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8 05:00:43→☆ 魅格格 ★←
知名同志電影《薔薇的葬禮》導演松本俊夫逝世...(2017.04.13)
![同志電影《薔薇的葬禮》海報。(圖擷自《jposter》)](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nuCKoH.jpg)
同志電影《薔薇的葬禮》海報。(圖擷自《jposter》)
![](https://scontent-tpe1-1.xx.fbcdn.net/v/t1.0-1/p50x50/12654217_1005097506242582_3110600594885495571_n.png?oh=d06fe14cc9e552b196b8b9d7a3c1d6b1&oe=59926E5F)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被稱為日本實驗電影作家第一人,著名導演松本俊夫本月12日因病去世,享壽85歲,其在1969年所拍攝《薔薇的葬禮》,全部演員皆為同性戀,為日本電影同性戀文化的第一部作品。
日本60年代獨立電影三大支柱之一的導演松本俊夫,因腸阻塞症狀12日在東京都的病院中逝世,享壽85歲,其電影風格頗具前衛先鋒色彩,直接推動了60年代「日本新浪潮」(日本ヌーヴェルヴァーグ)的電影運動,松本俊夫在70年代後專注拍攝實驗短片,為日本影像藝術的開拓者,被稱為日本實驗電影作家第一人,導演代表作有《薔薇的葬禮》、《腦髓地獄》、《修羅》等片。
其中1969年的電影《薔薇的葬禮》,松本俊夫啟用演員全都是同性戀,以60年代東京同性戀圈為背景,描寫一名女裝癖同性戀者弒母後,與夜總會老闆在一起,夜總會老闆卻發現主角原來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自殺,主角崩潰自殘。
《薔薇的葬禮》拍攝手法穿插了混和戲劇與紀錄片段、過度曝光底片、快轉影像、扭曲電視畫面等手法,對日本戰後高速發展的經濟背後種種社會問題提出批判,是開啟日本電影同性戀文化的第一部作品,並被倫敦的LGBT電影節(BFI Flare: London LGBT Film Festival)評為影史最佳同志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