脫離現實的過濾機制),和語境——即上下文。某些字詞,如專業名詞,其語境對該字詞的影響會較少,基本上大部分場合以所謂本義解釋便可。但「撚」字所指涉的粗口字,其中一項重要解釋為無特定意義的情緒流露(這種用法雖然十分常見,但亦因相當「粗俗」,且全無經典性,中文字典難免拒絕承認),而此中之「無特定」,則正正待特定於語境。要澄清的是,我們無意否定所謂本義的基本解釋功能,我們一再強調的觀點,不過是其應用場合與方式必須同時考慮到上文下理;而一眾反對者的想法中流露的不辯自明的、一刀切的、唯本義式的解讀視角,正正就是我們於這場小風波裏嘗試提出挑戰、嚴正迎擊之處。

承上,所謂「粗口字」的其中一種用法,就是要表達某些情緒;而對於該字的理解必須要透過其語境去理解。換言之,粗口字須在一定的語境下才能產生「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等意思。反過來說,一些普通的字詞在一定的語境下也可有嚴重的侮辱性。我們這裏試舉數個例子來說明。

(一)甲剛寫完了一篇很長的論文,又寫得很滿意,於是對天說了一聲:「屌!搞掂!」
(二)某人於遊覽期埃及其間,見到宏偉得令人驚歎的金字塔,讚嘆道:「估唔到以前d埃及人咁撚勁!」

在第一個例子中,該粗口字旨在強調一種「終於完成了」的喜悅與滿足,而次例中的粗口則意表達了他對古埃及人的敬佩,兩者都肯定沒有「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的意思。

同理,一些很普通的字眼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表達侮辱或不尊重。例如攻擊別人身體上的缺陷,或是不理他人感受而強調他的一些弱點:

(三)某人帶著玩弄的態度在口吃的朋友前模仿其說話神態:「早…早…早…早晨!」
(四)一員戇直男生穿著新買的襯衣,手拿兩張入場券,盛意拳拳的邀請一位算有交情的女性朋友去一個聯校舞會,不料那女孩冷然奚落:「咪玩啦,好心你照下鏡先啦哥仔!」

可以想像,例三的說話對於一個口吃的人來說是相當侮辱的傷害,而例四中的女子無視朋友一番心意,直截地挖苦朋友的弱點,極盡不尊重之能事。

這些例子均說明:抽離語境來針對粗口字眼並聲稱「粗口字本身有甚麼意思」幾乎是沒有意思的。將我們的出版物不作任何遮掩、原標題掃描到報章上的傳媒,甚至必須回答︰如果語境不必被考慮,那麼你們有甚麼理由把那「撚」字施施然的印在報章上,而又不須附以任何申辯或解釋呢?

話說回來,首三個批評,就是預設了粗口字本身就有這些「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等負面意思——無論語境如何仔細的表明對讀者的尊重、而語調又如何理性。現在,讓我們將「撚」字放回具體語境;究竟標題「講普選?你講咩撚野呀——論普選理據,兼論代議政制之問題」,和整篇文章放在一起看的時候,有沒有批評者所說的意思呢?

原文標題的含義
整篇文章,希望提出三個很重要的問題。第一,「普選」本身是甚麼意思?有功能組別還可以算是有普選嗎?有團體票的情況下可以是算是有普選嗎?這些問題於作者看來,是含混不清,有待說明的。第二,普選的理據在媒體上有深入的討論嗎?第三,為甚麼一定要選舉?代議政制本身是否就是最好的政制?這個問題更幾乎未有討論。

而在嘗試回答這三組問題的同時,回望文章分析的背景,我們大抵會發現,當下香港社會的情形,正正就是︰很多人根本不曾真正明白普選為何這麼重要,也不白普選背後的種種含義,甚至會認為要爭取的人均在「搞搞震」。試想想,對於一個不大清楚實際上是甚麼、又不大清楚其中理據、兼且又鬧得滿城風雨的東西——普選,這些人可以抱有甚麼態度呢?當然就是相當不耐煩而又覺得無聊。這個標題,就是希望去捕捉及模擬這些人的這種心態;而該「撚」字正正就是要準確地展現出這樣的情緒。

真的有「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
那麼,這個標題有沒有帶有「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的意思呢?

從以上的闡釋中,我們可以大約理解此標題是在描述某些反對普選者的心態。那麼,這標題是在侮辱他們嗎?口吻是否有欠尊重?只要仔細思考,便會否定此說。結合正文,作者指出的是︰假使沒有清楚解答以上三個問題的話,出現這種態度非常自然。放回真實的情況裏看——社會上流行的媒體中對這三個問題並無深入討論,某些朋友會反對普選絕對不足為奇;甚至進一步說,即使贊成普選的朋友也為數不少,可是如果對此三個問題沒有深思,也是枉然的、不值得高興的。質言之,作者就是希望透過解決這三個問題來說明︰選擇應否支持普選或代議政制時,我們唯有付出認真而知性的態度,才能瞭解普選的意義、需要性及其限制。

由是而觀,只要細心地去解讀,顧及整個語境,便會發現作者毫無侮辱或不尊重他們之意;反過來說,如果換上另一個情境——於一個演講中,李柱銘細說關於爭普選的理由,然後在發問環節,某人帶著相當不屑的語氣,說出像標題一般的說話的話,這就是侮辱,這就是不尊重。但此句子作為涉事文章的標題的話,則很明顯沒有侮辱的意味。而我們認為標題裏沒有性騷擾的意思,也是同理。

能否用其他字詞替代?
關於第四點——即可以用別的詞彙代替「撚」字的提議——,假使如前所述︰以上的三項批評的站不住腳的話,此一「撚」字就根本沒有改變的需要。況且,作者由一開始便認為,沒有比這個標題更能表達那種神髓。「講普選,你講咩野呀」、「講普選,你講咩鬼野呀」、「講普選,你在說甚麼呀」……這些選擇在字面的意思上或許均與現在的標題差不多,但於展現那種不屑神髓的功能,卻顯然無法比擬。當然,不一定所有讀者都會認同作者的想法,畢竟各人的語文經驗繫於截然不同的成長境遇,同一個詞語在我們之間召喚出千差萬別的體會也是情理之常——這問題究竟迴避不了當中或多或少的主觀成分。但無論如何,在前述三項批評站不住腳的前提下,作者自然可以選擇最能表達其意思的修辭了。


低俗粗鄙?——其一︰階層標籤
或許有人會說:「說到底,用這些詞彙都是低俗粗鄙!大學生是不應該如此的!」

粗鄙、低俗是兩個稍稍不同的概念,但也大體相近,現姑且放在一塊討論。究竟粗鄙、低俗是甚麼意思呢?為甚麼用某些詞彙就會有粗鄙、低俗的指向?我們認為至少可有兩個理由。

第一,多數使用這些詞彙的人都是所謂的「低下階層」,他們往往予人粗鄙的形象,而其常常使用的語言——如粗口——也會因而與粗鄙的意味連結。

大體而言,「低下階層」就是指那些接受教育較少,不了解或不考慮一些所謂高尚禮儀與品味的階層。從一個略粗糙的理論角度出發,縱然我們嘴裡經常掛著「人人平等」又或「職業無分貴賤」等令我們感覺良好的口號,但我們還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標籤式理解︰例如我們會覺得律師大致是高尚的,而地盤工人則是粗鄙的。此方面的標籤之集合體就形成了一個文化層級的結構(cultural
hierarchy),而所謂的「低下階層」就是從這樣的一個框架下去理解。

文化層級本身有著一套意味好壞的判準;低下階層常用的,很多時候便往往會被認定成粗鄙與負面。而若將此判準放在社會意義之下,我們至少還可再思考,比對這樣的兩組結構︰一.法律條文或政府刊物的語言是高雅清潔的,粗口或廉價色情刊物的語言是粗鄙低俗的;二.李國能、余若薇、范太或殖民地時代高官的文化形象是高雅清潔的,地盤工人或貨車司機或賣魚旦阿姐的文化形象是粗鄙低俗的。而我們希望從此一比對提出的觀點則是︰這兩種結構某程度上的平行,並非出於巧合。進一步說,將粗口的使用或使用者線性地直指為粗鄙低俗,正正就是其中一種鞏固我們社會中整個嚴重失衡的權力結構的支援操作,也正正就是對當中之典型標籤(stereotypification)所潛藏的暴力的默許。

為甚麼會說這是一個失衡的權力結構呢?因為在這個社會中,某些人比另外一些人不合理地獲得異常多的優勢與權力。在先天資質與經濟的不平等的因素,以及後天的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催化下,我們可以理解得到這種情況有多麼自然,而又多麼不合理。試想像一個天資聰敏、家庭環境又好的小明,相對於一個較笨拙而又生於窮困家庭的小強︰小明可能只要付出相對地少很多的努力便可獲得不錯的成就。天資與經濟環境固然不能抹平,可是,即使撇除這些決定性的、無可改變的因素,文化層級的標籤卻在加劇這不合理的失衡。順延這個方向推測,小明最終可能會成為一位律師,而小強則也許會成為一名管理員。我們可以想像,小強是一個好好先生的機會,絕對不比小明低——幫助別人、為朋友兩脅插刀、愛護家人等等的美德絕對可以在小強身上實現。但不知為何,他的說話,縱然是頗有道理,但在他人心目中就總是沒有甚麼分量,而小明卻隨便說些話便會有顯得很有說服力;小強由小至大喜歡打乒乓球,被人譏為「大細路」,但自小隨父親打網球、打哥爾夫球的小明則被視為高尚;小強所慣用的「粗言穢語」常被視為粗鄙,每當他提起便被人回以白眼,小明的一口英語卻換來別人的肯定……我們認為,這?
ソ鴽C下階層不公平的例子實在多到無法數清,這些對於「低下階層」文化一刀切式的藐視實是對他們的自我認同,以及別人對他們的肯定都有莫大的影響,而因為身份的貶低會令到他們在為自己爭取支持及社會資源的時候處於一個頗不利的位置,例如小強在媒體面前表達自己對社會福利的意見,傳媒根本不會報導,就算會平常人可能也不甚重視;但假如是小明的話我們可以想像會是完全另一回事。如前所述,當我們依據文化層級的典型判準生活和相處時,所不得不面對的惡果,便是對低下階層的暴力的縱容與默許。真正反映個人修養的素質——就例如那些絕對有機會在小強身上體現的美德——就得不到其應有的判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