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4 22:46:42澳門勞動報
兩岸直航澳人應正視
本報記者王白石
原載於〔澳門勞動報〕第三十六期 25.06.2008
〔本報台北特稿〕近期海協會與海基會複談「雪藏」多年的「三通問題」,經協商後確定兩岸直航周末包機每周末18個航班,奧運會後增加至每周末72班,內地開放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南京5個航點,台灣則開放台北松山、桃園、台中高雄小港、花蓮、台東、澎湖馬公、金門等8個航點,7月4日正式啟航,消息傳出後,在台灣方面討論甚廣,報章連續數天大字標題探討兩岸直航後,對台灣方面的利與弊,可見當地人民對此的關注。
由於歷史及政治因素,大陸與台灣又何止一水之隔,然而兩岸直航包機的實現,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此前在福建提出的「兩門(廈門和金門)對開,兩馬(馬尾港和馬祖)先行」概念下,兩岸已實現了「小三通」,郵政及商貿上已可互動(雖然台資企業仍受投資上限的限制,以及大陸對台灣高科技敏感項目及金融業方未開放,但大部分企業亦會透過境外公司繞過法令進行投資,因此限制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通航方面台灣人亦能經第三地中轉進入大陸。而今次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了週末包機及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紀要、協議,將小三通進一步擴大。然而,澳門在這一轉變下,身為兩岸航運中轉站的一員,似乎將受到負面的影響。
近日澳門民航局表示,今年1、2月台灣旅客佔澳門機場總客量的42%,而以澳門機場作中轉往返兩岸的台灣旅客就約佔機場總客量的20%,換言之,每5個使用澳門機場的旅客中,就有一個是來自台灣的中轉乘客。因此,在兩岸真正實現三通或擴大小三通後,澳門有可能會因此而失去五分之一的空航旅客,特別是澳門國際機場主要經營台灣航線,衝擊似乎難免。然而,在思考這一問題時,我們必須覺察到的是台灣旅客選擇澳門轉機,並不代表他們會在澳門消費,因此兩岸直航後即使少了中轉台客,估計並不會對澳門經濟造成影響,只是經營澳台航線的公司可能會減少了生意。
不過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唐繼宗曾表示不擔心兩岸三通後,機場客流量會大幅下降,更有信心會在加快兩岸旅客往來後,使用澳門機場的旅客會不減反增。此對身處台北的記者訪問了數名台商,問他們會否在三通後增加使用澳門機場,其中一位在北京、杭州及香港均開設有了子公司的台商表示,平常他往來大陸主要是經香港或釜山轉機,甚少使用澳門機場,因此若兩岸有直航班機,他應更少機會選擇澳門作中轉,即使來澳,也多是在香港完成公務後,經海路前來消遣觀光,停留時間約為兩至三天。而另一位台商則表示,兩岸直航後旅費會較目前大大降低,而且也較能節省時間,因此直航後未必會再選擇經澳門再飛大陸,不過他表示對來澳觀光仍感興趣,認為澳門的大型娛樂場相當吸引。由此看來,兩岸直航後,選擇經澳門前往大陸的台商未必會如唐繼宗期待的不減反增,甚至有台商表示,由於其公司九成的生意都來自大陸,因此會考慮在三通之後將總部轉到上海,畢竟越貼近市場就越有優勢,因此在管理核心轉移到國內後,往返兩岸的次數會比現在更少。
除了客運外,兩岸直航對澳門航空貨運業亦將構成影響。據瞭解,目前澳門機場處理的多為兩岸中轉貨物,最少佔澳門空運量的六成,而兩岸的直航貨運包機,海協會與海基會表示將於3個月內完成協商,並付諸實施,同時由於大陸開放予兩岸直航的航點為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南京等台商重點投資市場,因此選擇澳門中轉的兩岸貨物會大大減少,因此有業界人士坦言三通後貨運業所受的衝擊會比任何其他方面都要多,以澳門目前空運業沒有全貨機的狀況,相信難與兩岸直航貨運包機競爭,他指澳門政府及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對兩岸三通的態度過分樂觀,希望當局正視空運業將要面臨的問題,著手研究對策,例如開拓國際貨運航線以彌補業界損失。
據瞭解澳門航空公司目前正與濠亞航空(前澳運航空)加強合作,開拓大陸新航點,具體計劃未見公佈,但相信亦是應對三通,彌補客源的措施。誠然,兩岸直航對國家統一事業定有好處,原來的第三中轉地航運業受影響在所難免,不過若然三通後兩岸經濟發展能帶動整個區域經濟向好的話,相信澳門人仍是樂見的。面對兩岸直航,過分樂觀容易失守,但過分悲觀則自削鬥志,最好是從現在開始為三通作準備,思考新的定位,在新的兩岸關係中找尋機遇。有學者稱澳門可推出措施吸引前往大陸或台灣的對岸旅客在回程時順道來澳觀光,增加旅遊收益及澳門機場的使用率,這種有點像「當大魚身後的小魚」的做法,雖然被動,但亦算是一種求生方式,反正強化自身競爭力也不是壞事。
原載於〔澳門勞動報〕第三十六期 25.06.2008
〔本報台北特稿〕近期海協會與海基會複談「雪藏」多年的「三通問題」,經協商後確定兩岸直航周末包機每周末18個航班,奧運會後增加至每周末72班,內地開放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南京5個航點,台灣則開放台北松山、桃園、台中高雄小港、花蓮、台東、澎湖馬公、金門等8個航點,7月4日正式啟航,消息傳出後,在台灣方面討論甚廣,報章連續數天大字標題探討兩岸直航後,對台灣方面的利與弊,可見當地人民對此的關注。
由於歷史及政治因素,大陸與台灣又何止一水之隔,然而兩岸直航包機的實現,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此前在福建提出的「兩門(廈門和金門)對開,兩馬(馬尾港和馬祖)先行」概念下,兩岸已實現了「小三通」,郵政及商貿上已可互動(雖然台資企業仍受投資上限的限制,以及大陸對台灣高科技敏感項目及金融業方未開放,但大部分企業亦會透過境外公司繞過法令進行投資,因此限制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通航方面台灣人亦能經第三地中轉進入大陸。而今次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了週末包機及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紀要、協議,將小三通進一步擴大。然而,澳門在這一轉變下,身為兩岸航運中轉站的一員,似乎將受到負面的影響。
近日澳門民航局表示,今年1、2月台灣旅客佔澳門機場總客量的42%,而以澳門機場作中轉往返兩岸的台灣旅客就約佔機場總客量的20%,換言之,每5個使用澳門機場的旅客中,就有一個是來自台灣的中轉乘客。因此,在兩岸真正實現三通或擴大小三通後,澳門有可能會因此而失去五分之一的空航旅客,特別是澳門國際機場主要經營台灣航線,衝擊似乎難免。然而,在思考這一問題時,我們必須覺察到的是台灣旅客選擇澳門轉機,並不代表他們會在澳門消費,因此兩岸直航後即使少了中轉台客,估計並不會對澳門經濟造成影響,只是經營澳台航線的公司可能會減少了生意。
不過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唐繼宗曾表示不擔心兩岸三通後,機場客流量會大幅下降,更有信心會在加快兩岸旅客往來後,使用澳門機場的旅客會不減反增。此對身處台北的記者訪問了數名台商,問他們會否在三通後增加使用澳門機場,其中一位在北京、杭州及香港均開設有了子公司的台商表示,平常他往來大陸主要是經香港或釜山轉機,甚少使用澳門機場,因此若兩岸有直航班機,他應更少機會選擇澳門作中轉,即使來澳,也多是在香港完成公務後,經海路前來消遣觀光,停留時間約為兩至三天。而另一位台商則表示,兩岸直航後旅費會較目前大大降低,而且也較能節省時間,因此直航後未必會再選擇經澳門再飛大陸,不過他表示對來澳觀光仍感興趣,認為澳門的大型娛樂場相當吸引。由此看來,兩岸直航後,選擇經澳門前往大陸的台商未必會如唐繼宗期待的不減反增,甚至有台商表示,由於其公司九成的生意都來自大陸,因此會考慮在三通之後將總部轉到上海,畢竟越貼近市場就越有優勢,因此在管理核心轉移到國內後,往返兩岸的次數會比現在更少。
除了客運外,兩岸直航對澳門航空貨運業亦將構成影響。據瞭解,目前澳門機場處理的多為兩岸中轉貨物,最少佔澳門空運量的六成,而兩岸的直航貨運包機,海協會與海基會表示將於3個月內完成協商,並付諸實施,同時由於大陸開放予兩岸直航的航點為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南京等台商重點投資市場,因此選擇澳門中轉的兩岸貨物會大大減少,因此有業界人士坦言三通後貨運業所受的衝擊會比任何其他方面都要多,以澳門目前空運業沒有全貨機的狀況,相信難與兩岸直航貨運包機競爭,他指澳門政府及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對兩岸三通的態度過分樂觀,希望當局正視空運業將要面臨的問題,著手研究對策,例如開拓國際貨運航線以彌補業界損失。
據瞭解澳門航空公司目前正與濠亞航空(前澳運航空)加強合作,開拓大陸新航點,具體計劃未見公佈,但相信亦是應對三通,彌補客源的措施。誠然,兩岸直航對國家統一事業定有好處,原來的第三中轉地航運業受影響在所難免,不過若然三通後兩岸經濟發展能帶動整個區域經濟向好的話,相信澳門人仍是樂見的。面對兩岸直航,過分樂觀容易失守,但過分悲觀則自削鬥志,最好是從現在開始為三通作準備,思考新的定位,在新的兩岸關係中找尋機遇。有學者稱澳門可推出措施吸引前往大陸或台灣的對岸旅客在回程時順道來澳觀光,增加旅遊收益及澳門機場的使用率,這種有點像「當大魚身後的小魚」的做法,雖然被動,但亦算是一種求生方式,反正強化自身競爭力也不是壞事。
兩岸直航後,相信將刺激當地旅遊業發展,但部分台商亦紛紛部處三通後在國內擴大投資,甚至將企業總部轉移到上海等地,減少在台灣本土的資源投放 本報記者攝於台北
兩岸直航後,對澳門第三地中轉站的角色將有動搖,目前澳門航空公
司除經營台灣航線外,亦有經營大陸,以至日本、泰國的國際航班,
但仍以往返台灣的班次較為頻繁 資料圖片
司除經營台灣航線外,亦有經營大陸,以至日本、泰國的國際航班,
但仍以往返台灣的班次較為頻繁 資料圖片
為了吸引台灣旅客乘坐澳門航空,保持兩岸直航包機落實後的競爭力,
澳門航空公司亦推出了一系列的兩岸亖地優惠計劃,以及抵達大陸城市
後的免費交通禮遇服務 本報記者攝於台灣中正機場
澳門航空公司亦推出了一系列的兩岸亖地優惠計劃,以及抵達大陸城市
後的免費交通禮遇服務 本報記者攝於台灣中正機場
上一篇:重點投放梓潼 捐建理想家園
下一篇:中國的網絡控制與網絡憤青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