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發菩薩心。菩薩的心懷就是:「大慈悲為室,
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


心存大慈悲


法華經中,佛陀把三界譬喻成一個火宅,將宇宙比喻成一間大房子,人間
就像一個大宅,我們的內心──「心宅」,要時時刻刻抱持佛陀的教育與
菩薩的精神,以開闊的慈悲心包容一切眾生,這就叫做「大慈悲為室」。



柔和忍辱的修養


一個人外表讓人感觸最直接的就是聲與色。聲,就是言語;人們講話的語
調有柔和,也有粗獷。同樣一句話,若聲調過高,人家聽了就不會順耳;
若說得柔一些、軟一些,聽起來就會令人覺得入耳又入心,所以聲音要柔
和。

除了聲音柔和之外,形態一定要有禮貌。如同人不能離開衣服一樣,佛教
徒要呈現內在的修養,也離不開柔和誠懇的聲色。

社會上一般人的衣著,紅、黑、白、長、短,千姿百態都有,可是維持社
會安寧的警察、警官,或是憲兵、海、陸、空軍等,各有各的制服,這表
示他們的崗位、職守,讓人一看便知。還有宗教家,若是正信且受社會敬
仰、公認的崇高宗教家,也是一樣有整齊的制服──例如天主教的神父、
修女以及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一看即知其身分。

我們都是佛教徒,大多數是在家居士,可以穿著長短不一、五顏六色的衣
服,雖然在衣著上很難分辨我們是什麼身分,但是有一項可以讓人認定為
佛教徒的,那就是「修養」──用你的修養、形態,用你平時講話、待人
接物的形「色」,來表示你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也就是以「柔和忍辱
」做為你的衣服。



透徹世間諸法


我們要怎樣才能忍辱、如何才會柔和?就是要看開道理;若能透徹道理,
看開世間的名利、地位,自然能夠有寬大的度量來容納世間的人與事,如
此,態度自然柔和了。

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受了後天社會各種形態的薰染,有了不同的習氣、心
態。

我曾在報紙看到一個報導。兩個親兄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平時在家就常
常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在公司也為了職位問題互相嫉妒,明爭暗鬥。兩兄
弟時時抱著一種怨恨、嫉妒的不平衡心理,積怨甚久。一直到除夕夜圍爐
,酒後衝突,大哥殺死了弟弟,再服毒自殺。

這是現代社會所發生的家庭悲劇!同胞兄弟,一起相處了二、三十年,怨
恨不斷地累積,到最後竟然以恨對恨,毀了終生。這就是凡夫心──看不
開道理。

不只是現在的人這樣,古代的人也發生過這樣的事。



鄭莊公與共叔段的恩仇


春秋時代的周朝,有一位鄭武公,娶了一位夫人,叫做武姜。結婚沒多久
武姜就懷孕了,生第一胎的時候難產,孩子從腳先生出來(是所謂的「顛
倒生」);武姜生產時非常辛苦,差點喪命,所以,孩子出世之後,她就
一直很怨恨這個小孩,與他很不投緣。生第二胎時非常順利,也是一個男
孩,她將愛心完全放在第二個兒子身上。

以前的官位多世襲,鄭武公的夫人一直向他要求將官位傳給次子;但是鄭
武公認為,統領人民一定要有厚德,二兒子為人機巧,大兒子比較仁厚,
所以他沒有聽妻子的話,仍將官位傳給大兒子。

鄭武公死後,大兒子莊公繼位,武姜仍一再向莊公要求,要他將弟弟共叔
段派封到一個較遠的地方。武姜心理算計著,共叔段掌了那個地區,就可
領導群眾,培養和鄭莊公相當的力量。

做大哥的明明知道母親與弟弟居心不良,他還是勸弟弟說:「你要的那個
地方又遠又險,若有較適當的地方再派你去,你等待一些日子吧!」後來
莊公把京城附近的地封給弟弟。這個地方文化發達、豐衣足食,莊公讓他
在此統領民眾、安居樂業。

但是做弟弟的,一有機會就設法開拓他的地盤,並且分離民心,欲將此地
佔為己有。當時,鄭莊公身旁的忠臣再三諫諍:「如果你弟弟再這樣繼續
下去,地盤會越佔越大,將來就很麻煩了,應該趕緊將他除掉。」但是,
身為兄長的莊公認為:「人一定要心存厚德,若是貪求無厭的人,上天自
然會給予責罰;我們再觀察看看,或許他會悔改。」

但是,弟弟共叔段不但沒改過,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招兵買馬,直到兵
眾糧食完全充足時,便準備攻打京都;而他的母親裏應外合,準備次子進
攻時,為他開城門。

這個消息被鄭莊公獲知,於是發動軍隊攻打京畿收回城池。

鄭莊公雖是厚德之人,也不禁埋怨──為什麼他對弟弟這般仁義,弟弟卻
不忠於國、不敬愛兄長?對母親這般孝順,而母親又不能慈心對待他?

他不忍殺害弟弟,只是將他和母親驅逐出境,並且發誓說:「不到黃泉,
我就不和母親見面。」

但是他發了此誓後,覺得非常後悔,就人性與良知而言,再怎麼還是自己
的母親,不盡孝道,如何能成為一個人呢?不成一個人,要如何統領全國
?他實在感到無比後悔。

賢人穎考叔知道莊公心裏的痛苦,有一天,特意送禮物給莊公;莊公為了
表示答謝之意,準備了非常豐盛的酒菜款待他,但是穎考叔不斷將豐盛好
吃的食物裝進一個袋子裏,鄭莊公覺得非常奇怪:「在宴席中我請你吃的
佳餚你都不吃,卻另外裝在一個袋子裏,是什麼緣故呢?」

穎考叔就說了:「家中有母親,我所有的好食物、好東西,都會先請母親
食用,但是她一生中還沒有吃過公卿宴客所辦的山珍海味,我希望能把這
些好食物拿回去孝敬我的母親,讓她能享受君王所賜的美宴。」莊公聽了
以後,感動得流下淚說:「你有母親可孝敬,我卻沒有啊!」

穎考叔便說:「怎麼沒有呢?你也有母親可孝敬啊!」這時候莊公才說出
內心的話:「我發誓不到黃泉就不見我的母親。」穎考叔說:「這還不簡
單!你可以掘地洞,挖到地洞出泉,在地道中與你的母親見面,這不就是
在黃泉中見面嗎?」莊公聽了說:「這真是妙計啊!」於是真的掘地挖洞
,母子便在地道中見面了。

身為母親的武姜,在這段時間也覺得很後悔,孩子都是自己生的,為什麼
會有這種怨恨及偏愛的心態?為什麼會有這種外攻內應、反叛國家的舉動
呢?兒子如今還是一樣這麼孝順,於是覺得應該反省自己過去的行為。從
此以後,恢復了母子之情。



以身作則,待人接物


有德者興、無德者滅。道理若看得開,身為弟弟的便不應該篡位;道理若
看得開,同樣是自己的孩子,就不應該起分別心。學佛就是要學得看開一
切道理,道理若能透徹,在理中處世,則「有道行千里」──自然能事事
皆通,自然能包容一切,並時時廣度眾生,為眾生說法。

要講經、說法、教導別人,一定要以身作則,首先要有慈悲心──「大慈
悲為室」;然後表現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這都須先體悟道理─
─「諸法空為座」;才能「處此而說法」──表現以身作則、領導眾生的
行為。

學佛一定要發菩提心學佛最要緊的菩提心,所以修行必須發菩提心。出家
人名為「沙門」,沙門有三種意思,其中一項叫「怖魔」。什麼是魔?就
是「障礙」。想要出家的人有許多障礙,有的是外境起障礙──也就是個
人外在的業力使自己不能很順利出家;有的人是內心起障礙──若沒有受
外境阻撓,出家之後內心的心魔也會作亂。所以我常常說,非常順利出家
的人,不見得能夠成功;而在出家之前,經歷千辛萬苦仍不受環境折服的
人,出家一定能成功。這就是說,能禁得起社會人事的磨鍊而發大心的人
,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人。

所以,學佛一定要發菩提心,唯有發菩提心的人才能堅定信心、堅定毅力
,產生勇氣,如此才能脫離魔掌。



菩提心就是覺悟的道心


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覺道」。從凡夫地到聖賢的境域,必定要有一
條路來走,即是覺悟的道路,而菩提心就是覺悟的道心。

「學佛」不同於「佛學」。學佛是學做佛,要有佛陀的精神、慈悲的心念
,有佛陀為眾生吃一切苦的心,如此學佛才能成佛;而佛學只是研究其中
的教理,推究其文字,在文字上打轉,這只不過是世間的學者。佛教中有
一句話說「所知障」──若只想研究佛學,不肯真正發菩提心學佛,對自
己而言是很大的障礙;因為知道的多,往往容易生起我慢心,無法真正謙
卑誠懇、發揚名實。

若能發菩提心,一定可以成佛,這是真正的學佛。內心要好好培養大慈悲
,視普天下眾生如我們的親眷,待人接物一定要用柔和忍辱的態度,對世
間的名利要看開;若能看開道理,透徹菩提的道路,一切名利就沒什麼可
計較的。

例如慈濟醫院的籌建,不是以營利為目標,而是以救人為目的。

記得慈院啟業之初,花蓮有一位貧困的勞工患了胃疾,到花蓮一所醫院住
院治療,住了將近一個月,由於醫療設備不足,醫生們無法醫治,於是向
慈濟醫院請求支援。瞭解病況之後,慈院認為有辦法處理,所以建議患者
轉到慈濟醫院。

但是患者認為慈院當時尚無勞保,儘管他的病體已在非常危急的狀況下,
還是遲遲不肯轉院過來,最後慈院院長與醫師討論的結果,認為人命關天
、救人第一,所以將醫師和儀器整個轉移到那所醫院的手術室,為患者開
刀治療。

一切無代價的奉獻,完全以救人為第一。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不求名、
不求利,只要能夠救人,不管患者住在那一間醫院,都能為他服務,這就
是人事上的「諸法空為座」。

我們的日常生活,時時處在人與事之間,離開了人與事,就沒有佛法可修
了;我們要時時開擴心胸為一切眾生工作,為一切人群服務,這叫做發菩
提心,叫做「諸法空為座」。



五濁即是淨土


學佛注重的是實踐,要身體力行。一個修行人若只「想」參禪學道,心定
不下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則徒然空過了時日。一理若通則萬理皆透徹,
我們一定要把握時間,不可浪費人生。菩提覺道是要我們開步向前邁進,
不是站在十字路口,用嘴巴呼叫或問過來人,一定要真正身體力行。


淨行法門曰:

「凡修淨土須善發心,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則違菩提心,是聲聞行
,不應發也。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是菩薩
行,應當發心。」



一般人以為,造福人群只是修福而已,所以要趕快找時間念佛修慧,了脫
生死,這是錯誤的。淨土法門鼓勵我們以造福人群來成就道業,念佛只是
培養善根而已,必定要有「福德因緣」做為成佛的資糧;所以修淨土的人
也是一樣要好好發心──發菩提心。

「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違菩提心。」──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有
五種不清淨。但是,我們若認為世間有這麼多煩惱、苦惱、不清淨,而厭
棄五濁惡世,一直欣羨極樂世界黃金布地,希望追求清淨的境界,這樣就
違背菩提心了。須知,佛教以蓮花為標幟,污濁的泥土裏才能開出清淨的
蓮花,所以,希求極樂世界清淨的國土者,仍舊是不能離開五濁而做佛事


學佛一定要學得「心清淨」,不受世事的染著,若能這樣,五濁即是淨土
。因此佛陀說「心淨則土淨」,學佛能以清淨心在五濁惡世中做佛事,才
是真正發菩提心。

厭棄五濁的修行人每每會說:「人命無常啊!世間這麼苦,若不趕快修行
,不能解脫,以後還要再回來做人,這樣太辛苦了。」這是一般對佛法見
解不純的人所發出來的言語。學佛應該要有正見,就如醫生學醫,是因為
世間有病人;我們學佛,是因為世間有業重的眾生,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
,也因為有眾生才能成佛。我們不可畏勞怕苦,必定要有一分毅力、勇氣
來堪忍。

「忻九品,則違菩提心」──若逃避現實、為求清閒享受,欣慕西方極樂
世界、蓮花九品而學佛,這是「聲聞行」。聲聞者亦同樣是佛的弟子,很
愛聽法,推究佛的道理,卻不肯發心。我們學佛不是要學聲聞,現在有很
多人極愛聽經,但是聽歸聽,叫他實行卻無法做到,這就叫做聲聞行。佛
陀在法華會上一再鞭策這種小乘的人,說他們是佛教中的「焦芽敗種」,
對佛教沒什麼好作用。

我們既然學佛,尤其是處在現在的社會,應該拿出勇猛的毅力,不可停滯
於消極、只愛聽不願行的境地。所以「聲聞行不應發也」,學佛不要只想
聽法或如何研究佛學,一定要聞而思、思而修。

「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是菩薩行,應當發
心。」──世間眾生多苦惱,我們要身體力行走進苦惱的眾生中,不逃避
,以眾生的苦為苦,為他們承擔這種苦,才是真正的大悲心。這就是地藏
王菩薩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釋迦牟尼佛也說:「我不入地
獄,誰入地獄。」苦難的地方我不去,誰要去?地藏王菩薩發願,若有一
人墮落地獄,他絕對不成佛,這才是真正佛陀的本懷。



排除魔障,共成佛道


諸位,我們都是佛弟子,擔負如來家業是我們的責任,應該要有地藏王菩
薩的大願,使令一切眾生成佛,這樣做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真正的菩薩行


佛陀來人間說法教化,不是只說給我們聽而已,而是希望我們力行;能夠
力行者,就是菩薩。所以我們應當好好發心,設若沒有好好發心,很快就
會受三界魔王的魔根障礙,將我們懾服,這樣就無法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希望諸位好好學佛,不要只趨向佛學的研究,在其中打轉;研究佛學而不
肯真正學佛,就像蒼蠅鑽玻璃,再怎麼鑽都鑽不出去;即使對佛教的文字
、名相瞭解很多,所換得的只不過是「所知障」。所以我們想要無障礙,
只有一項──信心、毅力、勇氣;身體力行,向佛的精神學習,自然可以
撥除內外的魔軍障礙,佛道必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