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6 03:28:04→☆ 魅格格 ★←
同性戀不是病:台科大用電子繪本傳達性平。(2017.06.05)
同性戀不是病 台科大用電子繪本傳達性平
發稿時間:2017/06/05
台科大學生團隊創作繪本「小明藥不藥」來探討同性戀 議題,期望家長可以帶領孩子深入討論,讓孩童能
從小培養正確觀念,消弭社會對同性戀的歧視。 (台科大提供)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06年6月5日
*完整新聞影音請連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6050041-1.aspx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5日電)
台科大學生以性平為題,用電子繪本生動呈現,討論同性戀不是病,姑姑過年無法回家、女生體力比較差等性別刻板印象,融合音樂與圖像,傳達正向的性別平概念。
台灣科技大學「繪性別—認知與行動」由教育學程「教育社會學」、通識教育「音樂與身心靈管理」與「性別與生活」三門課程組合而成,除了不定期合班上課,學生也組成跨班跨領域團隊,運用單獨課程中所學,製作繪本相互交流學習,從中培養邏輯思辨、溝通表達、創新思考等能力。
台科大團隊也創作繪本「小明藥不藥」探討同性戀議題,故事描述媽媽為了治療有同性戀傾向的小明,要求小明吃藥,透過藥丸在小明體內遊走的過程,發現小明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需要被醫治,帶出同性戀並不是一種需要被治療的病。
團隊成員、台科大設計系學生蔡逸婷表示,一直以來都很關注性別議題,她認為很多歧視想法是從小就產生的,故事採取半開放式的結局,期望家長可以帶領孩子深入討論,希望孩童能從小培養正確的觀念,消弭社會對同性戀的歧視。
蔡逸婷說,當初想討論的議題有很多,最後選了大家較常接觸的同性戀議題來發想,沒想到剛好搭上最近同婚釋憲結果;如何把想傳達的概念簡化成讓對同性戀不了解的人也願意閱讀甚至接受是最困難的,她也請修教育學程的組員幫忙,把台詞劇本修改得更精簡,更適合孩童閱讀。
另一組作品「姑姑不見了」則從年幼女孩的視角,描述姑姑結婚後離開家,不能和家人們一起過年,讓女孩不禁擔心自己長大結婚後是否也不能回家圍爐。故事最後姑姑驚喜地回到原生家庭吃年夜飯,希望藉此讓讀者反思傳統習俗對女性的限制。
團隊成員、台科大營建系學生賴忠其表示,家裡比較傳統,結了婚的女兒過年時只能等初二回娘家,沒辦法一起圍爐過除夕夜,於是和同組成員們討論後決定以年節習俗為主題,讓孩童反思日常生活中是否還存在其他類似的性別限制,並學習尊重他人的想法與意願。
繪本「漫漫長鹿」描述一隻喜歡跑步的小母鹿,即使被嘲笑女生跑不快,還是堅持參加賽跑。透過小鹿的堅持與努力,讓孩童了解不要設性別刻板印象,即使遭質疑或嘲笑還是要堅持喜歡的事。
團隊成員、台科大化工系學生蕭建中說,透過「繪性別」課程才注意到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不平等的事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