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4 10:43:19小玉

二尖瓣狹窄1

概述

二尖瓣狹窄(mitral stenosis)大多由風濕性心內膜炎所致,少數可由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極少數為先天性狹窄或老年性二尖瓣環或環下鈣化。二尖瓣狹窄患者中2/3為女性。約40%的風濕性心臟病(風心病)患者為單純性二尖瓣狹窄。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開大時,其面積大約5cm2,可通過兩個手指。當瓣膜口狹窄時,輕者,瓣膜輕度增厚,形如隔膜。重者,瓣膜極度增厚,瓣口形如魚口(圖1)。瓣口面積可縮小到12cm2,甚至0.5cm2,或僅能通過醫用探針。

1 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口狹窄瓣口呈魚口狀,左心房高度擴張

[返回]診斷

病史、癥狀

最早出現的癥狀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嚴重時端坐呼吸;極重者可產生肺水腫,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多于睡眠或活動后加重,可伴有咳痰,痰中帶血,咯血,隨著病情進展,出現下肢浮腫、尿少時,則呼吸困難可減輕。

體檢發現

二尖瓣面容,口唇輕度紫紺。心前區隆起,心尖部可觸及舒張期細震顫,心界于第三肋間向左擴大。心尖部S1亢進,呈拍擊性,在胸骨左緣肋間至心尖內上方可聞及開拍音,若瓣葉失去彈性則亢進的S1及開瓣音可消失;心尖部可聞及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呈遞增性,以左側臥位,呼吸末及活動后雜音更明顯;肺動脈瓣P2音亢進伴分裂;在肺動脈瓣區胸骨左緣~肋間聞短促的舒張早期潑水樣雜音,(Graham-Steell雜音)深吸氣時加強。

輔助檢查

X線檢查示肺動脈干突出,左心房大,右心室大,左主支氣管上抬,食道可見左房壓跡。肺上部血管影增多、增粗,肋隔角可見Kerley's B線。ECG示:P波增寬>0.11s,有切跡,右心室肥大;后期可有房顫。UCG二尖瓣瓣膜增厚、粘連、鈣化,瓣口狹窄,左房、右心室腔擴大,心房可見血栓;多普勒超聲示二尖瓣下舒張期湍流頻譜。

鑒別診斷

應與其他病因的二尖瓣狹窄鑒別。

[返回]治療措施

(一)代償期治療 適當避免過度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保護心功能;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應積極預防鏈球菌感染與風濕活動以及感染性心內膜炎。

(二)失代償期治療 出現臨床癥狀者,宜口服利尿劑并限制鈉鹽攝入。右心衰竭明顯或出現快速心房顫動時,用洋地黃類制劑可緩解癥狀,控制心室率。出現持續性心房顫動一年以內者,應考慮藥物或電復律治療。對長期心力衰竭伴心房顫動者可采用抗凝治療,以預防血栓形成和動脈栓塞的發生。

治療的關閉是解除二尖瓣狹窄,降低跨瓣壓力階差。常采用的手術方法有:

1.經皮穿刺二尖瓣球囊分離術。這是一種介入性心導管治療技術,其適應證為單純二尖瓣狹窄。此方法能使二尖瓣口面積擴大至2.0cm2以上,明顯降低二尖瓣跨瓣壓力階差和左心房壓力,提高心臟指數,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經皮穿刺二尖瓣球囊分離術不損害瓣下結構,操作熟練者,亦可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并且不必開胸,較為安全,患者損傷小,康復快,近期療效已肯定。

2.二尖瓣分離術 有閉式和直視式兩種。閉式多采用經左心室進入使用擴張器方法,對隔膜型療效最好。手術適應癥為患者年齡不超過55歲,心功能在23級,近半年內無風濕活動或感染性心內膜炎,術前檢查心房內無血栓,不伴有或僅有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或主動脈瓣病變且左心室不大。合并妊娠而需手術者宜在孕期6月以內進行。對中度或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疑有心房內血栓形成;瓣膜重度鈣化或腱索明顯融合縮短的患者,應行直視式分離術。

3.人工瓣膜替換術 指征為:心功能在34級,伴有明顯二尖瓣關閉不全和(或主動脈瓣病變且左心室增大;瓣膜嚴重鈣化以致不能分離修補;鈣化粥樣瘤引起狹窄者。常用機械瓣或生物瓣。機械瓣經久耐用,不致鈣化或感染,但須終身抗凝治療;伴有潰瘍病或出血性疾病者忌用。生物瓣不需抗凝治療,但可因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數年后瓣膜鈣化或機械性損傷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