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6 10:11:00愛美麗

回歸後逆市倖存的一個行業

回歸前的香港,可說是百業興旺,樓價升至歷史性高位,股票市場交頭活躍,不論係大商賈或是星斗市民,無不沉醉於「魚翅撈飯」的風光時代,連未有謀生能力的中學生,有能力將名牌手袋改裝成書包者亦多不勝數,見慣不怪。

可惜,夢境終歸是夢境,終有夢醒的時份。回歸後,股市樓市相繼下滑、加上科網股爆破,簡直將原已詬病叢生的香港經濟,打入十八層地嶽之中。百業步向蕭條,但當中能避過此劫,就只有被稱之為「術數師」的神算子行業。

相信很多人閱報的時候,不是刻意跳過風月版不看,就是只沉醉於欣賞衣著性感的模特兒,擺出各款醸娜美態的圖集當中,而每次翻閱,都定必匆匆看幾眼便算,生怕被人發現的感覺。就是因為香港人這種敢作不敢為的性格,令我們都忽略了,在回歸之後,什麼「鐵板神算」、「紫微斗數」之流的廣告,從未受經濟轉差所影響,與其他娛樂行業,同步向蕭條之境。反之,更將一直盤據風月版廣告欄多時的娛樂場,從廣告欄中踢走,進佔成為最大勢力的一群。

這個行業的活躍度,在回歸之後的確明顯增強,從日常生活中亦不難發現。不論是良晨吉日,或是陰年陰日,被譽為是香港十大旅遊點之一的黃大仙廟,都會是香火鼎盛,人頭湧湧。在廟外擺買的祭品,買錢再貴,也會有客人光顧,可見港人之「神心」,港人的慷慨,並不受經濟環境變差所影響。

遠一點,看看的大埔「許願樹」吧。雖然,未如黃大仙廟般熱熱鬧鬧,但每逢節目「好日」,不論男女大少,每人都必定會手持纏上橙、寫滿願望的寶碟,並齊齊向「許願樹」發動總攻擊,務必要將寶碟成功拋到樹上才會罷休。

說到祭祀供奉,則不能不提吸引力非常的「車公廟」了,連已為教徒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也難檔「它」的魅力,在去年新年時,忍不住要破例為香港求韱,最後不僅罕有地,打破歷年來的慣例,求得「萬事不吉」的下下韱,而此韱更在四月期間,被人引述準確預測香港會受「沙士」侵襲的先兆,成為熱極一時的城中話題。

由此可見,香港文化和社會,早已與「拜神」之事聯繫在一起,但以上事例,並不足以引證,神算子行業的生意額能逆市上揚的真相。不過,在以下的一些事例中,可能會找到一點線索。

記得有位朋友曾告訴我,他爸爸經營的公司因投資失利而倒閉,身兼樓市中「蟹民」,和負資產大聯盟的主要成員之外,更在科網熱潮爆泡時被重重擊倒,但他父親仍要用盡家財,找「高人」指點迷津。短短一小時的傾談費,便要花上相等於現時大學畢業生的月薪,也面不改容,因為他相信,所獲知的「天機」能令他有翻生之地。類似的例子,相信有不少香港人,在這幾年間未能親身體會的,也會耳熟能詳。

另外,只要細心留意,亦不難發現,近幾年間,當股壇、樂壇都缺乏人才之際,術數壇卻人才輩出,忽然有多伙新星湧現。他們活躍範疇,亦已由報章的副刊娛樂版,跳到港聞要聞版,每次有大事發生,港聞版的編輯,都必定會預留版面,讓術數家們發表意見,好讓市民多聽其他的「意見」。

其實,此除了反映香港除了深受「拜神」文化所影響外,在回歸之後,最為香港人引以自豪的繁榮之景,在短短幾年間消逝,由樓市和股市支撐著的前路突然倒塌,一下子將所有港人的信心都輸掉了。人生突然變得迷惘,對未來路向的認知,降至近乎零的水平。

當務之急,必定要有「高人」的協助,才能站穩陣腳,重整旗鼓,既然政府不能擔當「高人」的角色,市民就唯有自求多福,各自找尋自己的明燈,拜神求福,為的只是一個心靈上的慰藉,那些韱字解文的實際成效,則因人而異。

當然,不能武斷地說,香港人抵受不了經濟打擊之苦,變得不理性,電腦亦變得不信科學。加上,連續兩年的七一遊行,即使人們不佩服甚少運動的港人能在烈日下,應付橫跨五個地鐵站的路程,也能引證港人仍存理性思考的事實。五十萬港人能夠祥和地集會遊行,只要少一點理性,也可能會釀成暴力事件,這絕非一件簡單的事。

那又怎解釋,前文重點所提的現象?不知道,港產電視劇明句「什麼都可以輸,但信心唔可以輸」,會否是個好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