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0 11:01:55月樹

究竟有什麼關係

  像我這樣一個自由業者,在苦悶地拍蒼蠅時,偶爾會仔細閱讀報紙或新聞網上的大小新聞,同時不忘拿出放大鏡觀察文字底下的意識型態,而這些文字產生的笑料,往往讓我笑得無力舉起蒼蠅拍。
  譬如說,拉菲達使用的唇膏和手提包的顏色、衣裳上的圖案等等,與她的政治舉動有何關聯?如果只是抱著獵奇心態,表面地陳述所見的一切,卻無法深入解讀服飾的象征意義,便成了低俗趣味的傳播者。另一方面,女性政治人物的外在,總是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怎麼女人始終擺脫不了被觀看的命運?要不然,男性政治人物幾十年不變的髮型、不合時宜的領帶圖案、襯衫和西裝外套不協調的顏色,為何不成為獵奇的一部分?
  又譬如,一則報導「少女」(未婚的、青春的、純潔的美好形象)行劫的新聞引述了案發現場旁觀者的話:「少女才芳齡二十四歲,竟學人出來搶劫。」請問當劫匪的「合格」年齡應該是幾歲?男性當劫匪的年齡下限是否比較低一些?
  一名婦女遇劫後暴斃,與她的婚姻狀況有何關聯?新聞內容沒有提及這名婦女的死亡與婚姻狀況的因果關係,標題卻打出「失婚」二字。也許我們只能怪搶劫案實在太多,不得不以受害者的婚姻狀況辨別身分。
  以男性為主、女性為從的思維方式,確實深深紮根於大部分新聞從業員的腦袋上。大多數新聞主角或事件的發展,其實都與性別無關,但是這個社會已習慣以男性為中心,習慣從男性的立場思考,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性別差異顯現在新聞內容裡,甚至在標題上。太空船的「女船長」、被劫的「女東主」、被扣留的幾名「男女」……這些人的性別都莫名其妙地被突顯了,而我們卻無法從字裡行間挖掘,這究竟與新聞事件有什麼關係。

上一篇:大便是美?

下一篇:下人與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