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奧斯卡:香港、女權、同志權利。(2015.02.24)
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奧斯卡金像獎已經落幕,這個美國電影界的年度盛典今年卻是有著濃濃的政治意味。
雖然美國的媒體報道說,今年奧斯卡金像獎實況轉播的收視率比去年大約下跌了16%,但是卻也引起了世界各地媒體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屆的奧斯卡金像獎。
首先是本屆節目主持人是已經「出櫃」的同志演員尼爾·哈里斯,開場就嘲弄奧斯卡金像獎「太白」,這是因為頒獎前,奧斯卡金像獎的主辦單位——美國電影藝術和技術學院被指責「都是白人的天下」。
民權、平等、民主
在介紹最佳原創歌曲的時候,有引言人特別提到,五十年前的那屆奧斯卡金像獎推遲舉行,因為就在當時的四天之前,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代表人物--馬丁·路德·金牧師遇刺身亡。
該獎項由影片《塞爾馬》(Selma; 港名《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台名《逐夢大道》)奪下。
主唱和編曲的Common與約翰傳奇兩位黑人歌手上台領獎時,Common首先把馬丁·路德·金當年在塞爾馬遊行爭取黑人權利,一路延伸到去年的香港爭取普選的示威抗議行動。
約翰傳奇則是說,現在民主和自由受到了威脅,他形容美國是世界上拘押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在監獄的黑人人數比1850年的黑奴人數還要多,內容有點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他們之前在舞台上的演出,就獲得了在場眾星們的起立鼓掌致敬,有些人還表情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最佳影片獎項的引言人泰倫斯在介紹《塞爾馬》這部影片的時候,特別強調該片令他情緒激動,並且說這部電影顯現的就是不論種族、信仰、性別、性取向,人人都是平等。
他明指,《模仿遊戲》中的主人翁艾倫·圖靈在二戰中為同盟國立下大功,卻因為性取向而受到迫害。
爆料、揭露事實
最佳紀錄片的得主是《第四公民》,該片以採訪前美國國安部門電腦系統承包商、以暴露美國當局竊聽而知名的斯諾登為主幹。
得主們一上台致辭,開口就是感謝「勇敢支持」該片攝製與放映的機構,並且說斯諾登讓眾人知道政府正在「動腦筋侵害隱私」,一旦如此人民就無法制衡當權者。
而主持人尼爾在隨後凖備進廣告之前的一段話,也引發了現場不少人會心的一笑,他說「電影的主人翁因為某些原因不能來到現場」等等。
以《模仿遊戲》奪下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格拉漢姆·摩爾則是說,他在青少年的時候,曾經因為自己與他人不同,而試圖自殺。
但是他現在要鼓勵同樣的人們「就是要做個與眾不同的人」,並且鼓勵「和他有同樣遭遇的青少年」對抗外來的欺凌。
以《少年時代》片中飾演失婚母親拿下最佳女配角獎項的帕特麗夏·阿奎特接過小金人之後,在感謝之餘,更高聲疾呼爭取婦女在工資、待遇的平等,立即獲得台下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移民與自由主義
到了典禮的尾聲,主持人插科打諢一番,奧斯卡影帝西恩·潘揭曉最後一個獎項、也就是最佳影片的得主,他賣關子之後,冒出來一句「是誰給了這個混賬綠卡的?」,以此表示由墨西哥出身導演伊納裏多執導的《鳥人》(Bird man 港譯:飛鳥俠)摘下大獎。
先前已經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獎項的伊納裏多上台先是自嘲英語欠佳,接著也開玩笑說希望得獎不會令美國當局改變移民政策、縮減移民人數。
但是話鋒一轉,伊納裏多的講話內容突然變得非常嚴肅,他首先說希望「墨西哥的同胞」能夠有個良好的政府,另外他對住在美國的墨西哥裔族群則是喊話,希望他們為「這個偉大的移民國家」貢獻心力。
美國的一些媒體分析認為,好萊塢的思想向來比較開明,故而自由派的思維、支持弱勢的等方面很多都是好萊塢引領風騷。
但是也有媒體分析說,早一代的好萊塢有不少保守派的演員,出名的包括後來從政的里根(雷根、列根)、曾經擔任美國步槍協會主席的查爾斯·希斯頓等人。
當年保守派演員勢力龐大,曾經大力打擊現在被認為是自由派的演員,如今環境變化、思維改變,就算是拍攝所謂的愛國電影的演員,也不見得會如同以前一般地思想保守。
報道分析說,尤其今年出席典禮的演員們看來,大多是六十年代之後出生、在自由主義、反戰思維氛圍下長大的,因此並不拘於禮儀,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會有如此的反應,而未來很可能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會繼續成為像今年一樣的「民權發言台」。
(責編:蕭爾)
*以上原文出處: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2/150224_ana_oscar_politics