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12:07:49小玉

心臟科門診常見的疾病—二尖瓣脫垂 (好發於年輕女性)

一、何謂二尖瓣脫垂

    脫垂」是心臟科常見的疾病,常見於年輕女性及媽媽,雖然此一疾病一般並不嚴重,但因其症狀有時頗為惱人,病名一般人聽了又不容易懂,故此不得不以專文論述。

人類的心臟大小,一約如人握拳時,其內部結構有四個小房間。右邊上下兩個名為右心房和右心室,左邊兩個則為左心房、左心室。心房和心室間有二組功能類似活塞,防止血液倒流,使其順流由心房流向心室的構造物名為房室瓣。左邊的由二片合成,名為二尖瓣(因瓣膜末端為尖銳形狀); 右邊的由三片合成,名為三尖瓣。左邊的結構形狀像西方人主教所戴的帽子,故又名僧帽瓣。「二尖瓣脫垂」則是指從心房和心室交界處劃一直線,若二尖瓣閉合時稍長超過基底界線而突入至心房內,則名「二尖瓣脫垂」。三尖瓣也會脫垂,但因很少見,故不具臨床意義,也不在敘述。

 

二、二尖瓣脫垂的流行病學

    「二尖瓣脫垂」英文簡寫為MVP,在一般人口盛行率為二%至三%。但若針對年輕女孩,身材較高瘦的做調查,則可高達十%,即每十人中即有一位,比例不可謂不高。疾病嚴重程度可分為極輕微至嚴重,所幸大部份MVP患者都很輕微,所以有此病的人不必太憂慮。因為較嚴重的人往往會合併其他疾病,譬如結締組織病(即身體的彈性組織,如牛筋即為結締組織)如「麻煩症侯群」,多囊症,其他如肌肉異常疾病,甲狀腺病或心房中膈缺損。其他較輕微的有胸部骨骼或尾椎骨異常生長等。最輕微的則只是單純的MVP,無其它合併疾病。

 

三、病理變化

MVP二尖瓣的病理變化主要是片狀的瓣膜或牽動瓣膜的腱索(如拉動天窗開合的繩子)。輕微的往往只有一點點脫垂至左心房,嚴重的MVP瓣膜會產生變化,成大片,黏液性退化而導致瓣膜關不緊而產生二尖瓣血液倒流(由左心室倒流回左心房,正常方向是左心房至左心室)。顯微鏡下觀察則有膠原組織(人類常吃的牛筋即以膠原組織為主)退化及纖維排列整齊的結構鬆散。這種變化可發生在瓣膜本身及牽動瓣膜的腱索。加上左心室的高壓力,長期下來,變化會愈加明顯。

 

四、MVP的診斷

    MVP的診斷最好是根據病史、理學檢查、心音圖及超音波作一綜合判斷,尤其是聽診。用較精良的心臟科聽診器可聽出較微小的心音變化。在疾病早期,病患可能只是一輕微的「激」音。隨著瓣膜變化日益嚴重,病患會產生一收縮期雜音,可同時伴有或沒有「激」音。

   利用體位的改變來幫助聽診是極為重要,臨床醫師不可忽略。例如「激」音在病患站立時會靠近第一心音,左側躺時聽診較容易,站立時收縮期雜音會變大聲及時間較長等等。利用體位的改變主要因為會影響左心室的大小,人類在站立時左心室較小,而二尖瓣的位置,在舒張期(即心臟放鬆時)是決定於二尖瓣環(即二尖瓣附著在心臟的地方,為環狀,故名之。)和腱索的附著點的距離(談到這理,讀者可能會有所混淆,若能以心臟掛圖或模型解釋,則又豁然開朗。)其他的步驟改變左心室的大小也可幫助聽診,如雙腳抬起,或雙手伸直緊握拳頭,或深呼吸後閉氣等。但以體位改變為最方便及準確。

    大部份MVP病人心電圖都是正常,少部份有ST-T變化,尤其是靠下肢的電極。胸部X光檢查則大多正常。隨非病患伴有其他骨骼及心臟病,在老年人則偶可觀察到二尖瓣環有鈣化老化現象。若臨床上聽診,超音波顯示瓣膜由左心室脫垂到左心房,加上心音圖,則診斷的確立應無問題。心臟超音波為普遍及準確診斷工具,主要判斷瓣膜脫垂的嚴重程度。

 

五、MVP的分類

     (1) 解剖學: 瓣膜的變化可由輕微至嚴重,在活人開刀或屍體解剖拿下的標本發現其變化是多樣化的。例如瓣膜變大變厚,腱索增長,二尖瓣膜變大。臨床上的症狀是根據以上病理變化的程度而加劇,嚴重的會引起明顯的二尖瓣血液倒流而使心臟功能受影響。

(2) 病症學: MVP症侯群」為一臨床病徵,病患會有不同程度的新陳代謝,神經內分泌的及自律神經異常,病患的臨床症狀往往不能用瓣膜異常來解釋。

這個分類在臨床上使用較方便,因為它可把因瓣膜改構逐漸變壞而引起的症狀和瓣膜結構無關的因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的症狀。

 

六、MVP的解剖學

    MVP的併發症可因為瓣膜異常而產生細菌性心臟內壁的發炎,血栓引起血管阻塞現象,心律不整,傳導系統阻滯,漸進性心房血液倒流,腱索斷裂,心臟無力(衰竭)甚至而猝死。心房血液倒流是漸進性的。起初很輕微,沒有症狀,一旦症狀產生,便進行快速。心臟倒流時間長久會使心房及心室擴大,心律不整因而產生,心衰竭也來了。

    心律不整在MVP是多樣性的,產生的原因可因瓣膜脫垂刺激心臟,腱索張力增加,心室內磨擦力纖維化增加,心臟收縮不協調或缺氧。

    MVP病患有時會合併有心臟電氣生理上的變化例如多了不正常的傳導電線。自律神經(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統稱)失調,交感神經張力異常,腎上腺荷爾蒙受影響,或心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漸進性的二尖瓣血液回流會使心房及心室功能不妥而產生心房顫動,甚至致命的心室頻脈。

   MVP病患群有三種是高危險群: (1) 收縮期雜音在沒有合併細菌性心內壁發炎是單獨的危險因子。(2) M瓣膜過長,變厚容易產生併發症,尤其是大於五十歲病人。(3) MVP合併有左心室擴大可預測病患可能要接受開刀。合併以上兩點為高危險群。三點都沒有則病患可安啦,而絕大部份病患都是三點都沒有。

   治療: 主要是針對瓣膜解剖結構上嚴重的變化程度而定,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為必要之道,血液倒流及有心衰竭現象需開刀治療。

 

七、MVP 症候群

    究竟MVP是偶發事件或有家族傾向目前無法定論,而MVP症侯群合併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兩者的關聯性亦未能有確切的科學證據。

 

八、症狀學

    病患往往有心悸、胸痛、胸悶不適、易倦怠、呼吸不順、倦怠、胃口差、頭暈或暈倒、心律不整、運動能力較差、坐起來頭暈、胸前或頸部有異物哽住,甚至有神經心理症狀,由以上可見其症狀之多樣化,大部份發病年齡為二十至三十歲,若症狀明顯則顯示病人的自律神經在亢奮狀態。

 

九、治療

    由於一般非專業心臟科醫師常常誤診病人為心肌缺氧或心理疾病或中醫說的心臟無力,往往使病人有到處奔波之苦。做了一大堆檢查卻得不到正確診斷。耗費大量醫療資源及使用不恰當藥物,使某些病人受盡折磨,所以專業診斷,詳細的了解病情,心內膜炎的預防會使病情改變大半。MVP的女性對體液變化較敏感,故在月經來時症狀會加劇,注意水分補充。一些對心臟有刺激性的東西如咖啡因、香煙、酒精或含腎上腺賀爾蒙藥並不適宜。

    短期的小量乙型阻斷劑Inderal(恩達樂) 控制自律神經及少許輕微、溫和的鎮靜劑可使九十%以上病人症狀消失或緩解。

 

十、結論

    MVP在心臟科門診非常普遍,尤其是年輕女性病患,往往使人憂慮,但此病情較複雜,故此衛生教育是重要治療方法之一。所幸絕大部份病患都屬低危險群,所以只要症狀輕微的可不必服藥。瓣膜變化較明顯的可定期依病情需要追蹤超音波即可。最重要是有完善的心理建設,方可把不適減至最低。

 

十一、注意事項

1            Inderal (恩達樂)非只是降血壓藥,其治病範圍甚廣,包括控制心跳,心悸,心肌梗塞,胸悶等。

2            少數病患精神症狀明顯如焦慮,煩躁或恐慌,已非心臟科單獨可處理,應適時求助精神科。

3            生活維持正常,可正常運動、

4            絕大部分二尖瓣脫垂的病患皆很輕微,不必過份擔心。

 

 

 

:本文摘錄自陳保羅醫師所著「老年人的心血管」一書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