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8 11:33:53水月

消失的年代


    總覺得,有個年代消失了。

    那個答應朋友見面不能失約的年代,遠去了、湮沒了、不存在了。今天通訊科技實在先進,使得我有點想返璞歸眞,回到過去連打個電話也很奢侈的年代。

    這天分別有兩個熟朋友推薦我用“微信”。微信是甚麼?原來那是一個安裝在手機的通訊裝置,即現時流行的衆多Apps的其中一個,而且它有一個據說傳輸很流暢的語音短訊功能。

    朋友:假如我想約你吃午飯,就用微信錄音留言傳給你。

    我:萬一我“收聽”你的留言已是晩上怎辦?

    朋友:不打緊,沒回覆便作罷。

    我:但你約我,我卻錯過了時間也沒回覆,那倒不如撥電話來得方便。

    朋友:這個裝置就是以不打擾正在忙的朋友為原則嘛。

    然而這正是我不適應的地方。我有時用訊息與人溝通也是迫不得已,配合一下親友的模式而已,心底卻不以為然。其實短訊只適合同時聯絡多位朋友,單對單邀約,這種方式好嗎?

    到了家居電話普及的年代,即便可以“電聯”,但出了門就聯絡不上。亦因此,你會在意不能害朋友空等,失約是鮮有的事,有的話是會愧疚、要賠罪的。自八十年代傳呼機普及,對方可以“咇”一聲,留個言說“來不了”了便取消了約會,那已經讓人很無奈。要是你不忿再傳呼朋友問緣由,朋友不回覆也沒轍,你生悶氣甚至很火都只是瞎折騰。

    好不容易有了手提電話,雖然已給了那些不重視約會、常會改變主意的人足夠的“方便”,但雙方至少可以說句話。即便不滿意,勝在即時溝通,也不會白等浪費時間。

    今時今日,經過近二十年的互聯網發展,地球人習慣了“單向傳訊”,在微博、在臉書、在手機,發佈自己的消息,也不介意有沒有人回應。朋友們也很自由,可選擇積極回應或不予理睬。這種模式本來也可接受,反正喜歡孤獨地在網上衝浪的人,有時候只是想要讓人(不一定是誰)知道自己當下的心情或動態而已。然而,若連朋友間珍視的約會,也淪為單向傳輸,應約與否,在朋友心目中是不重要的,也太敎人沮喪了吧。

    一旦與朋友約定了,除非萬不得已,決不爽約的年代,還是敎人回味的。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  2012.9.1

上一篇:暑假——作業?

下一篇:肚皮,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