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9 02:28:32小黃

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說到為人處世,每個人大凡都有自己的境界。這些境界往往與每個人的經歷和所接受的教育有關。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從點點滴滴中接受為人處世的熏陶。極少有人一齣生就能知道很多事物,絕大多數嬰孩就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璞玉,或曰像一張潔白無漬的紙張。人最先接觸的是哺育自己的母親和父親,以及兄弟姐妹等等家庭成員,他們(她們)的言語、行為、表情、教導等等,都在有意無意地雕琢著那塊璞玉,都于有意無意中在那塊無漬的紙張上描繪著畫圖。這種最初的雕琢或描繪,是孩子秉性和人格的形成過程。這種最初的雕琢或描繪,對孩子的一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雕琢或描繪所遺留下的痕跡,可以在日後的生存中加以修正,但卻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或消除。因此,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現今的人們也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那些無論是活到多大年齡但其語言或行為仍不符合社會規則的人,人們也常常冒出來一句:“缺少家教”。“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這話聽起來有些絕對,但也不無邏輯。可見,人們的為人處世境界,最初形成于家庭教育。
  
  現今的人們,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甚至開始了胎教啟蒙;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技能,不惜強迫幾歲的孩子接受各種特長訓練;為了讓孩子出類拔萃,竟然要求尚在小學的孩子必須“考雙百”,要求尚在初中或高中學習的孩子必須“考前幾名”。這樣的父母們大都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塑造出什麼樣的人格?為人處世境界,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有家庭的責任,也有教師們的責任。人格一旦扭曲,焉能不影響到孩子們的為人處世境界。如果留心,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孩子們在小學裏一旦有什麼差池,老師就會將責任推給家長;孩子們在初中裏一旦有什麼差池,老師會將責任推給家長和小學老師;孩子們在高中裏一旦有什麼差池,老師會將責任推給家長,推給初中老師和社會;孩子們在大學裏一旦有什麼差池,老師和學校會將責任推給家長,推給中學老師,推給社會。小學的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缺少家教。”初中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缺少家教,你們在小學老師是怎麼教的?”高中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缺少家教,你們初中的老師是這樣教你們的?”大學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道德素質缺失,這與家庭、社會和中學教育不無關係。”由此亦可見,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境界的形成,與老師們也脫不了干系。古人之所以說:“教不嚴,師之惰。”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總有一天,人要離開自己的家庭,離開學校,進入到社會中去。常言道:“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染缸裏又豈能拉得出白布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秉性、人格和為人處世之境界,人與人之間如何才能相處的融洽而儘量少發生摩擦和隔閡?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什麼樣的秩序和環境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人的秉性難移,但人格是可以修正的,其為人處世境界也是可以修正的。隨著環境的變遷,每個人為適應環境而自然修正著的,正是個人的為人處世之境界。為環境所迫的修正,是被動之修正。那麼,人格及為人處世境界的主動修正,則要依賴於個人的修養了。
  
  修養,需要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如果說人格的修養目標是“仁”,那麼為人處世的修養目標則是“和”。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個“和”引申于中國人自己的哲學。毫不誇張地說,這個“和”是中國哲學裏的核心之核心、精華之精華。要想弄清楚這個“和”的含義,就要介入到中國的哲學領域。
  
  什麼是哲學?哲,明智(聰明)也。通俗地說,哲學就是一門充滿智慧的“明智”學問。因此也有人說,哲學是讓人聰明的一門學問。

  中國有自己獨立的哲學,並且中國哲學領域裏的很多見解,至今都在影響著國人,影響著社會,影響著世界。一部《易經》,涵蓋了萬事萬物演變的哲理和規律。倘若將《易經》單純用作“算命”,那就太降低它的作用了,就如同將電腦只當作打字機,或將網路只用來玩遊戲。

  古人崇尚大自然,對大自然頂禮膜拜。古人也從長期對大自然的觀察、感悟中,提煉並總結出了大自然演變的規律,並將其推廣應用到了任何方面。何謂易?易者,變易,簡易,不易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變化著的,變才是永恒,道理就這麼簡單。古人以“陽”代表天,代表剛、健,代表與剛、健有關的一切事物;以“陰”代表地,代表“柔、育”,代表與“柔、育”有關的一切事物。“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者,規律也。所謂天道,即指自然規律。古人提倡效倣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即所謂“天人合一”。陰、陽對立統一,存在於任何事物之間、之中,這與現今的“矛盾”論是一致的。陰陽協調,則生;陰陽失調,則病。人,社會,自然界,概莫能外。例如,對大自然而言,風調雨順,草木就能很好地萌發生長。降水少則旱,多則澇,草木的萌發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對社會而言,能協調、平衡各種矛盾,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就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反之,就會引發社會動亂;對人而言,身體內部協調且營養均衡,就健康。反之,就會生病。古人將陰陽(矛盾)對立中的統一,稱之謂“和”。對“不和”採取的方式,是謂“調和”,其目的是要達到“和”。

  古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發現了萬事萬物始終處於變化狀態並總結出了變化之規律,還在於用一個“和”字即表述出了對所有事物變化狀態及其規律的認知程度。可以說,“和”是中國哲學中對所有事物最佳狀態的表述。

  儒、釋、道,是中國的三大傳統文化,其中又以“儒”為主流。有意思的是,這三大傳統文化卻都是在認同“和”的前提下,分立而發展。作為道學創始人的老子,其《道德經》中有“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釋(佛)學中有“六和敬”之戒條:“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儒學的《中庸》則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用今天的話說,“和”就是“協調”,就是“平衡”,就是“度”,就是是“無不及且無過”。換句話說,“和”就是“恰到好處”。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認識並把握“和”,同樣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