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別讓長照成同志逃不出的櫃子。(2016.11.03)
上周六,台灣同志遊行,這是第十四年了。當年,上街同志需要面具,以隔絕汙名、被家人親友辨識出的「出櫃」焦慮;如今,沒有需要掩藏的性別身分,僅有的眼罩是扮裝皇后為了增添妖氣。
由見不得光,到現在陽光上街,同志遊行的歷史,就是同志拆櫃的歷史。但是,還有一個「櫃子」,終須面對與拆解。
「別讓長照成為同志逃不出的櫃子!」這是政大教授王增勇在遊行講台上的銳利提醒,看似與歡樂氣氛不搭,卻是實際而且迫切的問題。
老年同志向來是隱形的。在他們的成長的年代,同性戀是罪,如英國電腦天才圖靈,近年才得女王「赦免」;同性戀是病,須電療以拗直;也歷經「石牆」騷動與「孽子」年代,藉空間與公園黑影掩映情欲。
看著新世代同志,能公然牽手、甚至可以成家;而垂垂老矣的同志,正在長照之前,再度躲入櫃中。
「老同」和其他老人有何不同呢?一是生於保守年代,家族不接納或自我放逐,加上無子女,老來也就缺少家庭網絡支持;若遭家族剝奪繼承權,如台灣女同志收入偏低,老年經濟安全堪虞;三者,法令不保障同性配偶權利,無法相互繼承,也無法代行醫療決定或是身後安排,這更是制度性的剝奪。
另一重要的原因是,長照體系有將所有老人都當成「異性戀」的自動設定模式,令接受照顧的老同擔心不被機構接納,更擔心被其他老人孤立與虐待。
同志熱線協會將放映的《沈默世代》紀錄片對美國老年同志有如此描述:「我朋友比爾是眾所皆知的男同志,去老人院後完全不讓圈內人探訪他,」隱藏自己的同志身分,「他怕醫護人員可能騷擾他、虐待他,也怕其他老人羞辱。幾個月後,朋友才聽聞他的死訊。」
奧勒岡一對女同志伴侶住進安養院,改姓假稱姊妹,才能入住雙人房;晚間護士巡房後,把兩張單人床併起,手牽手入睡,清晨又趕著恢復原位。
年老並不讓人「去性化」。性別身分、關係需求仍然存在,但照顧體系極少面對,甚至反對。對異性戀老人亦復如此,台北一家安養院為老人家放A片,也能引起軒然大波;研討會甚至有照顧者說,面對老人欲望,可以放佛歌「淨化」。彷彿老人就得無性存在,活得乾巴巴。
若住進反同宗教團體設立的安養機構,老同哪敢表明身分?HIV感染者、或跨性別者施打荷爾蒙,可能與其他老年藥物衝突,這些問題也未聽聞討論。
台灣同運至今,婚姻權幾可成真;但長照難題並不是合法婚姻可以「包套」解決的。國外同志社群已開始建置同志安養社區及友善同志的長照機構,訓練照顧者關注老年同志需求,英國一家老同社區甚至建在南法!台灣老同可時能有友善同志的長照選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