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30 19:58:45夢的精靈

分擔與分享


     小時候,爸媽總說我們很好命,不像他們以前都得幫忙家裡的大小事,舉凡照顧弟妹,烹煮縫紉,甚至務農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物質生活雖然貧乏,內心卻都是滿足的。

     仔細回想,幼稚園我就開始替家人一早追著垃圾車倒垃圾;小學三年級自己搭公車上學,也到街口幫全家人買早餐,更開始洗全家的碗,然後擦地板、洗衣服、洗布鞋等等都跟著做這樣算好命嗎?

     待自己有了孩子後,終於了解:我們父母從樣樣都得自己動手的農業時代長大,力爭上游成為有學歷的上班族;看著下一代生活在擁有電視電話的工業時代裡,物質上,我們的確是好了許多。但是我們這一代六年級生,多半在升學壓力極大的背景下成長,過程中多少都與父母有意見上的相左、摩擦或衝突,內心的分享自然就少了。

     一路陪著喬喬和童童長大,看著她們生長在科技時代裡。各式的電腦(桌上型、手提、平板),各樣的音樂播放器 (Ipod shuffle/touch/nano),觸屏式手機及手機上的遊戲或社交軟體,比如:LineWhatsApp以及Kick等等科技產品已是她們生活的一部分。

     怕她們沉迷,也擔心傷眼睛,對身體更是沒益處(容易有肩頸腰背和手的問題),於是在管理她們使用電子用品的時間收放上總得小心拿捏,盡量讓她們了解責任感與娛樂要如何平衡。

     童童才一年級,仍在認字階段,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喬喬身邊有些同學已經有自己的手機,活潑多朋友的她難免會比較,協調後我們於是決定給喬一支沒有號碼的舊手機。使用規則即:無論要上網玩遊戲或和同學用手機Kick連繫,請先把自我本分,舉凡學校功課、課外學習的作業,甚至家事都做好再來說。

     今年快滿十一歲的喬已經是個少女,這兩年來特別喜歡與我談心,聊幾歲可以有手機號,何時交男朋友比較合適等問題。雖然才五年級,我一向把她當成懂事的大孩子,與她交換意見並提出我個人過去的經驗供她參考。藉此能夠了解她周遭的朋友並懂得她內心的想法;同時也讓她明白我的立場。

     去年,我發現自己多年來努力與孩子分享生活,分享人生經驗,分享各種心情,也分擔她們的情緒;只有家務事自己獨攬。過去兩年靠著希望孩子主動幫手家事的成效不彰,孩子似乎越大越不積極參與驚覺一轉眼喬喬將變成五年級生,除了平時整理自己的房間和書桌外,就只有偶爾幫忙洗碗或摺衣服了。深怕未來生活自理能力差,我決定開口要求她們分擔家務。


     於是,今年我規定喬負責自己學校便當盒,只有午餐和水果我會幫她準備。前陣子因為工作導致手傷惡化的那個星期裡,我也幾乎都請喬幫忙洗碗,甚至洗好的衣服也讓她晾,給她學習的機會,藉此觀察她的做事能力並給與適時的誇獎或糾正。

     當喬喬三年級第一次參加學校三天兩夜的旅行時,我親自帶著她打包行李,讓她了解考慮要素及行李輕便的重要性。當時的她已經可以自行洗澡洗頭,我也教她如何分開收拾乾淨和髒的衣服。所以這兩年來的家庭旅遊她都能自己準備行李,減少我向來獨自打理全家行李的負擔。

     如今回頭看童童,雖然其收拾東西的習慣養成正以龜速緩慢的進步中,但是一年級的她很積極也樂意參與幫忙我煮飯清掃等家務。昨天因為有人來修理家裡的門,弄得到處都是木屑,晚上我還帶著童一起掃地拖地呢!加上近來開始訓練她自己洗澡洗頭,我希望能從她這樣的年紀開始養成參與各種家事的習慣。

     不可否認的,當年念完專科遠赴澳洲念書的我,除了煮飯外,對於樣樣自己來的生活絲毫沒有適應上的問題。回想起來,我很感激母親雖嚴格卻在我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傳授生活智慧,並將這些瑣事不著痕跡的融入生活中讓我學習。於是,當年自喻是灰姑娘的自己,多年後才能在異地毫無懼色的在寄宿家庭收拾碗盤、洗碗、洗衣、拖地、洗廁所等。

     生了兩個寶貝女兒,即使這年代已不再流行「男主外,女主內」,即使許多男生現在也都樂意分擔家事甚至廚藝高超,身為過來人,我心裡很清楚,如果她們未來有孩子,想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除了有愛心外,就必須身負教養重任。而教養,就是養育孩子長大外,還要有能夠教育孩子的智慧。而教育,除了家庭和學校裡所學的德、智、體、群和美五育外,為人母的還得有將自理生活的方法淺移默化中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

     父母會年邁,也會生病,我們該讓孩子了解父母不是神,身為家庭的ㄧ分子不分大小都得學著主動分擔家務。於是,孩子與父母和家人間,不再只是分享,還有分擔。而平日好習慣的養成及自理能力的建立,都將在未來的某一天,當她們必須在外面對生活考驗或必須遠行獨立的時候,相信都已具備這些能力與資格。

     家人間,與父母也好,與兄弟姐妹也罷,能共同分享歡愉喜樂,分擔悲傷憂愁;分享內心大小事,分擔心事與家事,這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

 

寫於2015.4.30 @ 9:30pm Watsonia Home

 

P/S:
第一張照片由好友Jack我生日當天攝於我家。
第二張照片是關於我們一家人,童童的畫作。

 

上一篇:今年二月以來

下一篇:看見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