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14:22:58Montblanc

二十五年了,繼續走著的我和他-知識



知識買不到、要不來。完全靠經驗的累積、書本閱讀後的轉換在工作上、應用在工作上也許不完全對,但這錯誤也是一種知識,用對了更代表你吸收的、內化的知識是有助於工作的。


最最早期,應該上的課努力去上,不需公司出錢,有能力且認為對自己有益的課是愈多愈好。透過網路交流,也認識一些不同產業的人資工作這,彼此交換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後來知道三民書店有賣原文書,管理學、人力資源、領導、激勵、組織行為、策略思考,一本一本買來看。英文有底子,但仍不足以讓我很快看完一本書,單字一個一個查、一個一個背。誠品書店是另一個原文書的買書點。


David H. Maister的Practice What You Preach幾乎要被翻爛了,滿書架滿桌子的知識。


台灣的原文書賣得很貴,隨隨便便一本就要你八、九百塊,毛帥從不阻止我買書。知識有了,應用在工作上加分了,英文也變得更犀利,上台簡報也沒啥問題。


在保全公司有個抱大腿者聘來的小女生,台x商業技x學院的碩士生,那時除了加強他人力資源本職學能之外,另想加強她在員工關係的能力,拿了很簡單的原文書要她抽空看看,看完可以找我討論。書借她幾個月了,沒見她有任何動靜,後來才透過另一個同事跟我說,她對我這二本書覺得有壓力,我猜她應該翻過,但幾頁之後發現生字很多就放棄了。國立大學碩士,英文爾爾,見識了。


上上個星期到五堵面談,某家自稱傳統產業氣動工具製造商,面談者是分攤這份工作的二個其他部門主管。一個有經驗的面談者,會針對公司對人力資源工作方向與未來與應徵者討論,這二位仁兄,看來是不太會面談,反倒是把我當成顧問,要我提出他們面對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個星期一,安排了一家外商皮本土骨的手機零組件公司電話面談,面談對象是人資總監,我應徵的只是台灣區的人資經理,那位老弟也把我當成他的顧問,要回答他想知道的解決方案。


我的知識是工作了十幾年,經歷過本土企業、外商公司、製造業、服務業,另外加上過去上課、買書來看所累積而來,想諮詢我的意見,應該要付錢吧。


假藉面談的名義行諮詢之實,也太沒品。更何況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面談你希望我會傳承多少知識給你?我會聽不出來問題背後的意義是啥?然後一五一十地把我的知識教給你?要教我也得看對象夠不夠聰明?能吸收多少?要不然也是白講一場。


面談完後一張無聲卡。


當我是呆子?


知識買不到,要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