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08 00:48:05momoshu

我在劈哩啪啦河畔哭泣

有沒有這麼一本書,你很喜歡,可以跟別人滔滔不絕說著故事的內容,說你喜歡它的原因,說你是如何又如何的受它吸引,正當你興高采烈的時候,朋友劈頭問了一句:到底書名是什麼?

對於會把小叮噹(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名字)裡的「大雄」念成「大雞」,搞不清小野寫的「生之蛹」還是「蛹之生」的我來說,當時支支吾吾的,很小聲,很想含糊帶過的說著:
「我在劈哩啪啦河畔哭泣....」

朋友用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著我,彷彿說著:聽你又再亂蓋了!

真的!對於不熟悉的語詞,我的大腦總有一套自動翻譯的功能,翻譯成我能消化吸收的文字,就像是英文→中譯→我譯,這樣也才貼近(我的)生活啊!

所以就先容許我劈哩啪啦的說下去,「我在劈哩啪啦河畔哭泣」,是我第一本喜歡巴西作家保羅科賀(Paulo Coelho)的作品。你可以很單純把它當作一個愛情故事,男女主角之間對於情感的拉鋸戰,也可以想作是一個「追尋」的過程:自我、真理、信仰等等。像這麼偉大的字眼,如果讓你看了退避三舍,也可以像我一樣,把這些當成男女主角相聚前,翻山越領所經過的重重阻礙,中間的過程愈是艱苦,結的果愈是甜美!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就是,看到人內心的掙扎,該與不該的抉擇,呵呵!真是可用「爽快」二字可形容的啊!

其中一段,寫到女主角要男主角打破餐廳杯子的情形:

『小心!』他本能地喊出。
『打破這只玻璃杯!』我堅持著。
打破杯子,我心裡想著,這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藉此試著去明白,在我心裡某個遠遠重要於玻璃杯的東西已被打破了,然而,我卻為此感到高興。讓心底的爭戰告終吧,打破這只杯子。
(p.192)

請打破這只杯子吧,讓我們得以從所有的規範中掙脫,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不再需要去做經過別人贊同的事。(p.193)

這使我不禁想到,人們有時會不自覺的受限於社會禮俗裡,而忘了自己有「選擇」和「突破」的意志,害怕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恐懼」就一層一層地把我們如同蠶繭般的包裹起來,讓躲在裡面的自己慢慢習慣,逐漸的失去行動的能力!

也許只單看這一小段,不能給你有多大的體會,所以看在我很勇敢地暴露出自己的缺陷,還有誠意推薦的份上,去書店買、去向別人借(咦!你現在想認識我了?)都行,很希望能激起一絲絲生命的火花,如果你願意,用點口水來灌溉我(的留言版)吧!相信我會因你而茁壯的!(以後變成一棵大樹來給後人乘涼的!)

好啦!言歸正傳,「我在琵卓河畔,哭泣」才是它的書名,我也必須承認,作者的名字是寫這篇文章之前,先去偷偷翻來看的,出版社是天下文化,後來時報也有出版他其他的作品:
「朝聖」、「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薇若妮卡想不開」,後兩者又是害我嘴巴打結的名字,我猜出版社一定是故意的!

p.s.這幾天美國小布希總統在共眾場合上,把我們「中華民國」稱為「臺灣共和國」,雖然事後證明為一時口誤,但這已不是他的第一次,有的媒體,將他過去曾經發生過的口誤事件一一做成回顧。而且還有人指出,小布希總統可能有閱讀上的語言障礙…。此時,我很慶幸我不是名人,周遭圍有很多包容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