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6 00:40:40王建明郭泓志 Go! Go!

科學家發現誘發大腸癌的DNA

科學家發現誘發大腸癌的DNA

褚志斌 (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大腸癌(colon cancer)是西方常見的癌症。在美國,美國人一生中有6%的機率會罹患大腸癌,大腸癌也名列美國人最常罹患的癌症前三名。一般相信大腸癌可能和美國飲食中含高脂肪以及較少蔬菜纖維有關,部分則和家族性遺傳有關。大多數大腸癌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台灣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大腸癌也成為國人最常罹患的癌症前三名。大腸癌的初期症狀極不明顯,包含排便習慣改變或糞便帶血,如果到發現體重減輕或是腹部出現硬塊,則大多已到後期。因此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找出誘發大腸癌的基因,以便能夠辨識可能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至今科學家仍未能找出這個基因。

不過依據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有三組研究者分別獨立發現同一段會誘發大腸癌的DNA,同時在自然遺傳學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發表。英國愛丁堡西方綜合醫院(Western General Hospital in Edinburgh, U.K.)的Malcolm Dunlop教授和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中心(Ontario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in Canada)的Thomas Hudson教授率領的團隊分四個階段,總共分析了西雅圖、紐芬蘭、蘇格蘭和法國等7480個大腸癌病患和7779個健康受測者,比較99,632個單核苷酸多態型(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SNP是指人體DNA中同一個基因的某個特定核苷酸,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核苷酸。結果發現染色體8q24的區域和誘發大腸癌有關。染色體的這個區域並沒有任何已知的基因,但是先前已知這段DNA和誘發男性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有關 (Zanke BW et al., 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ng2089)。

第二組研究者是英國蘇坦癌症研究中心(Institue of Cancer Research in Sutton, U.K.)的Richard Houlston教授率領的團隊。他們分析了930個大腸癌患者和960個健康者,總共高達550,000個SNP,結果發現染色體8q24.21上的rs6983267的SNP和大腸癌的誘發最有關聯。他們又檢查了七千多名大腸癌患者和五千多名健康者的rs6983267的SNP,證實帶有這個SNP的人,大腸癌發成的機率增加20% (Tomlinson I et al., 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ng2085)。

最後一組研究者是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的Christopher Haiman教授所帶領的團隊。他們認為8q24這段DNA會誘發攝護腺癌,也就可能也會誘發大腸癌。因此他們分析了1807名大腸癌患者和5511名健康的人。和前兩項以白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不同,這個研究包含了許多美國黑人、日本裔美國人、南美洲裔美國人以及歐洲裔美國人。他們得出了相同的結論,rs6983267和大腸癌的發生有極大的關聯 (Haiman CA et al., 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ng2098)。

目前這三組研究者仍不知道8q24.21的rs6983267如何誘發大腸癌,很可能和鄰近的基因交互作用而誘發細胞的生長。帶有這個SNP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增加20%,而非100%都會罹患大腸癌,顯示還有其它基因與大腸癌的產生有關,例如Malcolm Dunlop研究群就還發現9q24可能也和大腸腫瘤的早期生成有關。因此大腸癌的產生可能是多種基因作用的結果,而rs6983267會增加大腸癌的罹患機率。日後透過基因篩檢,醫生將能更早警告大腸癌的高危險群,而提醒病人定期檢查並保持健康飲食。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607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