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紀錄片 Objectified ...(五)
Jonathan Ive
資深工業設計副總裁
Apple,Cupertino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 Apple 產品的情景
我之所以會記的那麼清楚,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發現,我能夠清楚感受到設計它、製造它的人的想法
設計師和一般人最大的差別在於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想那算是一種職業的詛咒,因為你得不斷的觀察和思考
為什麼它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
在這樣的意識中,於是你不斷的進行設計
當我們在設計一樣產品的時候,我們必須觀察它不同的屬性
有些屬性和它製造的材料有關,而產品的外形又跟所使用的材料有關
舉例來說,第一代的 iMac,陰極射線管是當中最重要的零件,因此它被設計成球形的,比較現在的 iMac,我們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設計,因為使用新的平面顯示技術,所以我們可以做得很薄。
另一個問題是,人跟產品間的互動為何?
以 iPhone 為例,任何操作都得透過螢幕
許許多多關於人與機器間互動關係的考量讓產品設計進入到不同的領域
我認為當產品的外形開始有這方面考量的時候,它就不再只是單純的外形設計
它似乎變得非常理所當然,彷彿未經設計,它本該長成這個樣子,而不是其他模樣。
這是 iMac 的鋁製外框,當我們把中間螢幕的部分挖空之後,裁切下來的鋁料正好可以用來作兩塊鍵盤框
我手上的這幾個零件剛好可以說明 MacBook Air 不同階段的製作程序
第一個程序是鍵盤的粗切割(Rough Cutting),我們不斷地嘗試,如何讓零件的數量減少,讓六個零件變成一個,這不僅讓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同時也讓產品變得更美觀。
從我手上拿的這塊鋁擠型(Aluminum extrusion),在經過許多道工序,大部分是 CNC 電腦車床處理程序,最後才成為各位剛才所看見的鍵盤框,你們可以看得出來,從最初的原材料到最後的成品,真的是非常戲劇性的變化。
但還不只如此,所有安裝鍵盤按鍵時所需的固定件也同時被整合在這個零件裡,一樣單一零件提供了這麼多的功能,也賦予了產品生命。
像 MacBook Air 這樣的產品背後,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用不同的工法作各式各樣的實驗,而這些工作完全是看不到的。
在一道道的製造程序中,為了要讓我右手的鋁擠型變成左手的鍵盤框,光了為了要在加工過程中固定零件,就需要數不清的治具,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在治具的設計上,在這樣的設計中,設計經常不是在設計某樣實體的東西,而是在鑽研製造的程序。
譯註:
治具:生產過程中,為了固定、控制零件加工位置或動作(或兩者)的一種工具。
藉著移除那些干擾你注意力的東西,在產品設計中營造一種層次感是很重要的,層次感讓使用者知道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電源指示燈在點亮時有它的價值,但沒點亮的時候,它就不應該出現
有趣的是,我們花了麼多功夫讓這些細部功能變的更隱性、更不顯眼
你可以想想看,我們生活週遭使用的許多產品,它們都想讓你察覺:哇!多聰明的解決方式
當電源指示燈點亮的時候,我不預期會有任何一個人特別把它指出來,認為它是一項特色,但在某種層次上,我認為使用者會意識到,這樣隱性的表現方式是一種平靜的、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它傳達的訊息是你將如何使用它,而不是設計師或工程師在設法解決這個問題時花了多少力氣,我這麼說好像還蠻自戀的,不是嗎?!(笑)
【以下深藍字部分為 麥克 註解】
Who is Jonathan Ive?
各位現在手邊所有的 Apple 產品,iPhone,iPad,iPod,iMac … 都是從這個理著平頭、穿著T恤,帶著專注神情與靦腆笑容,彷彿剛從學校畢業的大男孩以及他的團隊手上誕生,他可以說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最貼近的工業設計師(如果你是 Apple 的使用者/愛好者),同時也是全世界身價最高的工業設計師。
1967年 生,出身英國中產階級的 Jonathan Ive,1992年 加入 Apple,從那時候開始, Apple 的所有產品便和他脫不了關係,從1993年 面世的牛頓 Newton PDA,到 1998年 一炮而紅的 iMac,iMac 在半透明外殼下結合了螢幕與處理器,繽紛的色彩和時尚的外形打破傳統電腦給人冰冷生硬的印象,也為 1997年 重掌 Apple 大權的 Steve Jobs 打了完美的第一役,從那之後,Jobs + Ive 成了 Apple 的勝利方程式,也打造了蘋果的傳奇。
如果說 Jobs 擁有喊水會結凍的能力我想沒有人會質疑,多少台灣電子廠仰他鼻息,得到賈柏斯的青睞就等於股價的保證,而在 Jobs 身後的那個人就是 Jonathan Ive,從 Jobs 罹癌後,他同時也是呼聲最高的 Apple 接班人之一(雖然個人認為他接任執行長大位的可能性不高)。
即便擁有如此亮眼的成績和驚人的財富,自言每天至少和 Steve Jobs 交談一次的 Ive 個性和 Jobs 一樣低調,一樣狂熱於工作,據 Ive 的合作夥伴描述:Ive 和妻子,一個自幼相識青梅竹馬的歷史學家,還有他們一對雙胞胎住在一個 「沒有一絲炫耀與浮誇」的房子裡,由此不難想像為何 Jobs 會如此倚重他。
Less is More 設計的少與多
從影片的角度來看,從前一段的 Dieter Rams / Braun 到這一段的 Jonathan Ive / Apple 絕對是本片的精華和高潮,對於想要理解工業設計與商業策略的人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值得琢磨思考的片段。
從 Dieter Rams 的訪談中大家感受到,原來好的工業設計可以有那麼動人的力量,即便科學技術、消費者喜好經歷多少改變,50、60年後再回頭看當時的設計,仍然可以帶給我們無限的靈感與感動,而不只是行銷活動中的附屬工具。
但接下來這段才是重點,從 Jonathan Ive 談設計這段我們終於理解,或者說,從 Ive 接受訪問的地點,不是裝璜華美的會客室,而是充滿製程機具的工作車間,我們就可以理解,原來 設計上的 Less 不只是種美學的概念,不是少劃一點就是 Less,不是邊邊導個圓角就是 Apple,如果沒有背後那麼多對製程、對材質、對技術的精益求精與極度投入(More),便不可能有外觀上的極簡(Less),當然也就不會有消費者對 Apple 的瘋迷與狂熱,對 21世紀的工業設計而言,Less is More 應該如是解讀。
工業設計 與 商業策略 的完美結合
而從訪談順序安排上,更可以聽出導演對工業設計以外議題的弦外之音,將兩人排在前後,當然不是偶然。
第一、兩人背景相似,極年輕便加入公司,並主導了公司日後產品的風格走向,第二、兩人設計理念、個性近似,同樣追求完美,也一樣的低調。
但 Rams 和 Ive 卻標註了不同世代,工業設計對企業競爭力影響的差異,兩人雖然都主導了公司產品的設計走向,但 Dieter Rams 的影響力畢竟還是在產品上,從結果論, Braun 終究未能逃過被購併的命運,但 Apple 卻經由成功的工業設計和一連串成功的商業策略成為目前全世界市值最高的電腦公司,就股票市值而言,Apple 僅次於 Exxon 埃克森石油公司,為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公司,21世紀藉由 設計力與商業策略 成功結合後所能產生那種直指人心教人瘋迷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見。
英特爾 Intel 創辦人 Andrew Grove 曾說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對 Jonathan Ive 而言,蘋果的成功除了極度的偏執之外,恐怕還有極度的自戀吧!
用了8000字,麥克呈現了約20分鐘的影片內容,接下來的部分,我想就讓讀者自己去完成吧,重點是,這部片真的很棒,很值得收藏,含運不到千元的價格絕對帶給你遠超過於此的價值。
訂購網址 http://www.objectifiedfilm.com/shop/
上一篇:工業設計紀錄片 Objectified ...(四)
下一篇:兩 只/指 杯
謝謝您這麼仔細的導讀這部影片!
看完您的介紹收穫很多^^
慚愧的很
從以前到現在
從未擁有Apple的任何一樣產品
相信如果是蘋果迷來看這段
肯定有更深入的見解和理解
昨天傳出 Steve Jobs 再次請病假的消息
誰是下一任的蘋果接班人又成為熱門的話題
短期來看, 集體領導似乎是後強人時代通常會歷經的一個過程
例如:台塑
至於最後誰來接棒, 就大部分蘋果迷而言
當然還是希望 Jobs 能夠復行事事才比較符合大家的期待吧 2011-01-19 01:11:41
電腦產品與個人的使用(工作)習慣較為密切
所以比較不可能說換就換
倒是現在蘋果消費性電子產品普及度明顯增加
或許以後可以從iPad或是iPhone接觸到蘋果的產品吧:p
不過說到設計,不管是科技產品或是日常物件,它們的設計理念應該都有相通,所以經由您的解說,讓我對這影片更能體會設計師們的理念!
是阿~希望Jobs這次的病假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呀,畢竟在科技界,還能同時兼具設計的品牌真的不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