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21:53:01→☆ 魅格格 ★←
《因為愛你/Carol》改編1952年小說:女同志作家挑戰時代禁忌。(2016.03.03)
![女同志作家挑戰時代禁忌](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3-03/656/bbc600_p_03_02.jpg)
派翠莎海史密斯交往對象大多是女性,1995年過世前不曾結婚也沒有小孩。(取材自publishersweekly.com)
《因為愛你》改編自小說家派翠莎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52年的小說《鹽的代價》,她一向以懸疑犯罪小說聞名,筆下的《天才雷普利》系列曾多次改編電影。派翠莎此生再也沒有寫過一本如《鹽的代價》的同志小說,甚至長達近40年時間拒絕承認自己是該書作者,她用一生的時間撰述罪犯的複雜心理,卻在《鹽的代價》中,不經意洩露自己對自由愛情的單純渴望。
1948年,派翠莎雖已寫完讓她一夜成名的懸疑小說《火車怪客》,但離付梓還有1年時間,距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將該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則還有3年,她當時只是默默無名的窮小說家,耶誕節期間在曼哈頓著名的布魯明黛百貨公司當櫃姐,籌措看精神科醫生的費用。
當時社會將同性戀看作精神疾病,派翠莎希望將自己「治好」,迫使自己甘願嫁給未婚夫,某天工作時,她看見一位身穿貂皮大衣的金髮貴婦,雖然真實中兩人並沒有太多的交流,但派翠莎當晚回家後,熬夜寫出8頁的故事大綱,給了兩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在同性戀仍被視為禁忌的年代,一般同志小說主角若不是「矯正」成為異性戀,就是為自己的「異常」付出生命代價,但《鹽的代價》有暗示美滿的開放結局,在當時前所未見。
《鹽的代價》中的櫃姐角色,當然就是派翠莎本人的縮影,但貴婦的角色,卻反映她對異性戀婚姻的恐懼與不願意服從,結局更讓世上所有責怪自己性向的同志男女,有了些許嚮往愛情的理由。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