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彩虹發聲:【舞炯恩 愛無分性別】。(2017.11.17)
為彩虹發聲
為什麼要為挺同婚,替同性戀和跨性別者發聲?因為這是無庸置疑的基本人權,也是因為真愛可以克服一切阻礙、征服所有歧見。這次我們採訪杰德影音、GagaOOLala 同志影音平台與酷摩沙獎的幕後推手林志杰、致力同志議題的苗博雅、肉彈甜心、《阿莉芙》男主角舞炯恩、推動同志書籍的「基本書坊」邵祺邁,跟他們暢談彩虹族群的美麗與哀愁。
【舞炯恩 愛無分性別】
年僅23歲的排灣族歌手舞炯恩,先是以世大運開幕的精彩表演打響知名度,現在他更以電影《阿莉芙》替跨性別族群發聲,以強大的個人魅力展示了可男可女、顛龍倒鳳的魅力。
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導演王育麟的新作《阿莉芙》一推出就獲得萬眾矚目,劇情描述排灣族的頭目兒子阿利夫,在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直想要變性成為女性「阿莉芙」。這是台灣第一次有電影將目光投向跨性別者議題,而其中在裡面以男女裝交替出現、剛強兼具艷麗的舞炯恩,無疑是全片亮點。
●尊重不同的靈魂
學習自然內斂的表演、花四個月的時間減重17公斤、揣摩變性者的內心世界…這都不算什麼,對於舞炯恩而言,接演這部戲最困難的是承受輿論的壓力以及親友異色的眼光。
輪廓深邃、身型嬌小的舞炯恩,一來到攝影棚就點亮了氣氛,唱歌中氣十足的他,講起話來極具說服力,聊起這部電影,他說:「我當然知道阿莉芙是一個很具爭議性的角色,但我這人就是比較叛逆。我相信正義的東西永遠會導向一個正確的路,就像美國之前的黑人平權事件。我們不應該用老舊的思維看待這一切。如果說上一代是要爭取女性和黑人平權,這一代要改變的就是同性和跨性別議題。」
因為學生時代曾遇過熱衷社會運動的女權主義老師,舞炯恩說自己從很久之前就很關注 LGBTQ 的相關議題。身為創意工作者的他,更希望可以把這件事情放到作品中,淺移默化地影響大家的觀感。「《阿莉芙》應該是台灣第一個討論跨性別者的電影,而且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我想跟大家說的是,跨性別者沒有你想像中這麼可怕,也肯定不是世界末日。」
●需要更多勇氣
不只完美演繹阿莉芙的外型,舞炯恩在揣摩阿莉芙的心理狀態時也花了一些時間,不僅與真正的跨性別者深入訪談,了解她們的世界,並由內而外地將這件事情在心中沉澱發酵。「我自己不是跨性別者,但演了這部電影之後,我會更常提醒自己尊重這世界上不同人種、宗教、性別的人。尊重別人的觀點,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電影裡也是這樣,用愛去包容這一切,用尊重讓世界更美好。」
其實在阿莉芙的角色之外,舞炯恩也喜歡在臉書上分享美艷的妝容,讓更多人知道男生也可以將自己打扮美麗。「就像我在臉書上寫的:『我對自己的性別認知是男生!我並沒有想當女生,但我愛美也愛帥,為何我不可以又美又帥。』老人家常說,女生要溫柔且剛強,但男生只要碰觸到比較陰柔面的東西就會被側目。我覺得這個社會還是有對男性的偏見,所以想慢慢地讓大家知道男生可以愛美、也可以化妝。」
雖然不斷倡導做自己的信念,但來自保守傳統家庭的舞炯恩,也曾經歷過抗爭期,就算爸爸直至如今依舊無法全然接受他化濃妝的事實,但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是為了表演而努力,不會多說什麼。「勇敢聽起來很簡單,但真的做起來很難,我覺得不要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裡,多走出去看看,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要真心喜歡自己,就沒有分對跟錯。我也覺得這個世界需要更多正義的人,支持對的事情。」
●為什麼要阻擋相愛的人
「我非常支持同婚,因為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力,尤其是愛─這個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舞炯恩義正嚴辭地說。對他而言,阻止他人相愛就宛如從前《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劇情節。「愛被阻擋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阿莉芙就是充斥著三個主線的愛,不同的性別、不同的靈魂,都可以因為愛而偉大。愛是不分性別,愛是任何人都有權利結合。」
即便依舊會遭受異樣的眼光、批評的言論,但舞炯恩無所畏懼,他明亮的雙眼閃閃發光,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對的。也或許,未來的哪一天,他的樣子、他的作品,真的可以改變社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
【苗博雅 不要讓標籤定型我們對事物的理解】
「我的存在本身就一直在挑戰性別界線」阿苗說。去年他代表「社會民主黨」參選台北市第八選區立委,以實際行動鬆動台灣政治板塊。打破界線,拒絕標籤化的思考,是當前社會亟需的練習。
最近阿苗在 SOSreader 開啟「B面主打歌」專欄訂閱計畫,他開宗明義寫下:「我有很多想說的話:台灣獨立、司法改革、憲政改革、性別平等、勞工權益、年金改革、稅制改革。但大眾看到的是經過加工後的標籤:同志、北一女、台大法律、社民黨、立委落選人、反死刑論者。」
●小心被標籤綁架
阿苗非常清楚人類不可能完全放棄標籤這件事,「標籤是認識這個世界一種很便捷的方式,這個世界越來越速食,連看電影都要五分鐘看完,難道看到一個人的一面,就能覺得了解他的全部嗎?要完全擺脫很難,但不要讓我們的大腦被標籤掌控,不要忽略了其他可能性、其他事實。」
選戰期間,阿苗拜票時遇過阿伯不願意握手,「我不跟不男不女的人接觸。」也遇過中年女性選民不好意思地詢問,「你是不是『那個』…」,原來對手想以同志身分攻擊他,但選民其實支持同性婚姻。「出櫃不是難題,看到我的人,我如果跟你講我是異性戀,你一定會想說怎麼可能!對我們這世代來講,同志已經不是難以接受的議題。」
阿苗認為他的責任,是讓更多人願意在看見標籤後,還能願意嘗試更全面去理解一個人、去理性探討一項議題。所以他前進 YAHOO TV 主持「阿苗帶風向」網路節目,和 Taiwan Bar 台灣吧合作執行「大抓周計畫」,以輕鬆的影片推動法律科普,希望創造一個能容納更多元意見的社會空間。
●升學主義變成保護傘
1987年出生的阿苗,跟早期同志相比自我認同之路相對平順:從小不愛穿裙子留長髮,幼稚園一度因為被逼穿裙子崩潰大哭;小學從報紙上第一次看見「同志」字眼,察覺自己有好感的都是女生;讀台大法律系大一時,參與生平首場性平運動「同志大遊行」。跟家人出櫃的過程也很日常:高中畢業那年失戀,阿苗跑去跟媽媽說「心情不好,跟女友分手了」,媽媽淡淡回「我知道啊」。
阿苗覺得自己或許是升學主義下的既得利益者,因為功課優異,沒有大人想承擔「破壞模範生」的罪名,也沒有人敢出聲「改正」他,就這樣一路到了大學。但他明白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遭遇的質疑和霸凌並未因社會風氣稍微開放而減少過,「同志青少年必須把真正的自我隱藏起來,他會非常孤獨寂寞,沒有人陪伴,身邊的大人也都不理解他。我沒有資格說我一定理解,但我也希望能夠盡量多爭取一些資源,把這個社會準備好,讓這些青少年朋友可以稍微快樂一點、順利一點地長大。」
●我們都在學習愛與被愛
同志的愛沒有比較特別,一樣會在愛裡傷害與受傷,有時還夾雜了許多怕自己「不正常」、無法滿足身邊親友期望的情緒負擔。「我確實在很多地方都沒辦法符合父母期待,你有一個小孩,從小為了讓他讀好學校而努力工作,讓他考上公立高中、第一志願,然後他居然要去參加社運組織,後來他竟然要去從事基層政治工作。講得更坦白一點,對我的家人來說,我絕對不是什麼貼心撒嬌的女兒,是一個常常在家裡面缺席的小孩。」
「我覺得台灣蠻欠缺情感教育的,如果說家裡沒有培養你豐沛的情感教育的能量,那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會需要學習,」阿苗坦承自己不太會表達情感,對關心別人經常會有障礙,所以更珍惜陪伴在身邊的人,「我很感謝我愛的人在我成長過程中,不斷支持跟保護我。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困難也最珍貴的情感,就是不帶條件的付出跟愛。雖然今年也30歲了,但我也不太敢說我懂得怎麼樣去愛人,希望努力可以讓自己未來越做越好吧。」
●法律人的驕傲與責任
今年五月,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做出憲法解釋。阿苗說自己終於有一天對身為法律人感到光榮,「台灣的法律人已經困在一個有點尷尬的情境中很久了,法官被說是恐龍法官,律師被說是拿錢的,檢察官被說是為政治服務。這個悶的感覺,其實無形中貼了法律的標籤。748號解釋最重要的是司法權的尊嚴,這十五位大法官妥善完成了憲法賦予司法權的權限,去阻止了一個相當重大的人權侵害。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個法律人最能夠為這個社會貢獻的時刻。」
「台灣的同志運動,走到現在三十年,對很多同志來說都已經太久了。」阿苗感嘆地說,「愛最珍貴的部分,就是接受這個人原本的樣子,能夠接納他,支持他,包容他。同性伴侶能作為法律上的配偶,並不會讓世界毀滅,最重要的是兩個相愛的人,可以在一個平等的價值之下,獲得充分的支持,整個社會也一定會走向更正面的發展。」
投身政治,想做的無非是運用所學,去爭取「讓所有人都能夠有尊嚴又幸福的生活」而已。對阿苗來說,這條路才正要開始。
【肉彈甜心 每一種不一樣都很珍貴】
Amy和馬力組成的倡議團體「肉彈甜心」,想藉自己性感的身體告訴大家:嘿!胖胖的 is fine,喜歡同性is fine,又不是傷天害理,每個人都該有權力以自己舒服的姿態活著。
在「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Amy,與當時在「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馬力,因為工作業務往來認識彼此,又因上網團購衣服變熟。2015年,兩人有感於「一個人走得快,比較多人走得比較久」,決定合體組成「肉彈甜心」,站出來倡議「身體正向」運動。利用工作之餘拍攝「肉彈小劇場」聊胖子內心話,推出「FAT48」單元,邀請橫跨各領域的專家、擁有不同身體面貌的朋友,來分享各自的煩惱和生活。
●把單一標準的框框擠歪
「胖」這件事是她們人生至今的課題,從小到大遭遇過太多歧視與標籤。Amy曾遇過一位客戶認真對她說「你要感激你老闆肯用你。」馬力小時候量制服永遠是最後被量到的人。胖子一天到晚會被路人側目、議論,被「指教」自己身體該長成什麼樣子,「這個社會總是在提醒我們,你是一個不一樣的人。」
「我媽媽就會說,我是同性戀,會不會是因為我太胖,所以交不到男朋友?我心裡想說,你怎麼會覺得跟女生一起,別人就不會嫌你的身材呢?」Amy好氣又好笑地說,「這也是一種標籤,不管是做同志運動,或是身體倡議,其實都一直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很多種複雜的綜合體,不應該只用單一面向去看別人。」
馬力說,有時正向標準也可能會變成標籤,「像大家覺得胖子一定要樂觀,要自信跟幽默,所以你想像出來的,還是要如何成為一個『好』胖子。」長期從事社會運動的她們也發現,身體和性別議題緊密交織:「像現在同志社群中也沒有很多元的指標,以身體來說,男同志社群中的標準超嚴格。假使你是熊,你就要胖壯,一鬆就變成豬了。女同志社群也沒有對胖的人比較寬厚,婆還是要瘦啊。但有更多人只是一般人,那怎麼辦?難道在感情市場上就沒有價值,或是不認真、不敬業的同志?」
她們希望能藉由一次次倡議,「把標準越拉越鬆,門越打越開,可以變成逃生門」。真正的多元包容,是你可以做你自己舒服的樣子就好,胖子可以不好笑,同志也可以沒藝術細胞。
●不一樣,不是 trouble maker
「整體社會很常把結構性問題放到個人身上,要求個人自己去適應、解決。」每次搭捷運、飛機等大眾運輸工具,馬力經常得為自己的體型「不好意思」,「假使你太胖、太高或肢體不方便,社會還是希望你自己要處理,憑什麼要求整個社會為了你改變?好像必須符合一個平均值,才是不造成社會困擾的方法。但是最珍貴的,難道不是每個人擁有不同的樣子嗎?」
「只要沒辦法符合規範,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就一直會被標記是奇怪的孩子、是不聽話的孩子。」經常受邀到學校演講的馬力和Amy,特別注意性別教育這一環,畢竟身邊聽過太多因為適應不了規範而掉入社會縫隙、甚至失去生命的哀傷故事。
「很多事情核心是差不多的。家境不好的孩子被欺負,難道你會說叫你爸媽多賺一點錢就好?考試考不好,你跟他說努力讀書就好,都沒想過讀書是很階級、很看天性的事。你不理解胖子的背景,為什麼就對他說你減肥不就好了?」Amy說這更突顯了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其實還有很多小孩子在很多角落,不被看見、接納,然後很痛苦。教育不只在說同志,而是不要欺負跟你不一樣的人,希望讓每一個不同選擇的小朋友,有辦法在世界上好好活著。」
●往「愛自己」的路上前進
「我媽到現在都還是跟我說,瘦下來就可以交男朋友了。」馬力通常會裝傻回,「欸也不一定喔。」Amy則在五年前和爸媽出櫃,「我18歲不小心把跟女朋友很親密的照片放在桌上,被媽媽看到,我一路否認到30歲。後來我開始思考,如果我願意在熱線花時間去傾聽別人父母親,那為什麼不願意花時間給我的父母?」
對她們來說,人生難的其實不是找到想相愛的那個人,而是如何好好回頭愛自己。Amy曾經非常自卑,甚至想過「如果全家旅遊出意外,死掉的只有自己就太好了」,直到上網找到自己喜歡穿的衣服,才開始找到力量,「原來我也可以好看,也可以性感,也可以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如果沒辦法創造一個能夠尊重並理解每一種存在的空間,一味叫人「做自己」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肉彈甜心」不是什麼快樂胖子的樣板,她們和許多人一樣,人生還在小碎步地從「不討厭自己」往「喜歡自己」的路上前進。所有努力只盼望這個世界能有更多體貼,讓每一種不一樣無須吶喊,就能平等地擁有一個生存的位置。
【林志杰 粉紅經濟正崛起】
身份多元的Jay,是杰德影音、GagaOOLala 同志影音平台與酷摩沙獎的幕後推手。他希望大家把同志視作粉紅經濟的主力族群,為社會凝聚更多正面能量。
一頭俐落髮型、臉上蓄著短鬍,說話態度謙和又帶著點磁性的Jay,光看外表,實在很難想像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爸。其實在青春正盛之際,他也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人父。直到邁入46大關,他開始想像人生下一階段會長成什麼模樣?在說服自己,與另一半和家人溝通之後,便決定前往美國尋找代理孕母。
●三明治世代
想起那段為孩子兩地奔走的情景,Jay的記憶仍清晰無比,「最困難的不是時間,而是過程。代理孕母在南加州,我在台灣,雖然中間我們會透過 Skype 聯繫,但每當發生事情我就得飛到美國去。懷孕後期是特別辛苦的一段,由於代理孕母血壓飆高,醫生擔心她跟孩子會缺氧、引發後遺症。當時的我除了擔憂孩子的健康,更害怕因為自身需求傷害了另一個家庭。」
幸好,一對可愛雙胞胎在去年誕生。不過滿足當父親的心願後,Jay隨即要面對實際生活的種種艱困考驗,也讓原先就忙到不可開交的他,成了上有父母、下有幼子的三明治世代。「父母年紀大了,體力在衰退,除了孩子的需求、伴侶關係的維持,我還得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公司也正在轉型。」他接著說,「我這一生從來沒有同時出現這麼多挑戰。」
●正視彩虹消費力
去年年底台灣同婚運動邁向最高峰,歷經大法官釋憲之後,大家歡欣鼓舞,心想同婚已然通過、熱度因此消退。對此Jay提醒說,「大法官釋憲說的兩年時間,不代表我們可以毫無作為,到最後連民法或專法都不確定。在幕後推動的我們,會繼續跟關鍵的立法委員溝通,也希望大家常常到立委臉書表達訴求。」
提倡「粉紅經濟」的他,也希望社會重視同志族群的龐大消費力,他回憶說,「以前住在舊金山的時候,當地出版了一本《Pink Guide》,裡頭有許多同志醫生、律師或牙醫、會計師的公開資訊。我想這經驗能用數位化的方式移植台灣,大家不要把同志想像成只會在凱道上抗議的族群,我們是很有消費力的。」
●美妙心旅程
由Jay擔任製片、菲律賓導演拍攝的原創電影《他和他的心旅程》,將在本月於 GagaOOLala 上線,對他來說,這部電影不僅將兩地串聯,更希望展現平台豐沛原創力。「電影裡的主角因為巧合相遇,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他們心底也渴望與家人產生更親密的關係。這部電影不僅是 Road Movie,更是一趟從心出發的旅程。我們會持續跟國外創作者進行更多有趣合作,這是我們的第一步,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邵祺邁 同志值得擁有自己的書】
專門推出同志書籍的「基本書坊」,儼然是台灣出版產業最珍稀的奇花異朵。2008年創立以來,充滿遠大抱負的它已經推出六種書系、近九十本書籍。而它的幕後推手,正是同運領袖與文學才子邵祺邁。
「同志值得擁有自己的書。」提起創立基本書坊的原因,邵祺邁明快地回答。「雖然現在交友平台很便利,社會氛圍很自由,但同志書籍對一般出版社而言還是太小眾,所以我決定自己做做看。」於是,除了推出銷量口碑雙贏的男男旅遊書,基本書坊也推出散文、星座、性技巧以及自我成長與認同等不同類別讀物,在同志圈中享有高知名度,擁有一票死忠支持者。
●滿佈記憶的老家
今年對基本書坊而言更是關鍵,他們從台北遷移到邵祺邁的台中潭子老家,在那裡成立了「華文LGBT文史資料庫」,保存日漸消失的珍稀史料。時隔多年回返故鄉,對邵祺邁而言也是「整理過去」的一種方式,因為那棟三層樓高的透天厝,曾寫下他一生難忘的苦痛回憶。
那是1994年,邵祺邁剛考完大學聯考,他對媽媽說,有個男生要和他去環島。「我媽覺得怪就告訴我爸,他就去翻我的情書。有一天他把我叫到面前,起初感覺像是要談心,結果他突然唸出情書裡的句子。我除了五雷轟頂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只覺得我的世界都快要爆炸了。」手邊沒有任何資源與籌碼的他,只能每天面對父親長達八小時的怒罵,罵到整條巷子都知道,這家生了個同志逆子。直到離家上大學,邵祺邁加入同志社團並參與同運,在那風起雲湧的年代幾經磨練,他才懂得如何捍衛、強壯自己,不再被父母的情緒綑綁。
●大家都該早點練習
十多年來,邵祺邁的身旁一直有個心愛的伴侶陪伴,不僅陪他度過父母離去的難熬時光,個性討喜的另一半還會陪他回去幫阿嬤祝壽、參與他家族裡的大小事。去年年底,他倆飛往舊金山在市政廳登記結婚,憶起當時畫面他笑說,「我們穿西裝搭地鐵去登記,沿路有人把車窗搖下,對我們比大拇指說恭喜。在那裡,你能夠感覺同志是被尊重的,那股自由的風氣讓你可以大方做許多事。」
從1995年投身同運開始,邵祺邁與一批批熱情的夥伴站在第一線奮戰。直到二十多年後,終於迎來大法官釋憲通過的好消息。但,光是開心還不夠,台灣人應該反問自己,準備好面對接下來的可能場景了嗎?「當年美國大法官釋憲尚未宣布,許多影集就已經把同志家庭放進去,所以觀眾能夠一邊看戲、一邊想像身邊出現酷兒伴侶的狀況。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們除了持續向立法委員、政府單位表達訴求,還得思考同婚通過之後的各種畫面。」邵祺邁接著說,「這一定要預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