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天生本性,性取向的非社會成因,比社會成因擁有更多支持證據。(2017.01.10)
真真假假
天生本性
性取向的非社會成因,比社會成因擁有更多支持證據。
你是什麼時候決定成為異性戀者?異性戀者對於自身的性取向並沒有比同性戀者有更多選擇。然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梅爾與麥克修在非同儕審查期刊《新亞特蘭提斯》2016年專輯「性取向與性別」中宣稱:「這個領域仍有科學上的爭議」,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性取向是固定的、屬於生物本質」,以及沒有人是「天生如此」。這些話聽起來像是1990年代的人說的話,也就是上一回出現性別論戰的時代。
這本期刊的共同發行機構倫理與公共政策中心(EPPC)在網站上寫道,本中心「致力於把猶太教和基督教的道德傳統應用在公共事務上」,因此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科學網頁了。網站還說,EPPC的學者「不斷致力於捍衛並促進美國的建國宗旨:尊重人的天生尊嚴、個人的自由與責任、正義、法律規章以及有限政府。」這些原則難道不該適用於每一個人,無論他們的性取向是否由生物性決定?當然應該。但是對美國的猶太人和基督教徒來說,聖經上說同性戀是原罪(利未記20:13)。如果說性取向具有強烈的生物性,那麼同性戀者就不應該為他們的行為負道德罪責;如果說性取向是一種選擇,那麼同性戀者就可以恢復正常並得到寬恕。福音佈道者史瓦賈特的邏輯如下:「雖說所有的偏差、過失、變態及罪行都攜帶了原罪的種子,同性戀者也不能宣稱自己比酒鬼、賭徒、殺人犯等更是生來如此。」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榮退遺傳學家哈默表示,梅爾與麥克修雖然沒有史瓦賈特那麼粗魯無禮及過度偏執,「但他們是選擇性參考相關文獻和論點才做出結論,而且這些論調都已過時,目的在混淆而非澄清我們對性取向及性別認同的認識。」例如他們認為性取向的觀念「模稜兩可」以及「沒有公認的定義可供實證研究」。實情並非如此,美國心理學學會對性取向的定義是「對男性、女性或兩性擁有持續的情緒、幻想及/或性的吸引。」哈默指出,性取向要比「自尊」及「溫暖關懷」等人格特質來得更「不模稜兩可」,但科學家可以不受宗教及政治牽絆來研究這些人格特質。梅爾與麥克修在蒐集與分析資料上也有問題。過去16年研究性取向的同儕審查文獻中有六篇論文採用了合理的機率抽樣方法,但他們只引用了其中一篇,哈默說:「那篇正好是所有論文中對基因影響有最低估計值。」
2016年9月發表在同儕審查期刊《攸關公眾利益的心理科學》的一項大型後設分析研究,也駁斥了梅爾與麥克修文章所有的內容,作者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貝理等人指出:「性取向的非社會成因,比社會成因擁有更多支持證據」,包括「充份取樣的雙胞胎研究顯示,遺傳有中度影響;兄弟的出生序對男生性取向有確實影響,且出現在不同文化中;男嬰以手術變性以及如女孩養育,長大後性取向仍不變(還是對女性感興趣)。反之,坊間流傳的一些同性戀社會成因,例如受成年同性戀者的性誘惑、錯亂的父母角色或受同性戀父母的影響等,證據相對貧乏,而且受到眾多干擾因素扭曲。」
任何領域的研究只要涉及宗教或政治,都有可能出現動機性推理和確認偏誤等問題。或像聖經所言:你們找,必要找著(馬太福音7:7)。只要出現觀念決定認知、意識型態凌駕事實,倒楣的就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