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1 12:36:19季節風

吳 園

原係明鄭時何斌的庭園,道光十年 ( 西元1830年 ) 鹽商吳尚新重建,
園亭之美勝甲全台。

日據時被徵購,建四春園旅社、圖書館,
面向公園路靠近民權路角落,於光緒間日人闢建「四春園旅社」
靠近民族路角落則建造圖書館
而面向民權路於宣統2年(西元1910)又建台南公館(公會堂 舊社教館今吳園館)於翌年元旦落成

舊台南市立圖書館成立前在民國8年9月13日,台南市財團法人設台南
圖書館附屬圖書館於吳園,因池畔狹窄難容多人閱覽,於民國10年3月1
日,地方名流辜顯榮(辜振甫的父親)慨捐日幣三萬元,選其側公園路與
民族路之交點(當時公園路60號),佔地約73坪的木造樓,並於同年10月
16日落成啟用,民國10年12月4日改隸台南市役所,改稱「台南市立台南
圖書館」,早期經由日藉館長佐滕矢等10人治理館務,民國34年台灣光復
始由國人自行管理,改名為「台南市立圖書館」

這三者的後院是相連著,今四春園旅社及圖書館均已拆毀,改為遠東百貨公司(現華納威秀影城)
獨留公會堂,及其後院,為碩果僅存的吳園庭榭。

歷史沿革

荷據明鄭時期 荷蘭通事何斌建一私人庭園為吳園之前身。

道光十年 (1830)
吳園創建,鹽商吳尚新所建。聘名匠,依地勢高低仿飛來峰築造假山,號
曰吳園。民間則俗稱樓仔內,為台灣四大名園之一。 「臺南州要覽」「古
今談」

明治三十二年(1898)
四春園已存在。日人向吳氏商借空餘房間,開設日式旅館。四春園為吳園
之一部份,非即為吳園。

明治四十一年 (1909)
官民集資倡建集會場所,吳氏受迫出讓祖產與日人。財團法人台南公館成
立。基地範圍東至大巷、新安橋,西至吳厝巷,南至枋橋頭街今民權路,
北至竹子行今台南醫院附近。

明治四十三年 (1910-1911)
吳園址新建台南公館,含本館及大食堂二部份。社團法人改制為財團法
人。本館48坪,大食堂104坪,建物共計229坪。敷地3160坪。

明治四十四年(1911)
私人御旅館(即四春園)於吳園西側高地建築和、洋客室20餘室。

大正七年 (1915)
公館外增建日本座敷家屋,可能為今日吳園池畔建築前身、能舞台、控
室、庭園亦大修築。大食堂增加表演廳功能。

大正八年 (1919)
台南圖書館設於吳園後部,隸屬財團法人台南公館,以池畔建築為館址場
所狹隘。

大正九年(1920)
公園路與民族路已開闢,公會堂與吳園敷地面積急遽縮小。

大正十二年 (1923)
財團法人解散,該館轉由市役所管理,改名為台南公會堂,仍為台南市唯
一集會場所。 「台南州社會事業概要」光復初期 由軍隊徵用接管,此時
稱中山堂,暫借軍人之友社與空軍新生社使用。歷經戰亂荒蕪不堪。

民國四十三年(1954-1957)
台南社教館開始籌備,開始基地整理及協調各單位搬遷。

民國四十四年 (1955)
新起陳列室一棟,原有建築物亭閣池塘均大肆修建,大會堂後方增建舞台
一座。


民國六十四年(1975)
原吳園東畔日式平房(育樂廳)拆除,新建設較大樓,整修吳園池塘、假
山。

民國六十四年後 (1975)
台南圖書館、四春園、舊市立游泳池售予遠百興建大樓。施工不慎震垮吳
園的傳統庭園建築,重建之吳園失去原有風味,因之地位漸而沒落。

民國八十三年 (1994)
台南社教館搬至五期重劃區新址,原址暫時空置。
 
民國八十四年(1995)
原址移交台南市政府,基地交由市立文化中心正式接管。府城藝文中心籌
建委員會、規劃委員會成立,規劃民間傳統工藝館,未能實現。
 
民國八十六年 (1997)
納入孔廟文化園區規劃案。

  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的東側庭園的一棵大樹下,立著幾塊上好由花崗
石所雕的墓碑,當中的一塊刻著「皇清誥授中議大夫刑部四川清吏司外郎
加四級勵堂吳公佳塋」,旁有石雕雲龍,以及石獅,頗有幾分氣勢。

  墓碑的主人,便是清代台南名園「吳園」的主人吳尚新。「勵堂」是
他的號。

  吳尚新的父親吳春貴,自嘉慶初年起,承辦台灣、嘉義兩縣的販鹽業
務,漸漸發達,店號「吳恆記」,址在枋橋頭 ( 今民權路、公園路口東北
角 ) ,所以人稱「枋橋頭吳」;後來他並分了一半營利給堂弟吳春祿,在
磚仔橋 ( 今府前路、永福路口北 ) 店號「吳昌記」,人稱「磚仔橋吳」。
至於自己的「吳恆記」,不久也交給吳尚新掌管。

  道光四年,由於鹽場遭暴風雨沖毀,所以新任的台灣知俯鄧傳安,命
吳尚新辦理洲南鹽場的遷建事宜。吳尚新將鹽場遷到現在的布袋,並改良
造築鹽攤的方法,對台灣鹽業及有貢獻,乃成為台南鉅富。

  清朝中葉,由於經濟富庶,文風鼎盛,許多豪門富紳紛紛開始建造大
宅巨院,而庭園建築也隨之興起。在此背景之下,枋橋頭的吳尚心亦興建
了「吳園」。

自明鄭以來經清領時期、日據初期,吳園所在位置正是府城街 區最繁榮的
商業街旁,它的亭台水榭、綠樹竹石,在熱鬧的市區中有如一角寧境樂
園。而今吳園所在的民權路沿線,也曾是也曾是台灣最早的夜市之一,代
表府城早期商業鼎盛的市街中心 ,當 時許多街巷便是以夜市所販賣的商
品來命名,如花街、鞋街、武館街、打鐵街、十三舖等等。日據後,這段
市街習稱為「竹 仔街」,依然是府城商業的重心。直到民國二十一年,日
本人在新闢的「末廣町」(今中正路)上建「五層樓仔」,吳園附近 才逐漸
沒落。

吳園是台南市自十九世紀以來,市區中心最重要的都市綠地

而台南公會堂則是市民意識中,公共集會、活動的代表,因此 吳園及台南公會堂代表
著都市居民記憶中的歷史意象,不但建 築本身活生生地說明了歷史,它的
空間、場所及周遭街區也給予人們無限的想像和歷史的呼喚。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台南市社教館遷至五期重劃區,各方對於 舊館的未來
有各種不同的意見,保留與拆除的意見相持不下,後來在台南市文化基金
會大力爭取下,決定予以保存並「再利用」。






西拉雅 2009-12-27 21:09:19

介紹很詳細!謝謝分想
台南市哪兒可找到吳家族譜呢

版主回應
吳園附近有另個古蹟
是吳姓大宗祠

是不是跟吳園有關就不知道了
我曾從祖父留下來的資料看過他們部份的族譜
2010-01-11 19: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