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是否可以不分性別?(圖)(2015.07.06)
真愛是否可以不分性別?
◎音樂水果
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作出一項歷史性的裁決,9名大法官以5比4的結果裁決同性婚姻合法。至此,美國成為全世界第21個在全國范圍內允許同性伴侶結婚的國家。
而推動這一歷史性投票的判例之一就是美國人奧伯格菲爾為爭取自己與同性伴侶權益的一場漫長的官司。2013年,奧伯格菲爾與其同性伴侶在馬里蘭州登記結婚,隨後伴侶因病去世。他來到了伴侶的家鄉俄亥俄州,然而這裡並未允許同性結婚,奧伯格菲爾因此無法以配偶的身份出現在愛人的死亡證明上。他就此對州政府發起訴訟,將這場官司一路打到了美國最高法院。
其實,美國對同性婚姻的承認並非坦途。早在1999年,讓希拉里·斯旺克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傳記電影《男孩不哭》,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內布拉斯加州郊區小鎮的真實故事,即一位女同性戀者被兩個生性粗魯的年輕人殘忍殺害的故事。那時候的美國遠不像現在這麼開放,尤其是中部地區的觀念非常保守,大家都認同的是男性主義中心,如果有人敢對此提出挑戰,只能是自取滅亡。
時光飛逝,社會越來越寬容,不僅是在美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同性戀的包容度越來越高。儘管反對與分歧一直都在,但隨著美國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這群人的身上。
日本:
東京澀谷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地區
反感同性戀的人口比例上升了8%
由日本著名導演真田敦執導、改編自吉田玲雄的同名隨筆故事書《夏威夷男孩》,講述了以夏威夷島日本移民聚集的小鎮為背景的故事。裡面一位老爺爺的衣服上寫著“同性戀”,可是老爺爺不識字,他就問男主角這是什麼意思,男主角想了一下回答:“就是說,真愛面前是沒有障礙的。”
2015年3月31日,東京澀谷區條例在區議會全體會議上以多數贊成獲得通過,該條例於4月1日起生效,承認同性伴侶相當於婚姻關係。條例中指出居住在澀谷區、20歲以上的同性伴侶一旦持有證書,就可申請家庭住宅、簽署手術同意書、領取公司給予社員的家庭補助等。條例生效後,日本多對同性戀在東京澀谷舉行婚禮,其中,最惹媒體矚目的當屬女演員瀨文香與同為演員的女友杉森茜的婚禮。於是,澀谷成為了日本第一個承認同性伴侶的地區,這在亞洲仍屬首例。
為什麼是東京澀谷區呢?這裡向來是日本年輕人喜愛的地方,也是國內外各種流行風尚的發源地。正是因為澀谷是流行文化聚集地的緣故,這一區域對於同性戀文化的包容程度比較高。2014年,澀谷成立了討論委員會,聽取當地居民對該項條例的看法,主要是為了尊重同性戀等少數群體的人權,滿足同性戀群體在澀谷區內共同生活的權利。
其實,日本對於同性戀的現狀是充滿爭議和分歧的。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一系列報告,包括世界範圍內關於同性戀的意見分歧,顯示出從2007年到2013年的六年間,日本包容同性戀的人口比例從49%到54%,上升了5%;而反感同性戀的人口比例從28%變成了36%,上升了8%。從數據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同性戀的分歧越來越大,堅定的支持者與反對者各佔一半。
日本新華僑報網曾報導,在日本,同性戀是不允許獻血的,並且很難大方地“出櫃”。不同於西方國家,日本的社會更重視集體,民眾們都不太喜歡某個人在大方向上過於標新立異。由於日本大多數同性戀者認識到社會的包容度有限,他們也害怕成為眾矢之的,不敢去面對社會中有可能注視自己的異樣眼光,只好躲在“衣櫃”裡,藉著與異性結婚的機會,將自己的性取向作為一個永遠的秘密。
儘管有分歧,但日本的各個城市不乏同性戀大遊行。比如在東京有“同性戀驕傲主題遊行”,不僅遊行隊伍浩浩蕩盪,還有為日本同性戀者爭取平等權利運動的辯論會、彩虹美食派對、集會等等。札幌也有同性戀大遊行,每年參加的人數呈增加的趨勢,最多的一次超過一千人。
而在京都,成立於1590年的春光院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為同性戀情侶主持古式婚禮。最開始的時候,這座擁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古寺院很低調,並沒有做特別宣傳,直到2014年,春光院才在網站上宣傳可以幫民眾主持古式婚禮,他們歡迎任何宗教或性取向的情侶。雖然這樣的婚禮在法律上不具任何效力,但全世界的同性戀人都可以穿上莊重得體的衣服結婚。
在這座古剎中,同性戀人的婚禮流程包括了誦經心經、祝詞奏上、誓詞奏上和指輪交換、清酒交杯的三三九度、背誦特殊誓言並簽字、宣布結婚。其中,“三三九度”是日本傳統婚俗中的一個儀式,儀式會用到三個酒碗,每碗清酒兩位戀人都要喝三小口,雙方父母也要重複這樣的做法,寓意就是長長久久、婚姻圓滿。
春光院還特別聲明對衣著沒有特別要求。如果是兩個女生舉行婚禮,可以選擇租借寺廟的“白無垢”和服與假髮,兩個男生則可以穿傳統和服。當然,如果更喜歡西式服裝,春光院也是歡迎的,只要正式莊重就好。
英國:
英國前首相布朗向被迫害致死的圖靈道歉
亨利八世是鎮壓同性戀的鼻祖
2014年3月29日,英國的同性婚姻法正式生效,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同性伴侶選擇了這一天舉行婚禮,英國政府中樞所在地倫敦白廳街懸掛了同性戀權利運動的標誌“彩虹旗”以示慶祝,同時保守黨、自民黨和工黨領袖也為新婚的同性伴侶送上了祝福。
早在2002年,同性伴侶就可享收養之權。2004年,英國通過了性別承認法案。2005年,同性伴侶可以登記為公民伴侶。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民意調查中,68%的受訪民眾認為應該允許同性結婚,26%的人表示反對;在受訪人群中,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會拒絕同性婚禮。儘管英國是世界上對同性戀群體最為友好的國家之一,但縱觀英國歷史,為同性戀權益抗爭的經過也經歷了一系列除罪化、合法化、承認民事配偶權和最新合法婚姻權等發展歷程,其中甚至不乏迫害同性戀的事件。
亨利八世鎮壓同性戀的法律最為著名,後世有關同性戀的法律大多援引該法。1533年,亨利八世制定了對雞姦判處死刑的法律,這一法律被保留到1861年。當時,英國對同性戀的法律比其他各國都嚴厲。直到19世紀下半葉,同性戀在英國都被視為犯罪、不道德和不體面的事情。1861年以後,死刑才被改為監禁,從十年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不等。當時最令人嘆息的同性戀案件主人公是英國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作為同性戀者,王爾德的伴侶是道格拉斯勳爵。當道格拉斯的父親奎恩斯伯里侯爵得知此事後大怒,公開批判王爾德,王爾德隨後在法院告他誹謗罪,但他是同性戀的事實就此曝光,反被判了兩年勞役,出獄後三年不幸逝世。
而另一位因是同性戀而被迫害致死的名人是計算機科學之父、科學家艾倫·圖靈,他提出了“圖靈測試”來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1952年,圖靈因同性戀傾向被定為嚴重猥褻罪,職業生涯就此毀掉。1954年,圖靈死亡,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自殺。這一年,英國內務部成立了“沃爾芬登委員會”,專門研究在法律上如何處理同性戀問題。1957年,“沃爾芬登報告”公佈,認為“成年人之間,相互同意,在私下進行的同性戀活動不應被認定為犯罪”。這份報告當年引起了巨大反響,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對同性戀看法的轉折點。
1958年,英國成立了“同性戀法律改革協會”。1970年開始,政客中有不少同性戀者公開“出櫃”,倫敦、伯明翰、利物浦等大城市每年夏天都舉辦同性戀者遊行。隨後,同性戀者的權益在英國有了退步。1988年,《地方政府法案》的第二十八號條款聲明,禁止在學校中“有意推廣同性戀”。2003年,第二十八號條款才被正式廢除。2009年,作為保守黨領袖的卡梅倫為這第二十八號條款正式道歉,明確表示“這是一個錯誤,是對同性戀者的冒犯”。2009年,一份超過三萬人的請願簽名,使時任英國首相的戈登·布朗在《每日電訊報》撰文,正式向圖靈公開道歉。
就在6月末,英國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公開表示,按照政府頒布的反恐指導方針,那些在課堂上發表仇視同性戀言論的學生可被視作“潛在的極端主義分子”。摩根認為這是一種防護措施,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讓孩子們發現各種各樣的思想,去學會那些被我們珍視的價值。
卡梅倫曾對同性戀者有過一個聲明,他說:“如果相愛的兩個人是被法律所分開的,那應該改變的是法律,而不是相愛的兩個人。”這代表了在英國當下文化中,對同性戀始終保持著尊重的態度。許多人氣頗高的英劇,比如《神探夏洛克》和《唐頓莊園》,裡面都包含了同性戀的情節,因此英國也被英劇迷們親切地稱為是“腐國”。
丹麥:
財政支持同性戀女性做“試管嬰兒”
反對者認為同性婚姻侵犯了宗教自由權
在這個擁有完全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高科技農業和小規模企業化工業、持有穩定貨幣的國家,丹麥政府總是能提供大量的社會福利,因此國民貧富差距相當小,大家都享有極高的生活水平。正是這樣一個國家,成為了世界上首個支持同性婚姻的國家。
1989年,丹麥通過了《民事結合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國家。但是,丹麥的同性伴侶仍然不能收養子女,人工生殖也被視為非法。這樣的民事伴侶關係在合法權益方面仍與婚姻有一定差距。
2012年6月7日,丹麥國會以85比24票批准了同性婚姻法,6月15日法案正式生效,丹麥的同性伴侶將可以註冊為合法的婚姻關係,還可以在市政廳或路德教堂內舉辦婚禮,教堂的牧師則可以自由決定是否願意主持同性婚禮。過去的同性戀民事伴侶關係也將從6月15日起自動更替為婚姻配偶關係。
當年唯一反對這個法案的黨派是丹麥人民黨,人民黨認為政府不應該改變傳統婚姻的一男一女之間結合的定義,還認為法案是強迫基督徒接受變化,從而侵犯了宗教自由權。丹麥維堡主教尼森更是警告,新法案可能會引發教會分裂。
然而,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各種各樣關於支持同性戀的活動卻從未停止。2009年7月25日,第二屆世界同性戀運動會在哥本哈根舉行,來自世界上約10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而每年的夏季,哥本哈根都會舉行“同性戀驕傲遊行”,遊行隊伍裡不僅有普通的同性伴侶,還有丹麥的一些政黨和社會團體,圍觀的群眾還能看到微軟、IBM等公司的團隊。
隨著丹麥的出生率不斷降低,社會老齡化凸顯,進而危及老年人的養老金問題,這樣的困境,使丹麥政府將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納入了醫保體系,並報銷公立醫院的相應治療費用,此法案於2010年成形並頒布。政府尤其鼓勵同性戀女士通過試管嬰兒來生育小孩,雖然培育試管嬰兒很昂貴,一次成功的話需要人民幣約一萬四千元;如果遇到多次試驗多次才能受孕的情況,則需人民幣三萬多元。這個價目聽起來很嚇人,但透明的價格體系、醫藥成本限額和報銷體系,不會讓同性戀女士有任何經濟負擔,尤其是在前期,醫院為同性戀女士免費做分析診斷,從生理和心理上都為她們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荷蘭:
這裡追求的是“無色”價值觀
同性戀者離開荷蘭麻煩不斷
1998年1月1日,荷蘭的《家庭伴侶法》正式生效,“伴侶”既包括異性伴侶,也包括同性伴侶,但是同性伴侶無權收養子女。2001年4月1日,荷蘭從法律上承認了同性婚姻,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給予同性戀者完全婚姻權利的國家,該法不但允許同性戀者結婚,還允許他們完全享有與異性婚姻相同的所有權益。
然而,即便是有法律的保護,這種保護也是有限度的。由於許多國家不承認荷蘭的同性婚姻,結了婚的同性戀人士出國旅遊或定居時就會遇到各種麻煩的問題,比如,在其它不承認同性婚姻法的國家,如果一對同性戀人專程為此跑到荷蘭結婚,回國後卻依然被當地政府視為同居伴侶,無法享受任何結婚配偶的權利。
荷蘭人總愛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這里人與人之間追求的是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多元發展的'無色'價值觀。”荷蘭人民自己認為,他們是一個極度寬容的國家,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蓋洛普諮詢公司從2009年到2013年在全球範圍內調查了各地對同性戀者的態度,每個國家約有1000名15歲以上的人士接受了電話或面對面的訪問,綜合數據顯示,全球只有28%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國家和地區適宜同性戀者居住。在這其中,荷蘭人對本國的認同度是最高的,多達83%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個適合同性戀者定居的好地方,並且他們對世界各地湧來的移民持友好歡迎的態度。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同性戀大遊行是歐洲最大、世界前三的同性戀大遊行,這不僅僅是同性戀人士的盛宴,也為阿姆斯特丹帶來數千萬歐元的旅遊收益。2013年的同性戀大遊行最為惹人關注,運河上有80艘裝飾豪華的遊船繽紛亮相,站在遊船裡衝大家揮手的不僅有荷蘭國防部大臣、財政部大臣、教育部大臣這樣的“三巨頭”,著名足球教練範加爾、足球明星克魯伊維特也到場聲援,這場狂歡活動共約50萬人參加。這樣的機會是鼓勵公眾對性取向少數群體的人權解放運動進行回顧和審視,從而促進社會持續多元化發展。
有一位在荷蘭生活多年的華裔媽媽曾分享她如何引導孩子看待同性戀。這位華裔媽媽說,孩子的世界是二元對立的,非黑即白。所以,她告訴孩子,同性戀者是好人,因為世界上有十分之一的人生來就喜歡同性,如同有人就喜歡吃蘋果,還有人喜歡吃香蕉。他們都是無害的,所以只要你沒被冒犯,你就應該像尊重普通人那樣尊重他們。儘管孩子非常不理解,但媽媽一再告誡他,千萬不要指責同性戀,這樣非常不尊敬,就如同你本身是好人,卻被別人說成是壞人,你肯定會非常生氣,同性戀群體也不願被如此對待。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