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3 18:07:34阿心
法蘭克福學派時代
近幾年在台灣,無論打開電視或是翻開報紙,政治新聞似乎都比連續劇更容易吸引閱聽人的注意,它們的情節充滿想像空間,常有離奇之事發生,宛如神魔混戰。
台灣的政治表演文化從十多年前的立法院武打時期(很抱歉不是武俠),便已盛行,想當初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的狀況,令人不禁懷疑朝野之間的對峙其實是幫派惡鬥。此後,各政治團體又祭出基本功夫流淚、下跪,以及性緋聞/醜聞、全民動員、抹黑、爆料等奇招,來吸引觀眾注意。長久以來政治表演形式的演變,實是菁英政治崩盤過程的良好觀察點。
從群體鬥毆到個人胡亂爆料,從政黨之間的政見攻防到點對點鎖定目標的個人角力,台灣政壇中的政治大眾文化正在迅速興起。不論你的名氣如何,也不論職務大小,只要宣稱自己握有某種程度的「內幕」、「證據」,就可以上新聞鏡頭、搶報紙版面;政治人物的價值不在其本身發揮的專業能力或是為人民爭取了多大的福祉,而是決定於他爆的料有多勁爆、牽扯多少人,以及,有多少「新聞價值」。政治人物實際上是政治人「物化的結果」,專業內涵悉數蒸發,我們擁有的是一卡車商品化的政治明星,而非領袖。
目前的台灣政壇活脫脫已經是一項演藝事業,我們完全可以用娛樂圈的術語和標準,去分析當今政治現象。每一條政治新聞都有領銜主演的男/女主角、動機不明的反派,以及高潮迭起、邏輯複雜、隨時會被推翻的矛盾劇情,播出之後甚至帶領流行用語(鮪魚肚、腳尾飯),時不時還要聘請其他領域天王天后來客串幾角(比如活該的李遠哲、可憐的李昌鈺)。我們的政治人物已經從以往「宣導短片」的拍攝,轉而投資大成本的電影和連續劇,即便哪天結合企業廠牌作起置入性行銷,也不足訝異。另一方面來說,政治新聞娛樂化的特徵,不只存在其內容,更顯示於它的表現形式之中。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每一件新聞商品皆有其生存時限,時限一到便要徹換,生產者為了將商品留在架上,就必須持續推陳出新以刺激觀眾的消費欲望,更換演員、逆轉情節、慶功加值、買一送一;這種包裝手法,其實和日本少女偶像團體不斷替換成員,每逢季節更替、婚喪喜慶還會自動重組隊形的行銷模式並無不同。在台灣,政治新聞是一種消耗品,上檔之後就是等著下檔用,大量生產,用過即丟。
我們現在看到的政治新聞,事實上是一齣名為「政治娛樂新聞」的鬧劇,或者,更精確來說,這是一頭集合「消費-專業-權力」三位一體的文化怪獸。政治人物為了爭奪、鞏固自身的權力,忽略嚴肅的專業素養,透過大眾媒體操縱新聞價值,以便獲取民眾對於政治信仰和輿論的消費能力。「民主」,作為冠冕堂皇的手段之一,彷彿木馬屠城一般,表面上提供自由、利多的美好遠景,實則偷渡商品化的意識型態。這個模式向政治人物們揭示了一條提升曝光率的捷徑,每個人趨之若鶩;它也同時將政治商品的利益與責任分離,每個人心知肚明。此乃一場大眾化的高級遊戲,政治權謀、新聞專業和娛樂消費三者,相互支援、建構,但也同時相互拆解,形成一幅弔詭的景象。
近年,當政治大眾文化在各個新聞媒體不斷上演新戲碼之時,報章雜誌及網路上痛批這些現象的人也不少。這是政治新聞評論者的法蘭克福學派時代,而所有的評論者都應該有所心理準備,因為,現在看到的「政治亂象」只是初期而已。在未來,我們能做的,便是繼續評論,然後等待,等著看在法蘭克福學派之後,後現代政治文化的降臨。
--
結論:這篇選錯題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