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文字勝一籌
改編自莫言《紅高粱家族》的電視劇《紅高粱》,由周迅飾演小名九兒的戴鳳蓮,雖然演技純熟,但常掛着一副倔強中帶點高傲的表情,與原著給人的想像,還是有些差距。天生一副少女臉孔的她,四十歲飾演十六歲的九兒,尚算不賴。但往後做了酒莊少奶奶,帶着與扛夫余占鰲在高粱地裡野合生出的兒子時,卻未能把莫言筆下天生英雄氣魄的女掌櫃演活。也許是先天條件所限,讓人覺得怎麼演來演去都一個樣兒,可惜了九兒那些崎嶇壯烈的人生經歷,只畫出一張滿不在乎的臉。
電視劇為了突出九兒剛烈的個性,把自小纏了小腳,大門不出,只與鄰居姐妹繡花剪紙出身的她,改寫成慣做粗活幫補家計,在市集擺賣剪紙的野孩子。原意可能是想合理化她的個性,但反而沒原著那種小姑娘一夜大夢覺醒的意味,教人慨嘆命運弄人。
本來打算隨便翻翻原著速讀一遍,結果還是一頭埋進了莫言細緻的描寫中。第一次讀原著時也許偏重於故事,但這次讀來,覺得滿紙血淋淋的情節之中,穿插了很多詩意的描寫。單單是對意象紅高粱的形象書寫,便如人世的百感交集。寫到九兒中槍後,躺在高粱地裡彌留之際,高粱“呻吟着,扭曲着,呼號着,纏繞着,時而像魔鬼,時而像親人,它們在奶奶眼裡盤結成蛇樣的一團,又呼哧哧地伸展開來”。小說以九兒的孫子為第一人稱,講述了奶奶的故事。她的死,也借孫兒的想像道來。寥寥數筆,將九兒一生的寫照演繹了一遍。
寫到東北鄉民一夜間幾乎被滅族的血腥場面,羅漢大爺被活剥的細節,乃至豆官和幾個少年為了保存鄉親們殘缺的屍體,與來吃死屍的狗群搏鬥的恐怖,教人不寒而慄。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他把血肉模糊化為飄忽夢境的筆觸。
“奶奶完成了自己的解放,她跟着鴿子飛着,她的縮得只如一隻拳頭那麼大的思維空間裡,盛着滿溢的快樂、寧靜……”
讀名家的作品,可以體會到文字的刻畫是如此的精到。相較之下,再有本事的導演也會黔驢技窮吧,更何況是演員!
放下小說,真心佩服駕馭文字如撥弄十指般自如的莫言。
(原載澳門日報) 2015.1.31 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