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8 22:28:28功課中的歐貓

零息風暴

台灣定存利率只剩2%,早已不敵物價上漲,過去22個月中,有20個月實質利率呈負數,3項長期利率更創下「世界第一低」,企業不願投資,人們緊抱現金,卻越存越窮,就像15年前的日本,台灣正一步步走向大崩壞的危機!.....

歐貓:富爸爸的作者在【經濟大預言】中提到,全球目前的經濟循環中繁榮期即將過去,最嚴重的經濟蕭條和股市危機即將來臨(原因請見前書),重要是要建立自己財務安全的諾亞方舟,來渡過史上最大的危機,即使危機延遲到來,也能讓自己提前獲得財務自由。而從商業周刊本期的報導,我想,台灣的風暴也許將比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提早到來......
貨幣會繁殖、會開花、會結果!」這是十八世紀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鼓勵人們儲蓄,以便「錢滾錢」。不過,富蘭克林的話,搬到台灣卻不靈了!

從九十三年六月迄今,台幣既不會繁殖、也不再開花,而是被上漲的物價吞噬,活生生從「人間蒸發」。三月三十日,央行連續第七次升息,三天後,台銀與合庫兩家官股銀行很配合的將一年期定存利率拉高到二%以上,但是,民營行庫無人跟進,一位金控財務長大膽預測:利率根本漲不動!

貨幣銀行學教科書說:「長期利率要由資金供需決定。」銀行現在個人金融業務碰上「卡債」龐大,企業金融業務則因為本地企業資金需求不振,大陸台商要擴張,又被大陸投資政策「卡住」,無法從台灣借錢。台幣資金有多浮濫,看看台灣公債殖利率滑落的速度就知道。

公債殖利率是一個國家長期利率指標。六年前,台灣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還在六%以上,但今年四月第一個交易日就跌到一.七八%,收盤正式跌破日本十年期公債。三月時,台灣棒球被日本人痛宰,沒想到,居然在債市「扳回一城」。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台灣時間三月三十日早上十一點,二十個小時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剛宣布第十五度升息,四個小時後,台灣央行緊接著要在當天下午討論是否升息,本來市場一片清淡,債券交易員呵欠連連,沒想到,就在這個平淡的早晨,接近中午時刻,神勇的台灣人竟然再次用鈔票締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1)越存越少:

實質利率呈負數 「懲罰那些對台灣有信心的人」

路透公債報價系統在十一點二十分左右,秀出台灣十年期指標債券成交殖利率跌到一.七八一五%,日本十年券則在盤中衝上一.八四%,原本意興闌珊的交易員目睹這個歷史時刻,精神為之一振,奔相走告:「我們終於拿下『三冠王』了!」這是繼十五年、二十年期公債後,台灣第三項長債利率跌到世界最低。三月三十日只是盤中跌破,四月三日則是收盤正式跌破。
不僅如此,扣掉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的短期實質利率,也正一步步逼近日本,台灣一個月期、三個月期定存的實質利率都是負數,與日本相距不到零點一個百分點。而且,這種「負利率」的現象已經持續了近兩年。中央銀行期待今年颱風少來幾個,水果價格要走穩,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若真像主計處預期的只有一.七%,負利率即可轉正。但,情況真能那麼樂觀嗎?

場景拉到台大校園,坐在研究室大書桌前的台大國企所教授湯明哲,舉著手、望著窗外慨嘆道:「這真是一個puzzle(難題),而且很嚇人!」

什麼樣的難題會嚇到這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博士?就是央行升息竟帶不動長債利率走高的現象。從美國、歐洲到台灣都是如此,只是美、歐長債利率都在四%以上,台灣已經跌到二%以下。這使得「錢越存越少」不再是天方夜譚。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但碰上利率越來越低,單靠存款利息,要怎麼累積那麼一筆龐大的退休金?」看看台灣低利率的狀況,湯明哲並非杞人憂天,他的擔心很真實。以今年前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計算,目前一個月、三個月期定存實質利率還是負數。過去二十二個月中,有二十個月呈現「負利率」,平均實質利率為負○.九三%。

管理八百七十億資金的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坦言:「實質利率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如果不動,人活得越久,反而會越痛苦。」

2)退休噩夢:

定存一千萬 每月利息收入只比外勞月薪多一千

回台教書十年,眼看台灣利率一路跌,湯明哲現在慶幸當年未把在美國工作十年累積的退休金帶回台灣。那一筆退休金十年前還不到六萬美元,但在美國享有九%固定利率,十年來已因複利效果增加一倍,超過十萬美元。預計等他再教十年書可以再翻一倍,超過二十萬美元。

若當年湯明哲把錢轉回台灣,不僅會賠匯差(當年台幣兌美元匯率是一比二十八,現在則是一比三十二.五)、利差,而且因為近一年來台幣實質利率已縮水變成負值,情況如果不改,十年後他的退休金不僅不會增加,還將被通膨啃噬,購買力將會縮水,與存在美國相比,來回差距至少一倍以上,「這好像是在懲罰那些對台灣有信心的人!」湯明哲感嘆。
過去,台灣人退休,能有一千萬現金在手上,肯定令人羨慕。但在低利率的「德政」下,未來退休的千萬富翁恐怕比外勞好不了多少。如果把一千萬拿去放定存,目前每年利息頂多二十萬元,平均一個月收息不到一萬七千元,只比每月領最低基本工資(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的外勞略高,而且這還沒計算定存利息會被物價上漲吃掉的部分哩!至於一般存款還不到一千萬的人,又豈能奢求太多。

黑幫電影精典之作「教父」劇作中曾有一句對白:「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I a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這句高居美國影藝學院(AFI)影史百大經典對白第二名的名言,內在涵義是:我提議的條件你若不接受,我就送你歸西!

台灣今天低利率為廣大存款戶帶來的痛苦,用這句黑幫老大口中吐出的戲言來比喻,還真是貼切。

3)冰凍三尺:

五大要角聯手 一.八兆爛頭寸全堆在銀行

至於是誰讓台灣人吞下這個「無法拒絕的建議」,仔細分析,央行還只是配角而已。真正的大導演應是口水多過汗水的台灣政客,最佳男主角則是有「綠巨人」之稱的郵匯局,加上默默推動的外資,以及對台灣資本市場貢獻諸多新意的各地雷股公司老闆,這五大要角一同聯手,當然是讓台灣人民「無法拒絕」。

先看大導演的功力,「連、宋、扁、呂、馬」當今五大政治人物過去兩年激情互動,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九十三年全年台灣參加集會遊行人數累計高達一千一百九十六萬人,幾乎台灣人民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上過街頭。

去年,參加集會遊行的人數雖然減少,但全年還是有六千八百一十二場,平均每天有十八.六六場在全台上演。

單看這個數字,就知道政客到底是在拚政治、還是在拚經濟。而且為了追求成長,企業賣命西進,但阿扁總統年初說:「台灣不可能鎖國,但是也不能把經濟的命脈和所有籌碼都鎖在中國!」對投資中國採取「積極管理」,需錢孔急的台商無法從台灣拿錢,「台灣本地又找不到夠多的成長故事,企業投資不足,利率當然上不來。」湯明哲如此分析。
握有公權力的政治人物是大導演,手上資金最多的「綠巨人」郵匯局做男主角,絕對當之無愧。郵匯局擁有三兆六千五百億資金,其中,定存資金規模就有二兆三千億元,抱著大把鈔票在債市一路「向前衝」。

根據櫃買中心二月六日公布的統計,郵匯局單是去年十一月、十二月就一口氣買超公債將近六百億元,全年合計買超逾一千億元。正因為郵匯局對公債「需索無度」,把公債殖利率一路壓低到一.九%以下。大量資金追逐有限籌碼,當然會把公債殖利率買到一個不合理的價格。這讓台灣公債殖利率拿下三個「世界第一」。

相較於「綠巨人」郵匯局,另外一個看好台灣名目資產明顯落後亞洲其他地區、可能出現「補漲」行情的外資,過去五年,大舉匯入超過新台幣三兆元的資金,投資台灣的股、債券,根據央行的說法,目前二千五百七十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中,有一半以上是外資貢獻的,外資大舉匯入,當然是台灣資金市場的幕後推手。

不過,相較於企業的直接投資,外資的金融性投資隨時可能會「跑」。張錫就指出,「直接投資才是根,金融投資的資金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移動」。隨著外資在股市交易比重拉高到三成,央行現在最擔心的反而是外資,因為只要外資一跑,不但股市會跌,台幣匯率都可能跟著重貶。

央行既要控制物價,又得小心維繫經濟成長,連續升息,卻又擔心剛從谷底爬出的房地產景氣會因升息過猛而中輟。限制多、工具有限,央行充其量只能算是這部低利率大戲的配角。

總裁彭淮南三月三十日舉行的二十三分鐘記者會,就對長債利率偏低的問題做出解釋,認為是政府供給公債籌碼不足、而郵匯局等買家又買得太多所致。言下之意,央行能做的,確實有限。

最後一位要角,則是對台灣資本市場貢獻特多的幾位地雷公司老闆們。他們一個個掏空公司動輒四、五十億元,現在有的人還照住豪宅。這批人把台灣股市弄得人心惶惶,卻能像個沒事兒人似的,難怪保守資金選擇遠離股市,躲入債市,為台灣的低利率大戲做出錦上添花的貢獻。

..........未完~餘文請參閱商周第959期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59 期
作者:朱紀中、楊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