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不可不知的「刮痧」療法
今年夏天較往年更為炎熱,觀察顯示,台北每年以00.1度均溫上升,6月份更在台東出現了38.7度高溫,民眾若在戶外活動,沒有適時補充水分,特別容易中暑,門診也湧進比往常多出3成的中暑病患。
許多人偏好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刮痧」療法,不僅有去暑氣、消除疲勞的功效,也能改善局部痠痛等症狀。但該怎麼「刮」才安全又正確?
刮痧促進血液循環 達到預防保健效果
根據史記《扁鵲傳》記載,春秋戰國時,神醫扁鵲使用礪針砥石為虢國太子治病,所謂「砥石」就是表面光滑的石塊,作為刮痧器具,以刮拭經脈及穴位,促進體內氣血暢通、舒筋活絡。
臺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說,刮痧是藉由刺激經絡,達到血管擴張的散熱效果,減緩中暑症狀;也可以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疏散體內淤積不通的氣血,改善疲勞、痠痛,以達到活絡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氣血通暢,能讓細胞充份得到氧氣及營養,以維持良好運作功能。」
所謂的「痧」,其實就是血液的顏色。刮痧會造成兩種皮膚反應,一種是「充血」,也就是血管沒有破裂,皮膚紅紅的一陣子就退掉;另一種則是「出血」,也就是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跑到血管外面,皮膚呈現紫紅色出血點或瘀血斑
「刮痧就是皮下微血管破裂,」亞東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呂柏萱說,以皮膚表層來看,刮痧是血液從毛細血管滲出,停留在皮下組織與肌肉之間,雖然跌倒也可能造成皮下出血,但刮痧卻能夠舒緩不適,因為「刮痧和西醫所說的物理療法(復健醫學)有點相似,有助於調節肌肉收縮和舒張,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痧」是血液顏色 熱氣散出並非排毒
刮痧後散出來的熱氣,以及紅紫色小血點,是「排毒」現象?申一中說,刮痧會造成循環比較好,血液會往局部集中,溫度自然提高,所以會感覺熱氣散出,「刮痧能促進身體機能,但是刮痧並非是『排毒』。」
至於「痧」的顏色透露什麼訊息?「痧」的顏色深淺和「出血程度」有關,而操作力道會影響出血程度;力道輕、顏色較淡,力道重、顏色較深。此外,「痧」的顏色也和每個人的血液循環有關;當人比較疲憊時,血液循環比較不好,痧的顏色就會比較深;但如果身體沒有那麼累,血液循環比較好,刮出來痧的顏色就會比較淺。
力道拿捏因人而異 避免刮拭臉、頸部
刮痧雖可解決中暑、感冒、突發的腸胃病、肩頸局部痠痛,但絕對不是愈紅愈痛就愈有效,「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拚命地硬刮,反而會造成皮膚受傷發炎。」申一中提醒,力道的拿捏應該依據每個人感受不同,給予不同程度的刺激,一次大約刮5到10公分,刮到顏色不再改變,即可停止。
日前台中一名張姓男子誤認為愈大力、愈有效,把雙腿刮到破皮,引發細菌感染、傷口化膿;呂柏萱說,刮痧應該以邊緣頓而圓滑、厚度適中的器具為主,譬如瓷湯匙、刮痧板,過於尖銳容易讓皮膚受傷、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刮痧時,刮痧板與皮膚角度也不應太過傾斜,應該以90度角垂直下壓,再搭配凡士林、嬰兒油等潤滑劑避免摩擦破皮,若不只一個部位需要刮痧,順序應該由上而下、由頭往四肢的方向,並以單方向進行,不可反覆來回刮拭。
「刮痧時,應該避開臉及前頸部,」申一中說,前頸部有淋巴,而臉部皮膚較薄,尤其眼睛周圍特別脆弱,因臉及前頸部皆距離腦部較近,力道沒有操作好,一旦刮破皮膚,「感染容易禍延至腦部。」
刮痧後需時間修復 並非人人適合刮痧
刮痧後,需要讓皮膚休息多久才能再刮痧?「必需等到痧完全消退,」申一中提到,依每個人體質及恢復狀況而定,輕微者2、3天就會消除,嚴重則約7天,根據每個人血液循環的狀況而不同。呂柏萱說,若出痧代表皮下血管破裂,需要一段時間進行修復,頻繁刮痧,恐造成皮膚2次傷害。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刮痧,」呂柏萱表示,有血小板缺少或凝血功能障礙的人不適合刮痧,譬如白血病、血友病患者,而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血栓患者,及傷口不容易癒合的糖尿病患者等,都是應該避免刮痧的族群。此外,刮痧會刺激交感神經,有些體質虛弱的人,刮痧後可能會臉色發白、嚴重甚至休克;而皮膚容易過敏、懷孕婦女、皮膚有傷口的人,也不應貿然刮痧。
出現嚴重中暑症狀 應該立即就醫治療
刮痧雖然可以舒緩頭痛、頭暈、疲累等的輕微中暑症狀,但一味靠刮痧仍不夠,還需要同步降溫及補充水分,但如果已經出現了意識不清、停止出汗、皮膚乾燥、肌肉痙攣,及體溫降不下來等嚴重中暑症狀,最好直接送急診治療,以免錯失搶救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