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6 04:04:47尼可拉賽

非核家園

非核家園?這名詞沈寂多年,終於又再度浮上臺面。

我真以為這個愚蠢的話題20年之間也沒有人會提了,因為我不認為有人腦袋會空洞到在目前的技術下談非核家園。但是很不幸,還是有人提了...恩..有黨..


我最近亂轉電視,都恰巧看到政論節目在講非核家園,可能跟我作息有關,像『大話新聞』,談反對核能是有理,裡面來賓說,目前中華民國台灣本島多出來的預備電力還有23%~28%,而核能佔的是總發電比率是16%~18%,也就是『核能廠都不用,我國能源都還夠用。』

看起來很對吧?很順向的思考。現在有電,電都還夠,停止危險的核能,都不影響現階段的國民生計。

這種洗腦式的想法,就是愚弄百姓的最佳寫照。

中華民國壽命多少?產業發展到哪裡是極致?台灣這塊島的工廠未來會有多少成長?

當有人能完整回答這樣的問題,再來談『電夠用』的問題吧!

我來破解這種空洞的思維背後淺藏的問題吧!

國家政策是要長遠的,是要確保長治久安的。如果有哪位國家領導人僅是炒短線,討好眼前人民,不顧後代子孫的發展與競爭力,那簡直是千古罪人。

現階段儲備電力還有28%,所以不需要核能也可以。


現階段美國軍事力量仍領先他國28%,所以不需要再投入龐大的軍事研發也可以?

現階段我的開銷依照我的收入支出平衡仍然夠用28%,所以不必賺更多的錢也可以?

現階段我這靠勞力的工作收入仍有4萬多,所以不用找更能養老的工作也行?

這些答案都可以回答『是』。

但是要有個但書,就是

只要他國軍事力量永遠保持這樣,美國永遠領先他國28%,根本不需要在投入更多龐大的軍事研發,
反而可以終止研發,把研發的錢拿來作更多的福利建設。

只要不要有突發狀況,我生活永遠不改變,依照我的收支平衡,我還多出28%,我不必再折磨自己去兼另一份工作。

只要我的體力永遠不會老,到65歲還跟20歲一樣勇猛,都不會生病都不會退化,我到退休都可以作高勞力工作而不需要擔憂轉職。

看出端倪了嗎?

所有的合理都來自於現狀,都來自於永久保持現狀

問題是,誰能保證世間萬物萬事都能保持現狀?

再回頭看看大話新聞裡面來賓所提的論點:

現階段儲備電力還有28%,核能佔18%,所以不需要核能也可以讓全台不缺電。

講得很好很順口,可是對照上面想想,根本沒有顧及往後的發展。

現在我國還是以火力發電為主,核能為輔,其他次之。

如果把穩定價格的核能抽掉,剩下的或許目前(今年)夠用,將來如果用電提升(經濟成長),勢必購買夠多的天然氣、煤來發電,至少來補目前核能這一塊,而天然氣價格若被哄抬我們也僅能照單全收,光是民生用電就飆高了。

現在還沒發生的事情,你認為受得了,我也相信可以受得了。

等真正電價高漲,恐怕就不是這回事了。

再來工業用電,由於來源成本提昇太多,讓公司財團負擔,肯定會失去競爭力,投資就縮手,投資一縮手,整個台灣發展就停滯,連帶影響台灣本島的就業與消費力。

如果要保持一定的競爭力,避免上述的惡化循環發生,給予財團優惠的工業用電,那這些成本也將由國人負擔,或許是稅賦的提升,那民生用電已經漲了,而稅收又加重,等於是把兩層皮。如果稅收不提高,那政府沒錢,也不用重大工程建設推行,中華民國發展仍然停滯,生活在此國度的百姓仍是堪憂的。

而且,大幅提昇火力發電,台灣的空氣不就更糟糕,還沒有核能爆炸,我看都先得癌症了。

這些風險,可不是幾個記者嘴巴說一說就可以避掉的。


廢核電 經部:8年內缺電


(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2011年 3月25日電)福島核災引發核四停建爭議,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外面聲音我們都知道」,經濟部正在進行重新評估,他強調,能源選項很多,但問題是國人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經濟部以核四不續建、核一、核二與核三廠都不延役的極端情況評估,台灣在 8年內就會出現電力缺口,而且這個缺口不是發展再生能源就能補得上來,經濟部認為,再生能源科技要追上傳統能源的穩定性及平價,必須要再20年。

日本福島核災引發外界對核能安全疑慮,近來核四停建爭議又起,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的蔡英文,也提出核四續建、不商轉的言論。

對此,施顏祥強調,「外面的聲音我們都知道」,再生能源是一定要發展,但問題是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來發展,包括電價上漲等問題都要面對,他說,「能源選項很多,是選擇多少成本的問題」。

施顏祥進一步指出,國人要安全,「同理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沒有人不要安全」,假設再生能源是重要選項,但不是上路後就不用付出代價,經濟部已經針對各界的疑慮進行規劃,也已經請台電就再生能源發展進行規劃。

儘管施顏祥並未說明經濟部對能源配比重新評估內容,不過經濟部官員表示,依據目前台灣發電狀況,燃煤、燃油與天然氣的火力發電約占72.2%,核能則占19.3%,剩下8.5%則為水力及其他類(含再生能源)發電。

以這樣的能源配比,如果核一、核二、核三不延役,核四廠不建,8年內台灣就會缺電,而且這個缺口不是以再生能源現有科技可以彌補得過來,必須要發展火力發電,但是光是彰濱火力發電廠4、5年下來,現在還卡在環評,加上火力發電廠有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這些都是必須要正視的問題。

台電公司表示,去年全台發電機組的備用容量為23.4%,預估今年全年度為22.2%,若扣掉核一、核二、核三廠發電量後,備用容量僅剩7.4%,到2012年備用容量僅剩3%,2013年備用容量轉為負2.2%,電力完全不夠用。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5/58/2ooaq.html

廢核電 台電:電價漲、經濟損失難計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要以其他能源取代核能發電。經濟部國營處副處長陳昭義25日在立法院國民黨立院黨團記者會上表示,如果不使用核能發電,台灣就必須尋找替代能源並付出缺電的代價,勢將衝擊產業發展和廠商投資意願,整體影響難以估計。他說:『(原音)限電我跟各位報告,不只是民眾不方便,對有些產業是非常要命的。大家知道半導體,他們叫做「點矽成金」,生產線上的東西比金還貴,不要說停電,只要跳一下電壓,生產上的東西都叫「不良品」,那個代價是很大的。所以電力的供應穩定跟品質好不好,還影響到投資意願,沒有投資、新的投資,經濟成長從哪裡來?

台電副總經理黃憲章也說,如果以天然氣取代核能發電,電價將從目前每度新台幣2.62元上漲到每度將近4元。他說:『(原音)包括核四一年是(發電)600億度,一年600億度的話,將來替代一定是天然氣。目前我們的電力是2.62(元)的話,我想大概跑到3塊,甚至接近4塊錢以上。』

黃憲章表示,台灣目前發展風力發電,但是夏天常常面臨沒有風的情況,導致供電不穩,因此還是要準備相同比例的傳統火力發電備用支援。黃憲章說,假設核四停工,直接損失是新台幣2,688億元,再計算40年不能發電的間接損失,估計會突破兆元。

感想:蔡英文,你是要選總統的人,怎搞成像在選立委,提一些鬼扯的東西。2688億你一個人要出?.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5/1/2oomy.html

2025終止核能? 台電:不切實際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只要選上總統,不但要終止國光石化計畫,並規畫在2025年前完全停止核能發電。蔡英文認為,包括提高再生能源比例、改善火力發電效率及優先興建天然氣電廠等,都能有效增加總發電量。

台電副總經理黃憲章表示,核能佔國內20%的發電量,如果要完全以再生能源替代,以風力發電來講,就需要1萬2千座風機,目前台灣目前已經蓋了162座風機,幾乎能蓋的地方都蓋了,如果要蓋到1萬2千座,幾乎不可能;而如果是以天然氣取代核能,也有困難。『先把成本拋開不講,以現在來說,現在要蓋一個電廠加上環評,至少需要十年,因此在2025年要全面使用天然氣或再生能源,幾乎不可能。』

黃憲章強調,只要審慎檢討蔡英文提出的方案,就會發現她說法是不切實際的。

===================

http://www.fund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ff3ce91c-cfc2-4eca-90fd-2e12f24629d2

99年台電發購電量2073.8億度,年增7.1%

台灣電力公司最新統計,99年台電發購電量2,073.8億度,較98年增加7.1%,以自有發電量1,577.9億度為主(約占總發購電量七成六),增10.1%,其中火力發電1,107.6億度,增14.5%;另購電495.9億度,減1.3%,其中火力發電483.5億度,減1.3%。

99年售電量1,933.1億度,較98年增7.9%,其中與產業相關的電力用電增加10.5%,與民生相關之非營業用電增0.9%。

收入方面,99年電費收入較98年增8.0%,其中電力用電增10.3%,非營業用電燈增1.8%。(資料來源:主計處1/12)


==================

大話新聞記者連經濟成長都不考慮,當廠商都外移,國外公司不願意投資台灣之後,自然就不用那麼多電啦~~。

如果依照大話新聞記者的引領邏輯,那台電幹嘛還買電,都夠用了還買,不夠再買就好了,浪費錢。

難怪有些人能當官員,有些人僅能在底下口沫橫飛的批評。

當民粹力量勝過專業時,就是國家危急時。偏偏有能耐作大事的,永遠都不是口沫橫飛、批三道四的的記者,而是被百姓、記者罵得狗血淋頭的專業人士。

那些能在抬面上講露臉的政治記者(講好聽的是名嘴),根本沒有國家觀念,生活也遠比一般百姓好,他們僅是打著為民著想的口號和框架行自身得利之事而已。(沒有政論節目,他們什麼都不是)

當電變成一度4塊時,我想他們生活還是不差,最差也和我現在過得差不多而已,可是現在小老百姓如我,談何容易維持目前的生活?

上一篇:民生物資漲漲漲

下一篇: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