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0 14:43:17米克斯

暖暖紀實

     立於山腰的停車場,一旁的瀑布聲喇喇作響,雖是夜了,然水流下鋪底的銅色岩石仍可辨識,這裡是著名金九公路。
     望向深色的東海,深色的群山,只有舟隻以及山間的小社區、路燈還透著光,我在停車場駐留了一頓晚餐的時光,竟沒有一輛車經過。這是夏夜的某個週五。我以為這時間會有不少遊客,縱使不是專程來到這裡。

     再住回到基隆是第三天了,只這次是暖暖,一個空白經歷的區塊。

     最早的暖暖印象,是緣乎陳月琴的文字。關於暖暖的一群孩子們的故事,筆觸很深刻,在仍是青春期的我,留下些許的相識與感動。爾後高中,父親任職基隆某地,那是初次認識這座城市──陰霾多雨、樓屋櫛比、街道狹小,倘若她的洋樓夠多、建築夠典雅,或許就有類似倫敦濃滯的氣味了。初次停留基隆的那段時間,即使偶有閃見暖暖二字,但未曾想要一睹她面貌的衝動。

     第二次回到基隆亦是父親任職的緣故,仍是那幢獨立的小洋樓,仍是樓屋櫛比、街道狹小的市容,而我早脫離強愁滋味的無聊青澀,經常地獨自騎著摩托遊於東北隅。那是從馬祖回到台灣的鮮明日子,不覺得基隆有那麼多雨。那暖暖二字只存在記憶的某個雞肋層中,壓根不去想把它翻出來。

     首次來到暖暖,是七月末幾日,一條百來公尺的暖暖街就是中心,餘下的便多是蜿蜒的山道,建築以社區的模式錯落坡間。很迷你小鎮風的山區。陳月琴筆下文字的山勢、階梯等形象稀落的浮現,也印合於眼前。雖沒有鄰近侯硐的閒逸貓趣,也沒有金瓜石的泛黃古味,但對於長年習癮都會中心的我們,它仍展示出具欣賞的氛圍。或許,將來有得空閒時,可細細尋覽暖暖,關於她的小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