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8 02:27:35→☆ 魅格格 ★←
〈異同OPEN講〉無知,才是恐懼的根源。(2017.02.13)
2017-02-13
文/蔣明白
開學在即,所以我經常會回想起這樣的畫面:在每次反同婚的抗議現場,總會同時出現兩種大型看板,一是「婚姻家庭全民決定、子女教育父母決定」,二是「多元性別意識活動退出校園」。
顯然的,由於同志婚姻議題的發酵,連帶使得父母對國小「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也變得格外敏感;只是,父母的學歷、見識和道德標準各有不同,加上每人對性平議題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因此,所謂的「子女教育父母決定」,到底是要決定什麼呢?
最活生生的例子就發生在今年1月6號,當天,一群家長在某台北市議員的陪同下,召開了一場名為「反對校園不當性別教育課程」的記者會,會中特別批判:教導國小學生「什麼是自慰」,不但是不當的性別教育課程,而且讓眾多家長感覺到「很不舒服」。
烏龍的是,讓家長感到不舒服的「自慰教材」,其實是出現在一本學生看不到,而專供教師使用的《校園談性──國小兩性教育資源手冊》裡,其中整理了台北市國小學生,對於性別議題有最多疑問的120個問題,再以「問與答」的形式,製作成這本專供老師教學參考用的手冊。
記者黃驛淵在他所屬的媒體上,寫了一篇〈校園談自慰,讓誰不舒服?〉的專文,而他的結論似乎就非常值得父母省思:追根究柢,真正讓家長不舒服的,不是自慰本身,而是無知……若將原本是健康的性別教材渲染成毒蛇猛獸,那不只自己將活在無謂的恐慌中,也會讓孩子的青春期,因此多繞了不少冤枉路。
性平教材如此,對同志議題更是如此。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